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吊桥公园

来源:作者:一石时间:2016-10-29热度:0

吊桥公园在扎兰屯是非常有名的,乃至在当地达到了无人不知的程度。

住在扎兰屯,觉得最能让人怡情散步的地方,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吊桥公园。

其实就是一座园子,有许多的树,其中不乏有许多古树。但最主要的特色还是那座吊桥。从公园大门进入,只需向北走个十来米,在一棵树姿婆娑的古榆后面就是吊桥。走上桥面,晃晃荡荡的,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就觉得脚下没底,感觉有点害怕。但无论长与宽,这座吊桥都没有令人称奇的地方。但也就是这座桥,却如同标记一样烙印在每一个扎兰屯人的心里。一次,我在一个网站论坛里发了许多扎兰屯的风景图片,唯独没有吊桥的图片。有网友问:“为什么没有吊桥呢?没有吊桥怎么能体现出扎兰屯的特色呢?”他跟帖发了一张吊桥的图像,照片十分老旧,上面的颜色显然是照相技术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描绘上去的,因此更像是一幅水粉画。后来我又去吊桥公园里把这里的景致重新拍了一下,数码成像,发到网上后,反响很好。

二零零六年,从北京回来两个同学,向我们宣布他们恋爱了,搞了许多活动,第一个活动的地方,不约而同的都想到了吊桥公园。这个园子我已经来过许多回,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感觉,就如同游览自家后园一样熟悉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那天,大家在公园的各个景点处转悠了一圈,最后登舟游玩了一会儿,并拍了许多照片留念。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却让他们暇想中的浪漫得以实现。

吊桥公园似乎是属于孩子们的乐园,是小孩子们最愿意与爸爸妈妈一同去的地方。扎兰屯的每一个小孩儿,也许他不知道迪斯尼乐园,但他们一定知道吊桥公园。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无论是学校组织,还是家长带领,扎兰屯市的大部分小朋友必定会不约而同地在这一天游览吊桥公园。如果是学校带领,还会开展许多文体活动。有一年的六一,因为游人实在太多,吊桥被踩塌,导致许多人落水。从此以后,再每逢六一,公园管理处都会事先在桥下安上许多用来支撑的木柱,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我第一次去吊桥公园的时候年龄还很小,只有几岁,甚至有许多事情都忘了。只记得爸爸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和哥哥,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爸爸的自行车没有锁,他把车子扔到一条没有盖的排水沟里,然后抱着我,牵着哥哥游览公园。如今只剩下残片记忆,当时好像并没有上桥走过,只是远远地看了一下。后来想,可能是爸爸担心人太多,不能很好地同时照顾我与哥哥,所以没敢上桥。

重新游览吊桥公园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强烈起来。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计划清明节组织学生到公园里的烈士纪念碑前扫墓。当天上午我还看到有两个同学在办公室里举着花圈彩排演练。因此全班的同学在中午的时候把书包都背回了家,准备下午去公园。

下午竟然下起了雨。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啊等,等待着学校的通知,我想只要学校的“出发”通知一下,哪怕是在这雨天,同学们也一定会欢呼雀跃的。然而那天在苦等了一个小时以后,却等来老师的一顿训斥,批评我们不看天气情况,不应该把书包背回家。我的心里很失望,真的很失望。对于老师的批评,感到不痛不痒;但对于学校扫墓计划的取消,失望极了。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终于第二次去了吊桥公园。还是清明节,不过这天没下雨,天气也很好,阳光明媚。但阳光不温暖,似乎是一道道冷锥扎在大地上,早晨的空气冷得出奇。学校更是突发奇想,组织学生步行到公园。学校与公园的距离我至今尚不清楚,但我却知道骑自行车的话以一般速度约要四十分钟。我们也不见得多吃苦耐劳,只是对老师的话不会产生质疑和反抗罢了。浩浩荡荡的学生大队出发了,走到公园时,哪里还有闲清游园,一个个早累得疲塌不堪。到达公园里的烈士纪念碑处后,当哀乐声从录音机里一放出,此时竟觉得扫墓竟是一件如此繁琐与枯燥无味的活动。也不觉得有多神圣,反觉得有几分滑稽之感?;乩吹氖焙蛱炱秩攘似鹄矗褂屑父鐾О呀鸥コ隽怂?。

念初一时的“六一”儿童节,我第三次去了吊桥公园,也是由学校组织的。在节日的前一天学校通知说第二天早上到吊桥门口集合游园。糟糕的是这天又下雨,我是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去的。

校长与各班班主任都赶来了,全体学生全都挤在公园里的一个大空屋子里——很冷,很挤,可是没有人在乎,只是觉得很好玩。搞了许多节目——现在想来,当时的表演得挺差的。校长讲话了,说教导主任因天气原因建议他取消这次游园活动,校长问了一下学生的集合情况,给他报告说学生都已到达集合地点。于是校长一声令下:“活动照常进行?!被故且蛭掠甑脑?,在集体活动结束后,各班学生基本上都在园子里的各个凉亭里避雨,哪里还顾得上去游园呢?青春年少啊,现在惹是碰上鬼天气,我宁可在家待着看书上网,也不会凑那热闹了,时间真的会改变人很多。

进入中专学习以后,学校与公园仅一墙之隔。公园是许多谈恋爱同学的去处,毕竟来回翻跃方便,墙也不是太高,还有许多的破损之处。一次采集昆虫草标本,老师就带着我们从墙的豁口处直接进入了公园,从而绕过了公园门的收票处。那豁口处只用一个破旧的铁筛网略挡着,一推便开了。但那次教学活动还弄出点风波,有两个社会上的哥们和一对情侣也在游园,因为上桥的人多,吊桥剧烈地晃动起来。有一个哥们指责那对情侣走路不稳,起先那对情侣什么也没有说,但是过了桥,那个男的操起桥头一个摆摊的橙子过来就要砸骂他的那个哥们——但被旁边的人给劝止住了。

那时正是夏日暖阳,吊桥公园里风光最为秀美的时候,但这次名为采集标本却实则游园的活动,我却没有感到有多少乐趣——原因并不是桥上的那段风波,只是觉得园中的景色已没有幼时记忆当中的那样美好,每一处景致,都觉得普普通通,甚至是人工痕迹太重,有些做作之感。甚至有一处建成没有几年的游廊成为危险建筑,被封闭了起来。

以后游园的次数便越来越多了起来,犹其是毕业工作以后,只要想来,随时都可以到园子里走一走。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