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我的猴年寄语

来源:作者:熊永树时间:2016-02-13热度:0

  真是过得快?。∫换未航诩倨诰鸵崾?!内心有一种焦虑的情绪,原本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写一点东西的,但起了几次板,终究没有写出来,索性不勉强做作了,拿了本《王小波散文精选》翻看起来,似乎有点心得。
  王小波先生在书中有段沿引他的老师(一位历史学家)在九十年代初展望二十一世纪的的话:理想主义的光辉已经暗淡,人类不再抱着崇高的理想,想要摘下天上的星星,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现实问题上去,当一切都趋于平淡,人类进入了哀乐中年。这当然是对人类社会的宏观描述,但同样触动了我的内心。如今的我似乎进入了这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哀乐中年”,一方面,年轻时的梦想与希望,生活的艰难与困苦,工作的奋斗与激情,似乎都如浮云掠过,一切归于平淡,没有半点涟漪!另一方面,我内心却总是不能真正平静下来,有一种心不甘放不下的感觉。想继续写点东西,但又感到力有不逮,不仅难有突破,而且硬是感觉写不出来,很艰难。想静下心来读点书,却又花杂多,难于集中精力,不能坚持。有时也想,算了,都这个年纪了,还追求什么呢?但又感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没有寄托,索然无味,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经常处在矛盾中,很纠结,甚至于有点苦恼。
  我感到似乎又到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怎么办?
  我想,首先得好好的活着,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自从2000年得了重症胰腺炎后,并发糖尿病,一直在吃药打针,有时也厌倦,饮食没控制好,早晨的跑步也由跑改为了走,去年冬天走也没有完全坚持,感觉意志力在下降,脑壳里的弦在松,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必须警醒,还是要坚持吃药,坚持锻炼,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节奏。
  活得健康是必须的,还要活得有尊严。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的一句”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感动了多少国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是很少注重多数老百姓个人尊严的,或者说是忽略,孔孟之道提倡的是“克已复礼”、“存天理灭人欲”;”文革“时期讲的是“大公无私”、”斗私批修“、”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再说过去咱也没哪物质条件啊,古话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还是有些道理的。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价值之所在。当今时代,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流行的说法是由身份社会转向契约社会,个人的年龄、资历、身份都只能说明过去,在当下已经不被人看重了,重要的是你有多大能力,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能为社会带来什么,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你还有多大的价值。同时按照陈寅恪先生说的还要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那就是比较高的境界了,非我等俗辈所能达到也。总而言之,你必须是一个有用的人,对自己有用,叫自立自强,自己把自己当人看,对别人有用,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或多或少能起点作用,别人拿你当人看。这些显然仅说说而已是不行的,须付诸实际行动。所以,人只要活着,还是要干点有用的事,为自己,也为他人,这样才叫有尊严的活着。

   活得有尊严,还要活得快乐。怎样才算快乐?我觉得快乐这东西,还是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它与身体器官上的快感还是有区别的,美食、美酒、美色、娱乐等可以通过刺激身体器官使你获得快感,但这是感官上浅表的短暂的快活,不但无法持久,也无法使你真正从精神上愉悦起来。西方哲人罗素先生说:真正的幸福来自建设性的工作,只有建设的快乐才能无穷无尽。我觉得说得有道理。人还是要有点梦想,并且心无旁骛执着地去追逐,才能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当然还要有点阿Q精神,罗素先生认为,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俗话说,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步行的,也就是说要在知不足和知足之间寻求心理平衡。以我现在的状况,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只有在读书和写作中寻求快乐,才是现实的选择,但要逐步去除功利心,真正以此为乐!
  马上就要开启猴年新的工作和生活了, 打起精神,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在追逐梦想中寻求幸福和快乐!以此勉励自已,算是我的猴年寄语。加油吧!老熊。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乡愁

下一篇: 乡村生活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