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易良俶传奇与洗马龙氏“外甥”

来源:作者:周明军易声勇时间:2016-11-14热度:0

           易良俶传奇与洗马龙氏“外甥”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易良俶、易孔昭的故事。到现在我还记得老人们编的顺口溜:“良俶爷是解元,孔昭老爷刀把官,爬上隆起坳看一眼,财主出在黄茅园,财主老爷守田产,解元京城做大官,刀把官能保江山”。易良俶,何许人也?据《黔阳县志》记载:“易良俶,字屏山,生卒年不详,洗马潭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湖南乡试第一。翌年登进士第,嘉庆二十五年,任河南卢氏县知县,道光四年(1824)调孟县知县。道光七年升任河南邓州刺史,继调直隶光州(今河北)。道光十三年,以母老乞养归里?!逼涫担绰砝弦槐踩硕贾?,易良俶系洗马乡岩背后村人,生于乾隆41年(1776),卒于道光26年(1847)。从前,他是洗马人茶前饭后常常谈论的人,也是洗马人为之骄傲的人。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很多。

  传说易良俶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办事公正,注重事实,断案如神。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据说他在卢氏县当县令曾破过一次无头案,一时名声大震。

  相传,一天中午,易良俶正准备吃午饭,忽听到衙门有人击鼓鸣冤,良俶老爷忙叫差人把鸣冤之人叫来问话。只见来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满脸憔悴的样子,说他姓王,离县城五十来里的王家庄人。因他十多岁的儿子有好几天不见了,找遍了周围十几里路,问遍了所有邻里乡亲、亲戚朋友就是不见踪影。自己怀疑是否被人谋害了。因此,才来击鼓鸣冤,请青天老爷帮忙找回孩子。良俶老爷听完王氏陈述后,告诉王氏:“这个案子我接了,你先回去吧”。

  第二天,一大早易良俶带着几个差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向王家庄走来。下午时分,来到离王家庄一里左右的地方,只见前面有一处十几户人家的村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绕村而过,河边柳荫成行。由于良俶老爷一口气走了几十里路,又加上烈日当空,天气闷热,差人们也都累得汗流浃背,气吁呼呼。于是一行人等,在小河边的柳树下停下来休息。易良俶坐在柳树下忽然闻到一股说不出来的气味,看看周围又没有什么腐烂之物,看看柳树下的水潭,时儿冒出几个气泡,气泡到水面上散开后,还会看到一些像油脂类的东西,在阳光下,还闪闪发亮呢。良俶老爷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是否与所报案件有关呢?于是叫两个懂水性的差人潜下水去看看。两个差人脱掉衣裤,钻入水中,一个个被吓得魂不附体,赶忙冒出水面,口里只是叫着:“老爷,有情况,潭底有一死人,身上还绑着一块石磨”。良俶老爷听后又惊又喜,惊的是凶手太惨无人道,喜的是案子有了头绪。于是吩咐差人赶快上岸,穿好衣服,不要声张。

  差人们随良俶老爷进村后,马不停蹄,人不休息,赶忙到王家庄所有人家进行访问。良俶老爷发现王家庄有十几户人家都是做豆腐生意的,只有四五户人家因家里贫穷做不起生意,但是人都很老实。良俶老爷走访完人家后,已日落村西,也就不回县衙了。就住宿在王家庄的一户人家家里。当晚,他吩咐差人,说县老爷是南方人,在家乡时最爱吃家乡的水豆腐。因此,凡王家庄打豆腐的人家在第二天早上卯时,都要给县老爷送上一坨水豆腐。

  第二天卯时一到,就有九户人家先后送来了水豆腐。等到辰时都快过了,还有一户人家未送来水豆腐。良俶老爷忙派遣手下人去问明缘由。差人去了一会儿回来禀报老爷说:“那户人家的磨子烂了,没有工具打豆腐,所以没给县老爷送来豆腐,请原谅?!绷紓m老爷听完差人禀报后,马上派人将这户人家的主人叫来,并把那块完好的磨子也带来。这家主人和磨子带来后,良俶老爷既不责怪这位主人,也不问案,只是召集全村的百姓抬着这块石磨一路来到昨天老爷休息的地方,命人从水潭里将那块绑在死人身上的石磨与尸体打捞上来,解下死者身上的石磨与抬来的石磨一合,正好配套。这位未送豆腐主人家,由于做贼心虚,顿时吓得三魂出窍,七魂悠悠了。几乎瘫倒在地,只是一个劲的向良俶老爷求饶。因此,这无头案件不到两天的功夫就被良俶老爷侦破了。王家庄的老百姓,都称良俶老爷不是人,而是神。这时易良俶青天大老爷的名声就在卢县传开了。

  道光四年(1824),良俶老爷被调往河南孟县当知县。他到孟县当知县前的好几个月,孟县出了一桩人命悬案,一直未破。良俶老爷一到任,案头就摆着让人头痛的案件。翻开案卷,只见上面载着:“一位姓曾的商人在孟县龙家寨失踪,连尸首都无着落,此案已上报知府”。

