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借书——与书为伴之三

来源:作者:张国栋时间:2016-12-20热度:0

                     借  书

                  ——与书为伴之三

读书是幸福的!但是,想读书时却无书可读也是很尴尬的!自古以来,穷苦出身的读书人,大都遇到过此等窘境。

自从我初读《水浒传》之后,读书的兴致便一发而不可收。但是,作为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孩子,要有足够的书读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求啊!我无法克制自己读书的欲望,就只有借书来读。

好在我一个要好的朋友(直到现在,他依然是我心心相印的朋友)是“大户”出身,他家藏有不少古典文学书籍,如《小五义》、《小八义》、《三侠?!?、《封神演义》等等。他的父亲是“南下”干部,他的哥哥、姐姐和两个弟弟都随其父在贵州省落脚,他因为要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奶奶,就留在了河南老家?!澳戏健钡募胰酥浪潦椋途8幕乩匆恍┫执难榧纭恫菰榛稹?、《清江壮歌》、《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等。由于是朋友,我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得以阅读了。

但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的阅读欲日益“膨胀”,简直就是“欲壑难填”了。此时,我朋友家的藏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我甚至把他祖上读私塾时的“随堂笔记”都借出来读了。最后,实在是“饥饿难忍”,我只好将借书的触觉向外扩张,在有文化的亲戚中四处打探,以求借到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的亲戚们还真为我借到了不少书籍:《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东周列国志》、《楚汉演义》、《鲁迅全集·第一卷》、《三家巷》、《苦斗》、《红旗谱》、《山乡风云》、《三里湾》……

随着我爱读书的名声外传,不少同学也都生法给我借书。当然,作为“交换”,我所借到的书,也与他们“共享”。由此,我还交到不少“书友”。

1971年初春,我升入高中时,阅读过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百部(而此时,我的不少同学,连一部长篇小说都没读过),且每部书的“内容提要”我都会摘抄下来,这令我在高中同学中成为一个“奇迹”。

1973年初春,我高中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是要“回乡劳动”的(城市户口的则是“上山下乡”),我又一次(第一次是该升初中时,因“文革”的兴起而??危瓣⊙А被丶依投恕5蹦曷笫战崾?,村里买了“东方红”拖拉机,大队安排我学开拖拉机。当时,由于拖拉机少之又少,开拖拉机可是一个很“吃得开”的工作。除了机耕自己村里的田地,我们还四处奔跑,到各村去搞“有偿服务”。由此,我就接触到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人了,借到更多的书了。

一次,在与我村相邻的一个村子里机耕,在地头和一个年轻人(他告诉我说他叫学民,就在我村上中学)闲聊时,他说:“早就听说过你特别喜欢看书,只是没见过面。这初次见面,我要给你一个‘见面礼’”!我就笑着问他:“你给我什么‘见面礼’呀?”他告诉我说:“我们村里王学清,他姐夫大学毕业后当中学老师,给他弄了不少书?!蔽椅仕骸澳阒浪叶加惺裁词槁穑俊彼担骸胺凑怯泻芏?、很多,我只知道有巴金的书?!币惶涤邪徒鸬氖?,我不禁为之一震——巴金,我在鲁迅的文章中见到过,是受到鲁迅赞扬的。爱屋及乌,我崇拜鲁迅先生,自然就对巴金有好感了——但我一直没有拜读过巴金的作品??!我就告诉他说:“你先告诉学清一声,等一段时间我去他家拜访?!彼担骸跋衷谖揖涂梢粤炷闳フ已??!蔽颐挥型?,因为知道我和学清还未谋过面,贸然去找他借书,万一他推说没有我不就抓瞎了。为慎重起见,我就让学民先给他打个招呼,好有回旋的余地。

过了几天,在放学时,我专门到学校门口找到学民,问他找学清了吗。他告诉我说,学清同意我去他家。我就给学民说,过几天,中秋节前一、两天,我去拜访学清,到时我先找你,由你给我引见。

八月十三晚上,我买了两只烧鸡、两瓶酒(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重的礼物了),由学民带我去了学清家。学清一看我拿的礼品,很是吃惊(我感受得到),忙让座。刚坐下,他就告诉我说:“其实,我早就听说你喜欢看书。学民说你想借几本书看,我就一直在等你来。也不知咱家的书你看过没有?”说着,他就从一个柜子里取出一捆书(我目测大致有几十本,这在当时的农村,确实算是藏书大户了),解开捆书的带子,把书摊在床上,任我挑拣。我边连声道谢,边迅速浏览,并一眼就盯上了《巴金文集》,我拿起来一看,是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共三卷??吹健栋徒鹞募泛?,我又大致浏览了一下其它书籍,见大都看过,就拿起《巴金文集》说:“学清哥,我就看这套书吧。我先拿一本,过几天看完,再来换?!蔽也桓姨岢鲆幌伦泳徒枰惶?,那太过分了。谁知,学清竟慷慨地说:“这三本你都拿走,省得过几天再费事!”看到学清兄那真诚、不容置疑的面容,我只得“恭敬不如听命”,一下子带走了三本书。

从此,巴金也就进入了我的视野——这在“文革”期间,在巴金并没有得到“解放”时,实属不易!

                     2016年12月20日于莫测书屋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