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回家过年

来源:作者:章社友时间:2016-11-18热度:0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期,远在异地他乡求学打工的老乡们,又将纷纷踏上回家过年的艰辛旅途。无论是选择坐飞机,还是选择坐火车或大巴,都得饱受拥挤和转车之苦。那个回家旅途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感同身受。近日,笔者路过重庆火车北站,看到一个个拖家带口、手拉肩背行李出站的回乡旅客那疲惫不堪的模样,不禁勾起了我那一年春节回家旅途往事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在南京一部队院校上学。那年放寒假特别晚,已是腊月二十左右。归心似箭的我匆匆登上从南京开往重庆的列车,踏上了春节回家的旅途。
    我家在渝东北明月山脚下的垫江县城。以往,无论是在华北平原部队工作,还是在南京部队院校上学,每次回乡探亲,都是乘列车直达重庆,再转乘长途客车。由于列车抵渝时间是下午,必须在重庆住一晚,次日一早转乘长途客车,走319国道,翻过铁山和张关两座大山,路经长寿,一路向北,路途约四五个小时。虽说时间有点长,也有些绕道,但路好走一些,不用周折,沿途顺利,一般下午四点左右能到家。
    那年回乡探亲,我不知哪根神经出了错,在列车上临时动意不到重庆,决定在达县火车站下车,再转乘长途客车到垫江,这样既不绕道,还可节省时间,当天下午就可以赶回老家与妻儿团聚。如意盘算倒是不错,可实际情况往往出人意料。
    记得那天早上七点多,列车??看锵鼗鸪嫡?,我下车后直奔长途汽车站,心想赶不上早班客车,可以坐下午的班车,反正今天能赶回家。当我急匆匆地赶到达县长途汽车站,等排到售票窗口买票时,售票员说:“今天去垫江的早班车已经发车半个多小时了,只有买明天的车票!”我着急地问:今下午有没有去垫江的车?售票员答:没有!。后经打听,才知道从达县开往垫江的长途客车每天只有一班,而且是早上七点半发车。由于我下火车后,出站转车,一路耽搁,没能赶上这趟早班车,这一下我可傻眼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达万铁路还未修好,高速路还没听说过,县与县的唯一交通工具只有汽车。归心似箭的我又不愿在达县住一晚,我为此正着急犯愁时,一位好心售票员给我指点迷津:你可以乘到开江的客车,在途中任市镇下车后再转车。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只好购票登上了开往开江的长途客车。
    从地图上看,达县到垫江,虽然直线距离比重庆到垫江近,但这条线路是走318国道,山多路险,路况不好。我在车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到任市镇已是下午1点多了。我盲目下车后在路边等了一阵,哪有前往垫江过路客车的身影。向路边老乡打听,才晓得任市镇处于开江与梁平的中间位置,距离梁平县城还有好几十里路程,离垫江县城就更远啦,至少还有100多公里。路远不怕,可怕的是没有车。听一老乡说,只有开江到梁平的客车路经这里??山裉斓陌喑翟缫压チ耍阒挥写诱饫锎畛斯坊醭档搅浩?,明天早上再转车到垫江。要么继续在这里等,搭顺路货车到垫江,这要看你有没有运气?;丶倚那械奈?,哪愿绕道去梁平县城住一晚,决心继续在此等候,碰碰运气。这一等,又是一两个小时过去了,我心里有些发慌:此次探亲本想走捷径,早点回家,却犯了方向路线错误,看来还得在这偏僻小镇留宿一夜。真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我正在自怨自责的时候,只见从达县又开来一长途客车,从车上下来7个人,加入到我的等车行列。说话间,才知道这7人也是垫江老乡,其中一人还是我的高中同学。他们在北方某地打工回乡过年,与我的想法一样,想走捷径,早点赶回家。他们乘列车到达县下车后转乘长途客车来到任市,想搭顺路车回家。我会心地一笑,没料想世上还有与我一样的糊涂蛋!
    他乡遇老乡,更是亲热有加。有这几个老乡结伴,我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我慷慨邀请几个老乡各吃一碗面条充饥,并向他们如实介绍了当前面临的困境,一起商量怎么走才能尽快回家。大伙意见一致,拦顺路货车。于是,几个老乡看见有过路车就上前拦,结果回回都让人失望。大伙都有点沉不住气了,有的在骂娘,有的在抱怨。
   也许是苍天关顾。这时,从开江方向驶来一辆农用货车,一老乡上前将车拦下,司机称是从垫江沙坪拉年猪过来返回的。我们如获至宝,一齐上前与司机说好话,攀老乡,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司机看在老乡情分上,答应顺路把我们带回垫江县城,但也不忘赚钱的机会,要求每人得付10元钱。要知道,那年月从重庆坐长途客车到垫江的票价才四块多。大伙明知挨“宰”了,但回家心切,抱着宁要钱吃亏,不让人吃亏的心里,答应了司机的要求。
   这辆拉过猪的农用小货车,猪睡过的谷草还堆在车箱里,散发出一股呛鼻的猪臭味。大伙也顾不得这么多,登上既脏乱又无篷布的车箱。在大伙的催促下,司机驾车上路,载着我和7个远道归来的旅客,向垫江县城方向快速行驶,一股股寒风迎面吹来,冷得一个个浑身打颤,我们只好蜷缩在车箱前部,靠车头挡风,用相互的体温取暖。尽管有些狼狈不堪,但大伙兴高采烈,先是吹牛讲浑段子,然后大呼小叫,一路高歌猛进,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垫江地界。
   经过两个多小时颠簸,赶在天黑前,我们平安顺利地抵达垫江县城。我热情邀请几个患难哥们到饭馆消夜解困,可一一个回家心切,不领我的情,纷纷婉言谢绝,声言后会有期,然后相互道别,各自分散而去。
   当我提着行李,走进妻子所在工厂家属楼前,看到几个小孩还在院坝疯玩,邻居一位大嫂喊了一声“钊儿,你看哪个回来啦?”只见其中一个小孩停住脚,把我打量了一下,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爸爸!”原来是我儿子。我弯腰抱起儿子,连亲几下他那稚嫩的脸蛋。大半年不见,4岁的儿子个头长高了,身体也结实了。我一手抱儿子,一手提行李,向二楼的家走去。刚进楼道,儿子就向他妈妈报喜:“妈妈,爸爸回来啦!”走进家门,穿着围裙的妻子迎了上来,向我莞尔一笑:你回来啦!晚饭还没煮好呢。几月不见,妻子消瘦多了,面容也有些憔悴。我不禁感叹,我总算赶在年前回到温馨的小家,与妻儿团聚,幸福和温馨,让我热流涌遍全身,旅途的周折和辛苦,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夜深人静,儿子熟睡了,我才把这一路的周折和辛苦告诉给妻子,妻子边听边笑,嗔怪道:“你是正路不走,走歪道,真是个傻儿!”
    星转斗移,时过景迁。虽说这都是陈年旧事了,讲出来让人笑话,但印象尤其深刻,至今回味起来,自己也忍俊不禁。如今,我虽然不再是春运返乡大军一族了,但成千上万远离家乡求学打工、长年漂泊在外的人们,通过多种途径,选择各种交通工具赶回老家过年的心情,我深表同情和理解。真心祝愿他们返乡途中平安顺利,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版纳印象

下一篇: 玉海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