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克窝村传奇

来源:作者:绿野来客时间:2015-05-22热度:0


    民谣:

    古镇桂果,田土肥沃;

    绮陌水清,蜿蜒流过;

    春播夏耘,满坝绿禾;

    织锦流金,秋色如歌。

    织金县之名,因美丽而诱人向往。然织金的诱人之处,却又不仅仅限于这县名。


    克窝村,其貌不扬,就如织金县三十三个乡镇中任意一个普通小山村。

    克窝村坐落在乌蒙山余脉——凤凰山织金关东南桂果镇的一个大型喀斯特洼地,北、西、东三面环山,唯有南面有一道狭长的山谷与绮陌河坝子相同。这里虽距桂果镇不远,却比较封闭,少为人知。

    克窝村有三百多户人家,以徐、杨、李、屈四大姓氏为主,均为穿青人,分为桥边、下寨、上寨、大荞地、画槁林、锅厂、小寨七个村民组。这里的乡亲们世世代代耕耘着这片洼地中的近千亩土地,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温饱生活。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克窝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象许多农村的一样,禁不住山外精彩世界的诱惑,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挣钱,如候鸟般春去冬归,常年在外,村里的这些田土仅由留守老人和部分妇女耕种,收获很少,丢荒很多。因而,从表面看去,克窝村还没有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沿着一条乡村公路走进克窝村,过了村口的竹荪种植园,就走进了克窝村的“北斗七星阵”:桥边、下寨、上寨三个寨子沿河沟连在一条线上,形成北斗七星之“柄”;小寨、桦槁林、锅厂、大荞地四个寨子,成四边形散布在洼地周围,构成北斗七星之“勺”。两者组合的图案,与夜空中北斗七星的星座布局几无二致。

    令人生奇的是,站在克窝村高高的白岩下望去,整个克窝村尽收眼底:在克窝村洼地的中间,有一处叫“唐家包包”的小土丘,形同一条大鱼的鱼头。其身后的田与土,依势构成了大鱼的身体和鱼尾,于是一条游动的大鱼,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当地村民说,阴阳先生曾来这里看过,将这里称之为风水宝地。

    如果说这样的自然景象,只是地形地貌的一种巧合,那么更加巧合的是,这条鱼的位置恰恰位于“北斗七星”的“勺”里,构成一幅“天勺舀神鱼”的奇特旅游地文景观。

    不过细究起来,克窝村的奇特还不仅于此。她除了“北斗七星”之状、“天勺舀神鱼”之景,还有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蕴。何以见得?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前文说过,克窝村有桥边、下寨、上寨、大荞地、画槁林、锅厂、小寨七个村民组,也就是七个自然村寨。从“五行”来看,在这七个村寨中,锅厂寨自然含金;桦槁林寨属木;桥边寨就有水;大荞地寨是土,至于下寨、上寨、小寨,则缭绕着浓浓的人间烟火,这样在克窝村中,这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不就一应俱全了吗?

    难怪在克窝村,流行着这样三句六言谶语:

   七星布北斗,五行齐聚首;

    财宝千千万,白岩对豁口;    天勺舀神鱼,谁人识得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谶语具有天机不可泄露的神秘性,似乎只能靠后人来悟,前人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否则,谶语早就破解而不复存在了。    不过,克窝村除了这些是是而非的非物质文化的东西,也有不少物化的、资源性的东西。    克窝村是一个耕作层较厚的喀斯特洼地,地形成宽缓的椭圆锅底形,土地肥沃,可耕种和灌溉的田土达千亩之多。近年来,县里投资和社会集团帮扶,极大地改善了村里交通与灌溉条件,具备了良好的农业生产发展条件。

    克窝村有丰富的煤碳资源,村民们说,在克窝村修房子,屋基挖深点就能挖到煤。过去村里曾寄希望于煤炭资源的开发来摆脱贫困面貌。不过,在煤炭产业的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克窝村的小煤窑被关闭了??梢运担吮;ど肪?,克窝人也作出了一定的牺牲。

    克窝村还有宝贵的水资源。整个桂果镇的饮用水几乎都是这里提供的。过去,克窝村没有蓄水的湖泊、水库或池塘,排洪渠道也不通畅,因而每年受涝灾几乎是克窝洼地的一种常态。也许,这些正是导致克窝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原因之一。

