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上元佳节

来源:作者:张建国时间:2016-03-25热度:0

             上元佳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灯夕、正月十五,既是一个独立的节日,也是中国年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人们用着各种方式去迎接它,流传下来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风俗。

             饮食

   圆圆的幸福,甜甜的思念。正月十五的夜晚,需得有一碗元宵来填充节日的气氛?;春右幌甙阎泄殖闪四媳绷讲糠?,而元宵节南北方差异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种食物。相比之下,元宵原来在北方更为盛行,而汤圆原先则盛行于南方。它们都是糯米粉制品,中间有不同口味的馅料,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制作方式有所不同。食用时一般都是用水煮,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同样在山西,晋西北地区流传着“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的谚语,而到了晋东南地区则成了“十四扁,十五圆”的风俗。不管怎样,人们都在这小小的食物上面则寄托美好的愿望。

              灯火

   相传有一只神鸟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偷偷的通知了人间。有个老人想了个办法: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天兵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记得每次夜晚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远处的烟花缤纷着灯的绚丽,绽放着火的幻影;近处的鞭炮声,彼此起伏,震耳欲聋。一盏盏彩色的霓虹灯,如光闪夺目的龙,从树下缠绕到树梢,应和了诗人笔下“龙衔火树千灯焰”的场景,让你的眼睛有些恍惚,分不清哪是灯,哪是树。自古至今的花灯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由此衍生出的灯谜可算是各有特色,趣味迷人。

           风情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小词,也是我所偏爱的一首,词中通过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时间便是在正月十五夜晚,是传统社会中一个热闹而浪漫的节日,许多青年男女实际上就是把元宵节当成“情人节”来过的。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这就为当时未婚男女的相识提供了交谊和沟通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的时机为自己物色对象、传情达意。更有甚者,那就是冒险幽会或干脆私奔了。宋朝人陈嘉言《上元夜》诗中有两句写元宵节青年男女的活动很具体。诗云: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芭宿颉敝概嗽?,西晋时天下第一帅哥,为所有的女子所倾慕,这泛指美貌男子?!奥迳瘛本褪清靛饫锓褐该烂才?。这两句诗是说美女们群集河桥,偷窥“潘掾”,暗送秋波,男士们则分头行动,饱览“洛神”秀色,有的大饱眼福,有的期盼姻缘。

      尽管快节奏的生活冲淡了新年的气息,尽管城市里种种的规定,缩小了人们庆祝的方式。只要我们以传统的、朴素的,本色的情感元素去感知生活,那么每一年每一个节日便都是有滋有味的!

(手机写的,也就不注重格式了)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土地,土地

下一篇: 怀念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