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君山因“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而出名。
老君山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城东3公里,老君庙始建于北魏,铁椽铁瓦,以“铁顶”著称,有庙宇多处,古朴凝重,香火炽盛。2600多年前的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选择此山归隐修炼,自然是很不凡的风水宝地了。它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顶峰玉皇顶海拔2197米,绵延逶迤,山势险峻,气势磅礴,气象万千。
老君山已开发景点一百多处,是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文化繁厚,若要仔细欣赏,只怕一个月也走不出大山,无暇细赏。
老君山照壁长20米,高5.3米,正书“老君山”(用欧阳中石字),绕过照壁,背面书“老君山赋”,是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洛阳诗龙”谭杰做的诗词,刻满墙面,全文共七段,长达3896字,读来节奏铿锵,气势如虹,典故众多,寓意深刻。其遣词造句精美雅致,运韵造意巧妙玲珑,彰显了这座千古名山浓郁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巍乎!八百里伏牛,三鼎擎天。两千年经韵,五洲响传。大名赫赫,唐宗封冠。金殿煌煌,老庙聚仙。其脉茫茫兮,基连昆仑;其势渺渺兮,意接天山。其峰危危兮,峻赛五岳;其灵幽幽兮,魂通三关。白云悠悠,蹄尘漫漫系函谷;紫气冉冉,福光盈盈布百川。老子修道归隐地,千古灵秀一名山!
......
余译曰:多么高峻雄伟的山??!巍巍八百里伏牛山上,座落着中锋鼎室山、西峰华室山和东峰景室山(即老君山),三峰鼎力,势可托天!两千年来,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流行于五大洲、十七国。老君山声名显赫,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已被钦封为“天下名山”。老君庙内,金碧辉煌,仙贤齐聚,朝者如云,古往今来,香火鼎盛。群山莽莽,绵延无边,根基连接着高大无比的昆仑山脉;山势挺拔,高高耸峙,势比天山。其峰之高,赛过五岳;灵气深重,神魂统摄三关(道家所说的三关指尾闾、夹脊、玉枕)。悠悠白云,牛蹄扬起的漫漫尘土,似乎记载着当年老子被罢免、归隐后骑青牛西游途径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著书的非凡经历;山中紫气冉冉升起,盈盈的福光瑞气布满山谷河流。正是:老子修道归隐地,千古灵秀一名山!
......
没有近前,开车直奔中天门。与高高的花岗岩铸造的天一阙门擦肩而过。
天一阙门由阙座、阙身、阙檐三部分组成。阙门是进山的标志,此阙门为三开门,三门喻示三界,道家认为,只有进了山门,跳出三界,才称得上真正的修道之士,因此山门也叫三门。阙门下面有两尊威武雄壮的神兽石——“貔貅”。传说它日聚世间瑞气,夜现祥和之光,可降妖伏魔,惩恶缉凶,还能避邪保平安,更能招财,升增财运。在风水上具有镇山门、聚财宝之作用。
从侧面看老子铜像,只见其掩映在绿树丛中,屹立于群山之间。只觉整体法身造型气势恢宏,巍峨壮观,雕刻线条遒劲简练,面部表情威严庄重,特别显眼的是他代表智慧高突的额头,一身的浩然正气。身披八卦道袍,内衣则是周朝守藏史之官服。长袖、须发似在随风飘动,一身仙风道骨之状。其右手捧着由竹筒而制的《道德经》一部,左手食指指天,似在教化众生,探索天地之真理,显得高深莫测,法力无边,令人肃然起敬。
没有来过,你就感受不到它的神秘与奇伟。
老君山乃“仙”“灵”之山,置身深山,总被它峰恋叠嶂、雄浑壮美、鬼斧神工、云雾飘渺的美景迷住。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赞曰:“天下名山、道教圣地、山景雄奇、生态完美?!笔澜绲刂使捌郎笞艺匝吩菏烤荆骸捌裎故澜绶段诜⑾止婺W畲蟮幕ǜ谘曳辶制婀?!”
坐中灵索道上山,索道的下方是深不可测的大峡谷,时值金秋十月,峡谷内红叶招展,绿树苍翠,山石嶙峋,环山路在山腰间缭绕如带,此时都悠然飘至脚下,徒步两三个小时的登山路程现在化作了十分钟穿峰越雾悠闲观光。古人总是幻想自己能够腾云驾雾飞上九天,时隔两千多年的现代人不都做到了吗?