   一个地方的显性资源,容易被人们认识、发现和加以利用,如土地、森林、矿产等。一个地方的隐性资源,不太容易被人认识和发现,隐形资源一旦被认识和发现,将产生极大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宋汛寰途哂姓庋囊宰试?。

    在克窝村,有一处距今七十余年的二战美国军机的坠机遗址。经贵州省织金驻村工作队初步发掘,表明这处遗址与抗战历史有关,与美国飞虎队援华作战有关。

在1997年版《织金县志》的大事记中,对这一事件作了这样的记载:“1943年12月16日,美国军用飞机一架(机号123905),因油箱起火坠落于桂果乡克窝,飞行员格舍尔等4人跳伞着陆”。

    依据这样的史料线索,驻村工作队走访村中百姓,开会动员群众,实地考察遗址,寻找证人证物,在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的重视、指导下,历时半年,终于拨开历史迷雾,基本还原了事件的本来面目,成为2014年中国飞虎队历史研究的重要发现。这个发现,中国新闻社发了消息,贵州省电视台拍摄了电视专题片,还被搬上了舞台,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甚至还准备将这一发现介绍到美国,参加有关飞虎队活动的全美巡回展。总之,她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一系列的。     2015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克窝村二战美机坠落遗址的发现,恰逢其实,一旦规划、开发出来,就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重要文物?;ぜ壑?,也具有乡村旅游经济价值。

    展开来看,克窝还真具有开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凉爽宜人,穿青风情古朴,田园风光迷人。远有二战坠机遗址,近有锅厂青陶制作工艺。何况克窝村与桂果镇近在咫尺,同雅贤观光园、织金大瀑布、九丰蔬菜基地、西南竹荪园等田园农耕文化可融为一体,构成以织金洞为主导、以平远古城为纽带、以桂果镇乡村旅游为补充的织金新兴旅游金三角。一位驻村扶贫队员来到克窝村调研,曾写下了这样一首《入村走访记》叙事长诗:

     克窝访农家,正午骄阳照;村中渺人迹,偶见老与少;     起身问来客,喝茶待礼貌;儿女打工远,子孙守家道;     村干无身影,出门奔波劳;放眼望村景,景况暗心焦;     散鸡自觅食,懒狗躺不叫;随处见垃圾,无暇顾村貌;     贫困已经年,山水枉曼妙;总听叫穷苦,荣耻几颠倒;     解困路何在,疑问缠心绕;上坡接下坎,便行边思考;     天色近黄昏,倦鸟终归巢;上山下地人,蹒跚载辛劳;    凉茶三杯饮,皮烟一杆烧;闻有远客来;邻里聚热闹;     条凳院坝摆,话匣不尽掏;问贫有愧色,皆言政策好;     祖辈创家业,今生穷潦倒;根在文化低,思想未开窍;     心中无梦想,难知发展道;精神不振奋,习惯等靠要;     地是好地方,村是好村庄;资源称丰富;风顺雨也调;     锅厂划槁林,曾经烧青陶;上寨大桥地,草青树林茂;     桥边与下寨,沃土育珍宝;小寨有神鱼,风水含机巧;     二战坠机地,遗产更丰饶;如此好山水,何戴贫穷帽;    愧对老祖宗,越摆兴越高;月上树梢头,困意已全消;

    鸟入梦乡里,夜饭忘九霄;撒下梦种子,蓝图要亲描;    成立合作社,携手创高效;资源须整合,因地制宜好;    种植并养殖,酿酒也制陶;遗址建公园,旅游变村貌;    同心建家乡,克窝湖滔滔;脱贫致富日,小康同步到。

    … …

    阅罢长诗,感慨万千!小小克窝村,物宝天华,传奇多多:生产有千亩耕耘之田,灌溉有蜿蜒十里之渠;天时有北斗七星之象,地利有五行俱全之利;文化有二战坠机之址,旅游有天勺神鱼之景;人和有县乡村组之力;帮扶有同步小康之策… …

    所有这些现象,虽然出现在织金县桂果镇的克窝村,却都是为类似的小山村实现小康梦、中国梦准备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并且通过人们的努力,也将用事实印证流传在克窝村的那三句六言谶语:识透贫困玄机,创造千千万万财富。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实现小康梦、中国梦,看似克窝村的传奇,其实就是织金县的传奇,也将是整个中国的传奇!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找报纸

下一篇: 一个人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