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散记
王琪
园无石不秀,石无题不文。移石入园,题石成景,古来风雅。大像山公园,甘谷名园。园中移石百余颗,大小不一,星罗棋布。或立于湖滨,或坐于路畔,或居于草坪,或隐于树林;或古拙如野老,或苍茫如历史,或优雅如弦歌,或空远如梵呗。处红尘之境,具天然之趣。实公园一亮点,为游人所注目。然而,不题之石,难以为景。故有大像山公园题石之举。
主事者,县建设局也;题石者,县诗词楹联学会也。2015年仲秋八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学会诸君会于公园湖畔,沐千年佛光,观新筑之园,题园中之石。
先至崇文园。是园也,东望甘谷一中,西接石子故里,园立石子之像。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有一石盘膝而坐,似夫子传道,如哲人沉思。石面如镜,温文尔雅,题留之妙石也。会长雒翼踱于石前,临石而立,如闲云野鹤,气定神闲。雒老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学问人格,堪称为人师表。退休后,创办《冀风》杂志,独守《冀风》十余年,着力传播甘谷历史文化,声名远播。如今他已年过七旬,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闻公园题石事,欣然前往。此刻,他站立石前,笑意盈盈,云淡风清。见无人主动题咏,便以手抚石,笑而言曰:“大家看化雨春风如何?”和蔼可亲,长者风范。
有雒老领头,大家情绪很高。边走边议,边议边题,不觉已题了几十处。所题之石,大多以此时此地此景为依托,以甘谷历史文化为底蕴??坦庞氲窠窦嫒荩嘈掠胧鼍刹⒕?。不娇情,不粉饰,不为赋新诗强说愁,接地气,续人脉,寓教于乐。有仅一字的,如忠、恕、信;也有六七字的,如有朋自远方来、我所思兮在汉阳;有怀念古冀名人的,如钦岳、旷西、镜潭、丹山、枫溆、心如;有道眼前之景的,如仰止、坦然、德不孤、有我师、两不厌;有让人深思的,如乐仁、修远、三思等等。忽然抬头,已至尚武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丑石数颗,任意东西,似醉卧沙场,如中流砥柱,正是题留之所。大家对这位家乡英雄,深怀敬意,一时间,有题远志的,有题当归的,有说剑胆的,有说武魂的。俄而至路畔,一石孤立,傲视青天。诗人李来子走至石前,抚石而视。李来子,《冀风》主编,早年从军,继而从政。为人豪爽正直,为文直抒胸意。长期笔耕不辍,孜孜不倦,清贫坚守《冀风》阵地十余载。擅写古诗,尤胜撰联,是撰联高手,曾屡获大奖。这次公园题石他也是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和策划者之一。雒老看他抚石良久,笑而言曰:此石非来子莫题。来子豪放,以手指石而言,“接武”。好一个接武,接武魂、接武侯、接武术之乡,接古接今接未来,真是诗人之思,烟波浩渺啊。
过尚武园,至喷泉小广场。这里北极山门,南望大佛,喷泉如莲,祭坛如月。一石默然于路畔,如老僧入定,似和尚诵经,正可题留。有说“禅韵”的,有言“观音”的,有题“菩提”的?;赝独鲜?,只见他背手而立,仰头望佛,似在聆听梵音,又似在仰观流云。范三畏,西北师大教授,一肚子的学问,一辈子的历史。研学之余,尤为热心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研究与传播。一篇《大像山赋》,浑厚华滋,气象万千,纸短情长,言简意赅,写尽了大像山的历史与与风采,风俗与人情,如今镌刻在公园内的石碑上,供人们长长久久地浏览传颂。听完大家的议论,他才缓缓说道“如是我闻”。肚子里有货和没货就是不一样啊。
时已过午,题石也毕。返途时,我看了看那些曾经伶仃的石头,如今它们已经有了名字,就好像有了归属,有了灵魂,不再孤独,不再流浪,而与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公园以及公园之上大像山的一片别样风景。大像山公园也因这些有灵魂的石头,而增加了一层文化的华美意蕴。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扶贫办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