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之人
散文/聂孝明
写文章是一种苦活累活细活。想写好文章尤其难。有的文学大师是童子功。有的大师有天赋、还得有生活。还有一些人,比如像我这样的,笨。一生写不出有成就的作品。虽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一些小文章,但是,几十年过来,没有一篇力作。
有些文人,我真的佩服他们。有的写了好多好多文章,都没有发表,只是在网络上挂着。几十万字??!……他们就是不停的写,写。为了什么?搞不明白。我应该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写作精神!
写文章好就好在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好就好在写稿之人的大脑能够得到陶冶和锻炼。
写稿也有他的苦难和苦恼。有的稿子发表了,给写稿的人带来了喜悦,说明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自己的文章得到了编辑和社会的认可。可是往往也有不快的事情伴随之。稿子发表了,稿费迟迟不来。忘了?还是没给邮寄?据说还有“抽条”现象。
有的稿件见报了,稿费四五个月不来,你给编辑打电话讨要,还真的给你邮来了,这是不错的。有的就不是那么幸运。打电话没人接;有的有人接,说给你问问,这一问就说叫你再等几天,你又不能为了百八十元钱总打电话。这一等又是一两个月过去了……为了那百八十元老打长途,有意思吗?有时候想想算了吧!不就那么几个钱吗?你是在做贡献,可养肥了不法之人。
还有一种怪现象,一篇文章,多家媒体转载,有的上百家媒体转载,稿费分文没有!这弄得是什么事情?。?/p>
中国人的稿费本来就低,出了大师们靠写作能够很好地生活外,很多业余作者包括业余作家靠写作挣钱,有的只能活活地饿死!
美国人的稿费高,转载也给稿费。这是国情所决定的的,人家发达,有什么办法?美国人,一名作者,每个月发五六篇稿子,就够简单的生活费用了,咱们不行,人口多国家困难,写稿的人又多如牛毛……
还有的报刊,让作者见到报刊后和编辑取得联系领取稿费。假如作者看不到被转载的文章呢?那钱又将流向何处?钱不在多少,再少那也是作者的劳动成果。有的说作者地址不详,地址不详你怎么不在转载时问问被转方的电话?报刊是国家的报刊,这种做法对吗?
再说写诗,我指的是朦胧诗,目今诗歌看的人越来越少,诗歌之路越走越窄,就是圈子里的人看。这是为什么呢?引导、盲从所致。一些专家学者带头写那些是是而非的朦胧诗。这些大腕们写的诗,给编辑送去,不给发表吧?人家是学者,是教授是名人,即使他们的诗,写的不怎么样,编辑给发表了,谁也不敢说三道四。我有个好哥们是某报社的编辑,他说那朦胧诗他也看不懂……真是月朦胧鸟朦胧山朦胧啥都朦胧。有一位老作家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也发表了不少诗,文章发表了几百万字。他贬低那些朦胧诗说的更有意思:“把扑克牌每一张都写上一句话,洗牌后,拿出来摆在那,就是诗……”这个老作家的名字叫段金林。而无名之人写的诗,发稿的机会少之又少,尤其是诗歌。
说起诗歌来,我还是要推崇唐诗宋词,千百年来受到万千民族民众的喜爱。怎么推敲怎么够味!人家那玩意儿,写的确实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字数: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