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 栳 寺
雨中行
栲栳寺,位于东平县老湖镇辛店铺村北风凰山下,相传始建于宋代,算得上千年古刹了。寺院座北朝南,掩映于青松翠柏间,景色怡人。凤凰山三面环绕,北高南低,面朝东平湖,山形恰如一把圈椅,当地人更觉得像栲栳。栲栳,柳条或竹子编成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唐卢延让诗“栲栳量金买断春”,用栲栳来量金子,夸张金钱多。凤凰山也称栲栳山。寺前古桥的石碑上载“东平州治之西北三十里……有栲栳山焉”而栲栳寺就坐落在藤椅的右护手中央,栲栳寺大概因此得名吧。
寺院原有二米高的砖砌围墙,大门前置石虎一对,石碑若干,均为记载栲栳寺历代维修的经过?!队窕实罨侍诚慊鸺恰繁淇睢按笄逋问昵搴驮滤啡砧噼崴轮鞒重梁沃ヴ叩乐诰戳?。”,《重修栲栳寺记》碑落款“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中浣谷旦主持宋永征同内外执事立?!度懊阈猩苹旅獭繁窆荒曜〕钟诹剂?。这也是能较为完整的记载寺院修建的碑记。
据传,寺院初见规模宏伟,明时毁于一场大火,后屡次重修,清后期到民国初年仍然香火旺盛。院深约百米,入大门,自南向北依次是旧楼、新楼、大殿,新旧二楼均为石结构,楼高七米,二层,四角起脊。大殿正房三间阔二十米,仿泰山天贶殿。殿中有台,台上供奉太上老君,红光满面,宽衣博带,双目硕大,炯炯有神。
院中有一水井,井水与凤凰山泉脉相通,水质清洌甜美,四乡八里常有人前来取水待客。更有传说井水可以治病,来此取水消灾祛病的人络绎不绝。此井神奇,天大旱,仍然井泉水旺,至今山下人家有吃这井水的。院西北角落建有药王庙,内塑药王孙思邈金身,相传药王历游名山,曾在此山采药济世,为方圆百里百姓治病,达数年之久。
寺后不远处为玉皇大帝庙,庙势恢宏轩昂,气宇非凡,为东平境内所罕见。
可查碑记显示自清同治年间齐河人亓何芝主持起,经辛店铺宋永征,大王峪丁连芳,至文革旧县王古店崔明月,已历四代,其生平典故均为乡人所熟知。
一场浩劫,恢宏殿宇毁于一旦,庙墙殿宇拆下的石头,砸断的石碑都被淳朴的山民拉下山去,做了垒墙盖屋的石料,阴翳蔽日的古柏,古松也在十几年间杀伐殆尽。雄伟的大殿荡然无存,厢房偏殿成了残垣断壁,仅留下厨房和磨屋供两个和尚居住。也许天怨人怒,七十年代,一民兵连长带领青年突击队砍伐进山道旁一两人合抱的古柏树,就在树倒地的刹那被砸的头破血流昏迷不醒,后来公社医院请来外县名医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大便失禁,屁股上安了个塑料开关。村民说,这是报应。
鼎盛时的栲栳寺,风景美,香火旺。每年一次庙会,方圆几十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除了衣服鞋帽,杈筢扫帚,牛马驴骡的物资交流,就是来听当地有名的旦角大金二银姐妹唱戏。一天两开箱,仍是人头攒动,不吃不喝也要听完呢。大金二银姐俩人长得俊,嗓音清脆利亮,台上一招一式都惹人眼热,撩人魂魄。她们就在这里起步,一直唱到济南,据说,《老残游记》里的王小玉姐俩就是改了名的大金二银。
那时的栲栳寺庙产庙地很多,香火旺信者众,和尚道士生活富足,也有过飞短流长的种种传说。及至浩劫以后,庙宇毁坏,庙产归公,庙里就剩下一老一少师徒二人,虽然名义上归随生产队成了社员,但他们也不从事生产劳动,农闲走村窜巷说唱《行孝歌》,薛仁贵征西等等演义故事,为当时贫乏的农村文化生活增点内容,有时也利用他们掌握的粗浅的医疗经验为村民看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村民自然是宽容大度的,既让他们参与生产队的分配,各自也有几斤粮食或几个窝头,几件旧衣的馈赠,他们便也衣食无忧。后来师傅九十多岁死了,就剩下一个六十左右的崔明月。老家就在附近王古店,但他更喜欢生活几十年的寺庙和当地村民,执意不回故里,生活的轨迹依然。上山种地放羊的到他那歇歇脚,喝口水,也带去山下的新闻故事。到年到节,没了香火,但附近村民家里包了水饺,蒸了年糕都会给他送去,孤寂的生活里也有年节的滋味。大年初一,他那烟熏火燎的石屋里总是人满满的,孩子居多,听他讲故旧,唱瞎腔,对孩子们而言那是新年的乐趣,于他又何尝不是。大约是八十年代末吧,这位东平县解放后仅存的老和尚归西而去,栲栳寺就成了如今荒凉破败的样子。
公社化后,山林是大队财产,平时是不允许擅自上山采摘的,看山人都是村里“二愣子”似的人,负责的很,抓住私自进山的人是要交大队惩??酃し值?。每年夏秋之交,看山人可着喉咙一声“放山了”,家家户户都听得到。早饭后,熙熙攘攘拿着镰刀,背着筐篮就进山了,采野果,薅草拾柴火,漫山遍野的人哦。东山喊,西山应,放山的这几天,就是村民的盛大节日。
前几天,雪后初晴,与友人结伴回到故乡。 走近栲栳寺,满地落叶,残垣断壁,雪后融化的痕迹清晰可见。日当中午,连个鸟雀也无,静的甚至有点可怕,多时鲜有人来了。脚下枯叶发出哗哗的响声,偶尔吱溜一响,滑一个趔趄。
驻足破败的偏殿、禅房、沉默的老井、倔强的老树、无语的断碑前,思绪回到几十年前,小学时,爬一次山那是远足,来一次古寺,就是一次旅行。摘一口袋酸枣,捡几片好看的石英石,甚或在黑大桥下掏几只小螃蟹,嚼在嘴里,微微有点咸,那就是天大的收获,会高兴好久呢。还有那方圆几百里仅存的和尚,那抑扬悠长的瞎腔,那就是梦一般的童年哦,只是儿时有的唯有快乐,也不会想象,一座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古刹何以破败至此。。
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有些陶醉了,看着、说着,友人怔怔的听着,是啊,没有经历,没有体验,面对一片荒芜,累哭了想象力也不见得开悟一二。
居高临下,放眼四野,无序的山石开发,风力发电,掠夺式的河沙开采,没有了绿水青山 ,没有了花果飘香,满目疮痍。再和现在的孩童讲父辈祖辈的开心所在,一脸茫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岁月悠悠,往昔不再-----
上一篇: 英伦之行3————温德米尔湖
下一篇: 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