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一个人的符号

来源:作者:宋宏建时间:2015-05-18热度:0

 

一面之交,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肯定有其特殊的地方。

经常听人闲聊:某演员是当下最时髦的小鲜肉,倍儿帅;某歌星是典型的女汉子,外加一吃货;某土豪大腹便便,脖子上的金链比栓狗绳还粗;某名家邋邋遢遢,挪住胡子蘸了墨却笔走龙蛇……以上这些,说的都是大致形象特征,太笼统,具体点如1990年我第一次看赵本山演出,就记住了一个符号——“农民帽”,软塌塌的帽檐、皱巴巴的黑蓝色。再具体点,就是那幅幽默若“猪腰子脸”上面,长有一双“农民式”狡亵的小眼和一张特别能忽悠的嘴。

除了姓名,一个人的突出长相、外貌,也会定格为一种符号,烙进人们记忆的相册。现实生活中如此,文学作品里的描写也如此。

《红楼梦》里的宝黛初会,是这样。宝玉看见黛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于是信口就问:妹妹可曾读过什书没有?妹妹的芳名是那两字?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他说的“颦颦”,就是一个符号,因为大观园中的“潇湘妃子”,“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是个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之美的绝世佳人。宝玉与她似曾相识,一见钟情,所以熟不拘礼。而黛玉看到宝玉第一眼时,也感“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这种初会的心灵感应,缘于神话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浪漫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二人的情感默契,为后来的爱情发展埋下伏笔。接下来黛玉的“吃一大惊”,则是对别人赋予宝玉“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符号的彻底否定。在她眼中,这个“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项上系着一块美玉”的人物,便是与她“木石前盟”中的符号原型。

一个人的典型性格、癖好、习惯行为和一技之长,也可能凝固成一种形象,封存在人们心灵的深处。如读项羽,先是为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性所折服,后又为他刚愎自用、死要面子和妇人之仁的弱点而扼腕;末了当鲜血绽开玫瑰灿丽的萼瓣,梨花院落融融流泻的月色一般,在虞姬苍白的肌肤上缓缓淌下之际,谁不锥心刺骨,戛然一声,为他断了金戈铁马丛中那根侠骨柔情的琴弦?读张爱玲,《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也好,《半生缘》与《红玫瑰与白玫瑰》也罢,均可慨括一个符号,在遭遇爱情那一刻把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才女。而读古代廉官刘宠、范景文、汤斌、杨震和袁津修,只需一个词组,“一钱太守”或“二不尚书”或“三汤道台”或“四知先生”或“五代清郎”,就足够了。

“刘瞎子”、“独眼魔鬼”、“常胜将军”、“战神”,这四个符号都是指刘伯承,前两个是敌人命名,后两个是民众美誉。四个符号蕴含的内容是:19163月,24岁的刘伯承在丰都、涪陵一带,指挥川东护国军第四支队与北洋军展开激烈战斗。一颗子弹穿过颅顶,他忍着伤痛仍高举指挥刀勇敢冲锋。期间又一颗子弹从右太阳穴射入,由眼眶飞出,流血不止的他当即昏倒。在医院里,刘伯承这只眼睛没有保住,他却豪爽一笑:“有一只眼就够了!”其后身经百战多年,靠着一只眼睛,他照样运筹帷幄,指挥部队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我有这样“永不退色”的记忆,说起“摸泥之交”的儿时伙伴,全是冻得皴红脸上挂着清鼻涕的一群跟屁虫。论起“革命岁月”的中学好友,清一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愤青”。其中偶尔有个整天低眉顺眼的“五分加绵羊”,是因家庭出身富农的缘故。还有两位同学,个子矮的大伙送他外号“恨天高”,腿有点毛病的总爱说“地不平”。得,“恨天高”和“地不平”,两个很文化的符号,便在校园里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了。

阳春三月,踏青路过郊外村庄的篱笆柴门,发现院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下,映着一个浅笑吟吟的女子,在你心里,便有了唐人崔护的符号。炎夏烈日当空,漫步田间地头,看见汗流浃背的农民仍在艰辛劳作,在你眼前,便有了一个悯农的诗人。深秋的黄昏,乌鸦瑟缩在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嘶哑,瘦马在万物肃杀的古道上蹒跚,不用再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你已读懂了那个“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霜天寒夜,月落乌啼,瞧见姑苏城外孤守江枫渔火的客船,听到夜半寒山寺里响起清廖的钟声,你定能想起在安史之乱中羁旅的张继……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一个人形成符号的缘由很多,符号的内容也五花八门。但凡脍炙人口誉满全球的,多为名人或文学形象,像响亮千秋的“铁娘子”,像遗臭万年的“莫须有”,像诗圣、酒仙、“吝啬鬼”、“套中人”、“弼马温”,以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胜利法”等。而在小范围口口相传的,则是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相了。不过我相信一点,除了机遇、运气之外,文化的力量最能恒久地成就一个人的符号。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文章,一次报告,一场演出,一张照片,一个网络帖子,均有可能“秒杀”锁定一个符号。至于“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符号,当是另当别论的一个话题。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克窝村传奇

下一篇: 长成一座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