  良俶老爷见案卷后,辞去所有乡绅接风洗尘的酒宴,马上投入到破案的工作中去了。

  第二天,良俶老爷既不骑马,也不带随从,自个儿扮成一算命先生就往离县城几十里地的龙家寨去了。一路上,他一边给人算命,一边打听有关案件的情况。

  傍晚时分,良俶老爷来到一个偏僻的山村。一天的爬山涉水,已累得这位新上任的知县精疲力竭,又加上腹中早已唱空城计了。正想找家客店休息,可是在这大山深处,哪儿有客店可寻呢?当他正在犯愁之时,只见山弯里升起一缕炊烟。他赶忙翻过山坳,只见山弯的古树底下有一座茅舍,门半敞开着。良俶老爷走到门前,只见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太婆正在灶前摸来摸去地准备做晚饭。良俶老爷站在门口打量了一会儿,发现这老太婆原来是瞎子。于是推门进去,一边帮老太婆烧火,一边询问老太婆的家境情况。原来这户人家姓龙,本属山那边的龙家寨人,因为丈夫早亡又家境贫寒,只有母子俩,儿子三十多岁了,还未成亲,因此只有带着儿子来此搭棚过日子。良俶老爷听完老太婆叙述家事后,要求在此借宿一晚。老太婆急忙劝他不要在此留宿,因为他的儿子性格鲁莽,脾气暴躁,如果遇到外人进他家里,一定会惹出大麻烦来。良俶老爷灵机一动,说:“老人家,这事好办,如果你儿子回来,就说我是他从来未见过面的舅舅就行了?!闭馕焕咸盼松屏肌R簿陀π砹?。

  天黑了很久,老婆婆的儿子终于回来了。一进门,见灶前坐着一位陌生的男子,就要动怒,老太婆赶忙向前跟儿子说:“这是你从未见过面的舅舅啊,你还不快叫舅舅!”这后生听母亲说这人是舅舅,在态度上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马上亲热起来,并把家里藏了好多年的一瓦罐包谷酒拿了出来,从梁上取下一块野味肉炒了?!熬松绷┮槐咭?,一边聊家事,正当“外甥”酒到七八分醉意时,“舅舅”说起了他在来这里的路上听到的一件怪事,说山坳那边的龙家寨在半年前曾出了一桩人命案,官府几次前来破案都毫无半点头绪,真是奇了怪了?!巴馍碧秸飧龌疤猓闫咀偶阜肿硪?,就把自己所见所闻一一说了出来:“舅舅啊,这件事只有我看得最清楚,不过我跟您说了,请千万千万不要跟外人说,否则,将会大祸临头。事情是这样的:半年前,我到山坳那边砍柴,看见龙家寨一大户人家老了人,几个挖坟坑的用人在山坳上的丫口处抢了一个做布匹生意人的货,当时那人要反抗,还说要报官,结果被他们用锄头打死了,然后把尸体抬到挖坟坑的地方,将坟坑挖得很深很深,就把尸体扔在坑底,再在上面铺了些土石,夯整后就回去了。过了两天,那户大户人家装死人的棺材也埋在这坑里。真是做得人不知,鬼不觉。您说这件事,如果当事人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良俶爷听到这里,心里暗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天亮后,良俶爷随便吃了点剩饭剩菜,告诉“外甥”:“舅舅今天还要去县城办点事,顺便给你娘和你买点东西。这次来得匆忙,什么也没带,真不好意思,不过,你明天就在家等我,还有事请‘外甥’帮忙,我可能在太阳下山时就能赶回来?!?/p>

  第二天下午申时左右,只见几十个人都骑着高头大马朝龙氏家走来,“外甥”先是一惊,定睛一看,原来前面骑着白马,戴着官帽,穿着官服,带着官差的人竟然是自己的“舅舅”。这事把“外甥”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外甥”又惊又喜,胆怯地向前迎接“舅舅”。良俶老爷赶忙下马,向“外甥”说明了情况,“外甥”那颗七上八下的心勉强镇定下来。当晚良俶爷一行人马就在“外甥”家露宿不说。

  第三天良俶老爷率领差人,带着“外甥”来到龙家寨,要求大户人家把半年前给他家挖坟坑的几个用人都找来问话。在“外甥”的证词下,几个犯罪嫌疑人都俯首认罪了。这是天灰灰,疏而不漏。

  一件杀人案,在前任知县认为是破不了的案子。在良俶爷手里不到三天的功夫就真相大白于天下。一时,良俶爷的名声不仅在孟县传开了,而且在河南各地都传开了?!吧袢似瓢浮钡拿烂恢贝骄┏?。

  大案告破后,良俶爷怕当地人报复“外甥”,就把他们母子俩接到了县衙,“外甥”就安排在县衙当差。后来良俶爷官至邓州刺史,光州刺史,一直到京城做官,都把“外甥”带在身边当差。

  道光十三年(1833)良俶爷因母亲去世,辞官回到故乡,于是把“外甥”也带回洗马。回洗马后,良俶爷给“外甥”买地置房,还娶了“外甥”媳妇。从此,一百七十多年来,“外甥”龙氏就在洗马休养生息,生根开花。至今,还有老一辈龙姓称易姓为“舅舅”呢

                (作者易声勇原系洗马乡中学党支部书记)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故乡的野菜

下一篇: 两株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