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家乡的豆角焖面,勾起了我无限的情思。
我总惊奇,故乡晋南人对面食情有独钟,而且每一种面食的制作都做到了极致,而且味道上也发挥到了极致。譬如花馍制作就是融合了多种艺术,不仅和面需要耐心,而且捏花馍的“花”需要女人们的巧手,不知这许许多多的工序凝聚了制作者的多少心血。而说到豆角焖面,又是一种故乡晋南面食精品,让我垂涎,让我钟情,让我欲罢不能,让我留恋。
豆角焖面,当然豆角和面是这种美食中绝对的主角。豆角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四季豆,当然可以用豇豆、扁豆代替,只是我私下认为它们制成的焖面在味道上与四季豆有一定的差别,似乎不能完全触动我的味蕾。再就是焖面的“面”必须是家乡的小麦磨成的面,必须是手擀面。也可以用挂面和别的干面来代替,但味道的确是谈不上有什么让人留住记忆了,简直就是无人问津了。我总在想,故乡黄土地上的豆角与故乡黄土地上生产的小麦面,又重新在一口锅(最好是铁锅)中产生奇异的一些物理反应(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化学反应),最后形成这种绝妙的美食。
豆角焖面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足足影响了我几十年。无论我在家乡或他乡,它都留在我味蕾的边缘,一旦被食用,一旦被提及,我总口舌生津。就是现在,我的味觉被四川的麻辣味道冲击七零八落,但只要“豆角焖面”端上或谈到,我的味觉齐刷刷迎接它的大驾光临,甚至列队欢迎它的讨饶?!岸菇庆嗣妗痹谖业男哪恐校季葑乓环教炜?,在味蕾的冲击中,它就是半壁江山。
也许,“豆角焖面”在北方是相当普遍的,从河南到内蒙古,甚至东北也是处处可以看见。但我总认为,家乡晋南的豆角焖面最正宗,最具有北方美食的代表性。我在家乡生活的二十多年,就是在晋城的两三年,它一直伴随着我,让它在我的味蕾上成天翻江倒海,整日弥漫芬芳。一碗豆角焖面,一种家乡的味道。
说道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豆角焖面的做法,也许会浸染你的味觉,和我一样舌尖记住这种美食。
首先就是准备豆角和五花肉。挑选一些长相饱满的豆角(四季豆),当然从自家地里摘来的新鲜豆角更好,从菜市场买来一些也可以。蔫头耷脑的那些豆角绝对不能要,因为它失去豆角的部分营养,而且干瘪瘪的就要吸收汤汁,使面上少了些水蒸气,出来的焖面的“面”就感觉很干,有种嚼干面片的感觉??及讯菇前绯砂胫赋?,有的是切成豆角丝,我认为豆角焖面,带着就是一种北方人的豪爽,切成丝的豆角完全与这种氛围格格不入。把扮成半指长的豆角洗干净备用,再切些洗干净的葱。豆角我小的时候只有夏秋两季才有,所以那时吃到这种美食也只能是夏秋季,在冬春无论如何也无法享受到豆角焖面。现在随着蔬菜大棚的普及和南北交通的便捷,豆角现在任何一个季节都能出现在我们的菜谱上,也就随时能吃到“豆角焖面”了。然后开始准备五花肉。把五花肉切成片,可稍微厚点,吃起来会比较香。当然有肉的豆角焖面是我几乎快离开老家的时候才有的,小时候生活的艰苦没有几个家庭吃豆角焖面割肉的。现在物质丰富,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填补了这种遗憾。
接下来就是准备豆角焖面的另一个主角“面”,选择当年新小麦磨的面再好不过了。在水中加一点盐和面,和好后饧上半小时,然后把饧好的面慢慢擀薄,再一层一层重叠在一起用刀切成韭菜叶的宽度,再用手抖开,防治粘连在一起,放在一旁备用。这种手擀面与陕西的岐山臊子面和故乡晋南裤带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嚼起来就相当筋道了,吃起来味道相当美味了。
再下来就是制作豆角焖面。锅最好用铁锅,也许在豆角和面中增加一点点铁离子,使豆角焖面味道更加厚重。接着铁炒锅中放一点油,先下入五花肉煸炒,炒至变色后放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后加一点老抽,白糖,然后下入西红柿,煸炒几下后下入红辣椒,豆角和土豆,翻炒均匀后加入水,放入盐,盖上锅盖。待几分钟左右打开锅盖,盛出一碗汤,直到锅中的汤低于菜的表面时下入面条,盖上锅盖小火焖十分钟。这时打开锅盖,将之前盛出的汤汁浇在面上盖盖儿再焖上五六分钟左右,然后打开锅盖用筷子把面抖散开。其实,面主要是靠水蒸气把其“腾”熟的。
同样,“蒜水”此刻又一次充当味蕾上芭蕾舞者,令你欣喜。“蒜水”的制作同样是利用“面”上锅焖的时候开始制作的。瓷碗中放入辣椒面、蒜泥、盐,最后将热油泼在辣椒面上,用筷子搅匀后放一点酱油、米醋,搅匀后就成为“蒜水”。
盛一碗抖散的豆角焖面,浇一小勺子“蒜水”在上面,略加搅拌,就成为摆在你面前的“色香味”俱全的豆角焖面。站在旁边的我早已垂涎三尺了,一筷子下去送入嘴中,简直不摆了,肉的香、豆角的香、米醋的香、油泼辣子的香、蒜的香、面的清香、酱油的香一股脑冲击着舌尖,继而撞击着味蕾,让你不能把持。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面和豆角带着黄土的味道重新在我的口中震撼,一遍遍与脚下的黄土地擦出火花,一遍遍与空中的太阳交流着感情。看看脚下的黄土地,仰望空中的蓝蓝的天和圆圆的火红太阳,一切对家的思念又重新涌上心头。一碗豆角焖面,就是对故乡最好的诠释。端起一碗豆角焖面,心中就是故乡的田野。
现在,生活在成都,吃豆角焖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总利用出差到北方城市的机会在饭店讨要这一记忆中的味道。当然,与高中同学的相聚,“豆角焖面”就很不容易与我失约。
于是乎,一碗家乡的“豆角焖面”就成了我记住乡愁的一段影像,时时在我的面前播放。就是现在拉萨,它又一次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扑腾”一声在我的眼前飞起。
2017年10月17日写于拉萨西藏圣洁假日酒店
2017年10月18日修改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