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父母,回家就有了内涵。对于一个常年不在父母身边工作生活的人来说,春节回家,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心灵的慰藉。
有一年,春节前夕。我携妻带子像往年一样,从城市返回乡村,和家中的父母团聚、欢度新年。
那天清晨,我早早起床,叫醒熟睡的儿子,告诉他,今天我们要去乡下爹爹奶奶家过年了!儿子非常高兴,一咕噜起身坐起来。妻给儿子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过年衣服。早饭后,天色突然变得灰暗,雾霭沉沉。妻子开始收拾行李,把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之前采购的年货再仔细检查一遍,逐次放进包里。她还特地向包底悄悄塞进几颗“大白兔”奶糖,这是儿子的最爱,关键时候拿出来,可以对付这个不听话的小家伙。我叫妻和儿子把我们小家的春联贴上,我则拿起扫帚和抹布将门外楼道里的灰尘清理一遍,这几乎成了我每年春节临行前的必修课。清扫楼梯,擦拭扶栏,使我油然想起年青时在家过年的情景。几乎每个大年三十的下午,我总要与父亲一道拿起粗大的扫帚、铁锹和箩筐,把家中偌大的庭院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洁光亮。自从离开家乡外出工作以后,多年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越来越少,每次回家,也总是来去匆匆。家,成了旅途中的驿站,心灵孤寂时的港湾。然而,家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无论我走在哪里,那漂泊流浪的心绪总会被牢牢牵引。春节,有父母的期盼,是应该回家团聚的日子!
我们一家三口走出家门,天空竟然飘起了绵绵细雨。好在立春节气已过,这雨落在身上,也并不恼人,细细体味,我仿佛嗅到了一阵阵温暖、芬芳的气息。
小区外马路上,各式车辆川流不息,人们行色匆匆。这时,雨却越下越大。妻和儿子躲在路边小店的走廊里一边避雨,一边看管着行李。我站在马路边不停地招手拦车,却不见一辆出租车有空闲。我的头发和衣裳即将被雨水淋湿,面临落汤鸡一般的难堪。焦急、烦躁、埋怨之情顿时涌向心头,回家的兴奋与喜悦竟被搅得一团糟糕。正在这时,一辆马自达三轮车驶停在路边,我急忙上前询问。去车站的票价涨了一元,与出租车同价。我来不及多想,赶紧招呼妻儿上车。
到了车站,我们顺利地坐上了回家的班车。行色匆匆的旅客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再转乘大巴返回各自的家乡。常常有人遇到自己的同乡,从那亲切而熟悉的乡音里,能听出他们刚刚来自不同的城市。透过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不用问,他们是满载一年的收获回家过年来了。车厢里人们有说有笑,充满了温馨与祥和。一会儿,乘客满了。汽车缓缓启动,迎着春雨,朝着家乡的方向驶去。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汽车开始驶离喧嚣的城市,在熟悉的城郊公路上奔驰。雨水随风撞击车窗玻璃,瞬间碎成晶莹闪亮的水花,又溅落在乌黑的柏油路面上,与飞转的车轮合奏出欢快跃动的舞曲。我的思绪随着窗外一幕幕流动的风景,在静默冥想中飘荡、飞翔。我想起了家乡的山丘、田野、溪流、村庄,想起了父亲霜染的鬓发,还有母亲默默无闻、不知疲倦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正站在家门前眺望,又仿佛听到了他们隐隐约约的呼唤……
汽车绕过两座山,再穿过一片树林和田野,家,就渐渐近了。我的心情异常平静,一切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