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刘能英在国土系统算是出类拔萃的诗人。为什么这么认为?我查阅资料(荆楚网2011-12-29):近几年来,刘能英的22件作品在全国范围内获奖,仅2011年就有12件作品获奖,朋友和同事都说她成了获奖专业户。在中国辞赋家协会主办的2011年度全国诗赋主题征文活动中,她创作的诗词作品《八声甘州宜农策》荣获“优秀奖”。
这在国土系统无人望其项背。
刘能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协驻会作家,“子曰”诗人奖获得者。著有诗集《长安行》《行行重行行》等。
接触刘能英是在2013年底,当时她签约国土作协,除了写作外还要负责国土作协秘书处的日常事务。2013年11月份,我打算加入国土作家协会,就给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办公室打了电话,接电话的就是刘能英。初听声音,婉约而柔和。我知道是个女子,谁曾想后来得知她是被外界冠以“获奖专业户”的国土系统诗词作家。
刘能英工作认真、负责、细致。我向她表达了自己想加入国土作家协会的意愿,我为自己的作品少怕加入不了而忧虑,便把自己的以后写作“打算”,即准备在某年至某年内出什么书的计划列出,还有曾经办过私企报纸的资料,打个清单传给刘能英。她预审后感觉有“戏”,便连忙汇报给作协领导。当然由于我加入国土作协如此迫切愿望和期待,在那年度的作协会员资格评议会上,我竟无意外地被批准为中国土资源作家协会正式会员,顺利跨进省部级作家协会的门槛。
刘能英是国土系统不可多得的诗人,诗词创作成绩斐然的她,竟然才在2009年开始写诗,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诗、词、楹联、散文、小说大赛中,获各种等级奖60余次。2015年3月,她又以优异成绩,被推荐进入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级作家班深造,成为鲁院历史以来第一个以诗词创作为主的学员。
她的努力和勤奋,实在令人敬佩和敬仰。
去年,听说刘能英被《诗刊》“挖”去,成为国家期刊的诗词专职编辑,开始了她更高层次的跋涉。
2015年我参加了刘能英的诗词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但后来由于忙于工作,写诗词的时间少,也荒废了学业,颇感遗憾。
得到过刘能英老师的诗词“真传”,我相信以后会找时间把这个爱好“捡”起来的。
2016年6月刘能英随《诗刊》杂志社来临沂进行党性教育学习。间隙,我作为诗词爱好者第一次拜见到了刘能英和她的同事们。这才了解到其四十来岁,祖籍“九省通衢”的湖北省。其为人谦和,性格中透露出内敛、稳重和友善。晚上我们一起吃饭。桌上谈论的也是诗词写作的话题,颇多收获。
读到刘能英的诗作,其怀旧、思乡、田园主义色彩在心头涌动?!恫匪阕印で锼肌?/p>
无处说闲愁,愁看疏疏鬓。鬓里青丝日日霜,霜雪添幽恨。恨又不能书,书也难成信。信到天涯一纸空,空叹秋将尽。
《西江月》
古柳修杨绿草,竹篱茅舍青溪。神闲意定两三鸡。时听桐花堕地。醒后方知是梦,推窗月已偏西。高楼困久觉天低??崭褂惺??
读她的诗词,令我这个同样从农村走出的“工人”,彷佛就像再读身边的故事、听熟悉的声音、看近处的风景,有身临其境、若隐若现、似曾发生的感觉。
秉记着“好东西要分享”,今天完整记录与刘能英的交往故事和对她诗词的吟哦。
这些珍藏在我记忆深处的片段,要时时拿出来抚摸一下,不让它随着时光的久远,而落满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