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说书——与书为伴之五

来源:作者:张国栋时间:2017-01-01热度:0

                  说 书

                  ——与书为伴之五


“文化大革命”开始,本该升初中的我辍学回家参加集体劳动。

我们生产队有150多口人,壮劳力有四、五十人,半劳力有三、四十人。所谓壮劳力就是评分(每个劳动日的分值,最高10分,最低5分)8分以上者,这些人是生产劳动的主力,论力气他们不缺,论“活路儿”他们比较全。尤其是那些拿10分的“整劳力”,更是犁、楼、锄、耙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扬场、放磙样样通晓。而那些半劳力,无非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四、五岁以下的少年,这些人只能做些轻巧、辅助性的劳动。但农业活儿种类繁杂,有不少活儿是壮劳力、半劳力都可以干的,只是有质量高低、速度快慢、出力大小之别罢了。我们生产队几个“辍学”的高小生,也就随着大家一起参加生产队劳动了。

那时,由于文化娱乐生活非常匮乏,在劳动时有人讲讲故事、说说笑话就算是“文化活动”了??墒牵堑墓适?、笑话太过于单调,且讲来讲去也就是那么几段儿,不外乎“张能盖儿”(一个姓张的人恶作剧逗人的故事)、“黑红物儿”(一个被人养大的蟒蛇扬善惩恶的故事)、“大耳朵毛催戏”(鬼怪故事)、“半个脸老婆”(恐怖故事)等俗掉牙的稀奇古怪的故事,有的不知都讲多少遍了。

我随大家一起劳动后,队里的人都知道我爱看书,且读过不少书,就有人撺掇我讲故事。讲什么呀,这可是有讲究的。因为正值文化大革命,正在“破四旧、立四新”,我还真不敢随便讲。于是,我就多了一个心眼儿,问道:“你们说说想听什么吧?”我的一个近门叔叔就说:“你就说‘西岐’吧?!卑 凳露?,前天他到我家串门,见我正在看《封神演义》,他现在就把我“卖”了!我正要给他使眼色阻止,不料大家齐声呼应:“对呀,就说‘西岐’呗!”我知道,他们平时也零零碎碎地听过一些《封神演义》中的片段,什么“周文王给姜子牙拉车”呀,什么“哼哈二将”呀,什么“土行孙归西岐”呀等等。但那都是些东拉西扯的民间口头传说,且一个人讲一个样,属于“拿不出门”的“杂碎”。

在大家的催促下,我只好说:“我没有说书的本事,我就只能按我的记忆随便说说,说好了你们别夸我,说不好了你们也别骂我?!贝蠹以缫哑炔患按?,就齐声说:“你就快说罢,别啰嗦了!”

于是,我就一本正经地开讲了:

“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

不可否认,我确实没有说书人的本事,不敢信口开河云里来雾里去地胡编乱造。但不可否认,从说书人嘴里说出来的故事的确能够引人入胜,随便拉开一本书,就可以说上个月儿四十(天)。并且,他们还为自己的胡编乱造提前埋下伏笔:“一个师傅一个传授儿,说同本书各有不同。你听过他的没听过我的,你听过俺兄弟的没听过俺哥的……”假如有人看过说书人所说的书,和他较真儿,他就会以此话来对付你,让你无话可言、知难而退。

而我的“说书”,几乎就是“念书”了,不仅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忠实于书本,连章回目录都原汁原味地一字不差报出。好在我那时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对看过的东西就能大致不差地叙述出来??肌八凳椤焙?,我除了按照正常的速度阅读外,还在晚上休息前把第二天要说的章回再温习一下。为此,我第一次爽约没有按时归还借读的书。好在那是我要好朋友家的书(见《借书——与书为伴之三》),他对我的做法是支持的。

在我开始为大家“说书”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在劳动时得到了“额外照顾”:锄地时,我两边的人会你多锄一锄、我多锄一锄,把我要锄的地剩得很窄了;积肥时,他们根本不让我干铡草、撒土的重活儿,只让我洒洒水;割庄稼时,左右侧两人的镰刀也总是“越界”,本来应该是一人一畦,可轮到我动手时,就只剩下了半畦……我是个要强的人,不愿让人照顾,但我总是扭不过他们。我知道,这些朴实的父老乡亲,就是在以这么一种方式,褒奖我的“说书”之劳的。

一部《封神演义》,一百个章回,我大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说完。我的乡亲得到了娱乐,我得到了锻炼,这也算是各得其所罢。

                       2017年1月1日于莫测书屋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