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年年有放牲的习俗。放牲有些像凑份子吃东西,我们老家叫搭平伙。
放牲是借了神的名头,寻个放牲的理由,然后买一头喂的肥肥的大猪。杀死了,大家平摊开猪肉钱,再平分了吃那猪肉。至于,为什么要放牲杀猪,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天旱了,庄稼晒焦枯了,要向龙王求雨,得放牲杀猪。得了好年景,一年落了个风调雨顺,要酬谢老天这一年的辛苦,也得杀猪放牲。
放牲前,先要把猪赶到龙王庙,让龙王看过,满意了才可作放牲的猪。我见过这项活动,很是有趣。一大早,那些当年正值事的头儿,又唤作酒手的。便两三人相约着,端了红油漆盘,内中搁了香裱酒具献果一应物品,赶了买来的肥猪,去那龙王庙上,谓之曰领牲。等酒手们,典上白酒,排放了祭品,又将心中所愿所求诉于端坐庙中的龙王塑像。言毕,焚香叩头。算是礼毕。数人出了庙门,若见那猪,凑近庙的窑腿儿旋土,便高兴的几人,一片声叫;“领了,领了,真领了。”那是他们心目中所敬之神,接受人的虔诚盛情,高兴接了这份厚礼的明示。接下来的事,便是吆猪到确定了的地方去杀。
数百号人口的村子,住的虽分散拉撒,但不需要喇叭上吼叫,也不必挨家通知。大家早在口口相传里知道要放牲的事了。你别看谁都不语,其实人人心中有数。看那杀猪之地的树杈,再抬头看看头顶的太阳,就能断定多会出发去分牲,正好不早也不迟。所有人家都安排了去分牲的人。就是那一天田里活紧或要出门应事,也是安顿了一个娃娃在家,或左右邻舍代劳着分一下。
分牲是要拿器具的,或碗或盆,手里捏了的,臂弯夹了的,带了些盼分一块好肉的愿望,从这里那里出发。然后,集中到一个地方。原来只有少数几个人进出的院子,在时间推移里,人是不断地在增加。到快开始分的那一刹,人会达到一日中的全盛景况。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碗或盆。器具搁到碾盘,磨头上。人就围了碾盘磨道啦话,消磨等待中难熬的时光。即便硷畔上,倒灰渣的峁子上,也不缺人立人站。大人嘻嘻哈哈说笑,娃娃们满院前追跑厮打,乐的嘴合不上,跑的脸红气喘,头上冒气。那些猫啊狗的,也没闲着。猫爱着肉案,狗在一旁拦着,都是一般的急眼馋相。
等肉一称一称分好了,再飞上有各家户主名号的纸条。分牲便正式开始了。一个人记账叫号,另一个人负责看名取肉。这时,你只要听到叫了自家名,碗盆递上去,就分到了牲。再看肉。有高兴的想连奔带跳的,有垂头丧气的。因为肉不会一般的好。
那天,人高兴,狗满意。因为放牲这一举措,人能有两顿肉吃,狗呢,总有点猪血去舔,有块人不吃的它可以去吃。最倒霉的只是那头肥猪。我??醋糯謇锶粑奁涫碌闹?,一边走,一边摇了细细的尾巴,心想,猪也就是因为傻不懂事,要不,一定在极度的不满之下,要举行一次抗议活动,那也是情有可愿的。
当西山那山圪瘩上,挨上太阳时,小小村落里,便弥满了快快乐乐做肉吃得气氛。这家那家的烟囱里相继冒起白烟,随即便听到刀剁上案子的声响。再过一阵,在薄薄的霞霭雾岚里,肉香便充斥了整个村庄。
人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想吃肉了,找个借口,托个说辞,肉就吃了。真正冤的还是那神。没见它动下口,就在它眼前晃了晃,就算给神吃肉了。
分牲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了多少年,不能说没它的一点极积意义。我在村里就听村人讲;求雨是大家的事,不管求没求到雨,肉是一定要吃的。众人众事,总不能让酒手会长一个人去吃。它实际上凝聚了人心。让人知道向心的道理,知道了团结。
写于2017年3月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