下了中灵索道,看见排队下山正要去乘索道的游客,无比拥挤,此时是下午两点。
沿山路往上走没多远,到了中天门救苦殿洼,有老子骑青牛石雕,高3.8米,长4.5米,重18吨,香火炽盛。古色古香的中天门建筑,红柱蓝瓦,飞檐翘角,陡峭悠长的台阶,足有三四百级,直通青玄三帝庙,累得人额头冒汗,心虚腿软。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玉清之主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灵宝天尊,太清之主乃太上老君。这三清尊神是道教中、世界创造之初的大神,故号称三清道祖。
传说,当年函谷关总兵尹喜见到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而至,便拜老子为师,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二人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将军山下,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如同到了世外桃源。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禁感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真神也……?!毖笱笕魅魑迩а?,由尹喜记录,这就是《道德经》的由来。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入周后,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他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当时人们皆称他为“老子”。
孔子曾千里迢迢拜访老子,二人行到黄河岸边,老子面对浊浪翻滚,势如万马奔腾,声如虎吼雷鸣的滔滔河水,就说:“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庇侄钥浊鹚担骸叭旰尾谎蟮蚂??”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孔子回到鲁国,对众弟子说:其“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长寿必有道,有道必有德,养生先养德是老子养生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博大精深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看见有上山索道,就去坐索道。
那些上午登山下午下山的游客,有的穿夹克,有的穿棉袄,都是来之前了解过这里的气候,有备而来的。我只穿了件薄裙子,担心上了山会受冻。
老旧落伍的缆车吱吱呀呀,缓慢前行,给人一种怀旧的心境。
缆车里飘起一曲动听的轻音乐,丝竹管弦,高山流水,无限动情。时而听到人声嘈杂,原来车下两米深就是山径,游人如织,侃侃而谈,隔车即可见其影,闻其声。
在云水之畔,听袅袅清音,赏幽幽仙境。心随浓雾飘飞,万般皆抛下,相看两不厌,只有老君山。
天地日月,恒静无言。冥灵仙界,神秘飘渺。山如此高,鲜有人居。雨也会很多,很少有阳光普照的时候吧。想象着在这样飘渺的高山云雾中,神仙们过着与世隔绝的清修生活,自然是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而那些常年生活在这云雾缭绕的大山里的隐人雅士,不是神仙是什么?
越往上行,云雾越浓,在眼前袅袅娜娜翩翩飞翔,此时,莽莽群山被淹没在雾海之中,风还把缆车微微晃动起来,下山的缆车甚至停运了。我拿出相机,拍着只有云雾的混沌天地。
谭杰在《老君山赋》中述:其险也,如华山之猿履;其姿也,似黄岳之层峦。其朦也,犹庐山之弥雾;其高也,盖泰山之齐天。
这时,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弥雾,感觉到的是它的高度。
好在缆车很快就到山顶了。
我嘘了口气,虽然很惬意,但在这样渺无人烟的峰顶、只有云雾的高空还是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生命的冒险。
步行看景,时有怪石奇峰隐现其间,青松古木横亘于道,路边小鸟啁啾于丛林,在微风里陶醉,情丝连绵。在崖畔栈道上穿云拨雾,如同在飘渺仙境穿廊绕榭,天地茫茫,而心神清爽,让人直叹这是天上人间。不过,仙界虽美,却很冷寂,还是要回到人间,人间有花香、有阳光。
南天门之上,是老君山主峰玉皇顶,“敕建老君庙”,金碧辉煌,人头攒动,香火繁盛,祥音缭绕,进入高阔殿内,只觉肃穆庄严,不由人躬身下拜。
我的大美家乡啊!
老君山,虽只是了解你一个大概,没有细细品赏,却已感受到你思想的深邃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从玉皇顶下山,稍微留点心,就会发现向前延伸的石板路上按顺序刻有“福、禄、寿、喜、财”五个字。
山中的秋,静默、安逸而又热情、绚丽;淡远、朦胧而又温暖、明快。依恋在枝头的温馨的黄叶,靓丽的红叶,发着光彩,给清秋素淡的画卷,增添了一抹丰腴的亮色,吸引着人们驻足留恋。悠闲,如入世外桃源。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一段真正享受悠闲的时光。
秋是辉煌的巨型画卷,藏在深山中;秋是壮丽的宏大诗篇,飘在缤纷里。奇峰巨壑,神秘伟岸,水墨丹青,让人沉醉。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已默然融进这山中的秋。此时只有快乐,所有的忧伤、烦恼与琐碎都无处遁形。
下了山,见浅阳斜照,天色澄亮,与高处大不相同。
每次攀登一座山、走过一个地方之后,总要无数次地回味,认真查阅有关资料,让自己增长一些知识,加深一些记忆,仔细记录过程中的快乐点滴。只想把每一处美景都深深刻印在心里,刻印下这段时光和时光里那些美好的人与事,最后这些美好的记忆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个个支撑点,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在支撑点那里驻足歇息。
就像人生旅程中路过的一个个朋友,总要认真记住他的特点,她的美丽,让他们在自己心中的记忆多些、再多些。有人说: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每个人的出现都是自己成长蜕变的力量。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那些给予。
这,就是我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