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搭帳篷
784機全體鉆工,在結(jié)束慶安縣大口徑深水井工作后,接到尚方劍,劍指豐溝;叫這一現(xiàn)場的全體工人,到豐溝挖槽探。784機人員立馬嬗變成槽探工。
豐溝是707地質(zhì)隊老工人的習慣叫法。準確地說豐溝的名字叫豐茂。位置是小興安嶺林區(qū)金山屯山里。
在縣城工作與在深山老林里工作,不一樣。體現(xiàn)在吃住上??h城住的是民房、樓房。深山老林里住的是“活動房”?;顒臃糠职宸俊⒚晒虐?。我們784機住的是蒙古包。我們住蒙古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自己搭建。
以前,曾聽說過蒙古包,或在電影小說中見過,自己親自參與搭建和居住,還真是新媳婦上轎頭一回。
地質(zhì)隊的人,能吃苦;能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沒有搭房子的料,怎么辦?在爭取林業(yè)部門的許可后,放鮮樹。
五月初的豐溝,山野一片蔥蘢。草木葳蕤,綠樹已經(jīng)灌滿了樹漿。采伐十分困難。放樹夾鋸。放夏天的樹鋸口要大,放樹不能瞎放。要看樹的長勢地形,順山倒。
鋸樹前,要拉“上茬”“下茬”,防止“坐殿”傷人。夠粗夠高的闊葉,不管是什么樹種,都在我們使用的范圍之內(nèi),柞樹、楓樺樹、椴樹、白樺樹、楊樹、山槐樹……
經(jīng)驗告訴我,軟木好鋸省力。白樺樹一扛一身白。白樺樹上有一層白粉,黏在身上,白花花一片,很不雅觀。
粗的倆人扛,細的一人扛;木頭采伐夠了,開始建“帳篷”。我們管搭建蒙古包也叫搭“帳篷”。
房架子用八號線、八鋦子、大釘子固定。一個小時多以后,介字形的房骨架蓋好了。每個人在找料,釘自己的床。濕漉漉的小桿子,連皮都不剝,釘成的床像馬圈,鋪上一張“塔拉密”(約八公分厚的床墊子);掛上蚊帳,蒙古包衣往上一扣,再用土壓住四角圍子。房蓋上擱幾根濕長木桿子,壓上;然后攏幾道大棕繩,防止風大包衣“呼噠”。
地中間安放一個,車間制作爐膛很高有大爐箅子爐子,可燒木頭、燒煤,這種爐子“抗造”。此種大鐵爐子,是我們707地質(zhì)隊“設備材料科”用一厘米多厚的鋼板制作而成的。此爐子非?!捌崱薄>褪菑钠嚿?,掉地下摔幾個個兒,都沒事。我們的鉆探分隊,普查分隊,各個車間,學校都使用它取暖。
蒙古包搭得很矮,進屋要低頭。窗簾能卷能放,門簾能卷能合。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勞動,雞爪溝三岔路口下方,孤零零地生出了一個馬糞包——蒙古包。
2、挖槽探
蒙古包就坐落在雞爪溝下方。雞爪溝上方是普查分隊。蒙古包建在雞爪溝,是為了吃飯喝水方便,784機與普查分隊通用一個食堂,一個大茶壺。784機鉆井隊住的那個地方,是個三岔路口,上爪普查分隊,下爪是784機臺全體。中間那個長爪直通山里。在784機居住的下方,有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河。
吃宿問題解決了,不歇氣,第二天便投入了工作。每人發(fā)一把尖鍬,一把牛犄角鎬。工具少的可憐。
早晨7點多吃完飯,帶兩個饅頭;一點咸菜、一背壺涼開水,向槽探地進發(fā)。路途要走半個多小時。
以前,從來沒挖過槽探。光聽人說挖槽探如何如何,自己卻沒有切身體驗。
眼前的青山綠樹白云藍天,外加上普查分隊那裊裊的炊煙;叫我怎么不心生感慨倍覺新鮮?
一干活兒,才知道挖槽探是何等的艱辛!
開槽兩米寬,挖多長不限。因為,我們那時沒有工資,挖出的土方量,就是自己的工資。那時,各地質(zhì)隊實行搞“二產(chǎn)”。我們挖槽探,實行自負盈虧,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我們貪的那個地段,非常難挖。開草皮子時,蚊蟲小咬瞎虻不少!蚊子哭唧唧地圍著你叫喊著要吃你的血。尤其是陰天的時候,一團一團的小咬,圍著你轉(zhuǎn)。
有一種叫“刨奔兒”的昆蟲,個頭不大,看是不起眼的小蒼蠅,你根本就沒把它放在眼里,可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咬你一口異常厲害!真像剜掉你一塊肉!鉆心地痛!好幾天都不消腫。真猶如老工人嚇唬新工人說的那樣:刨掉一塊肉飛走,蹲到樹杈巴椏上,品滋味……
那槽探溝上的草根樹根根根相連,一牛犄角鎬刨下去,刨一個眼兒;晃蕩好幾下,才能把鎬頭拔出來。用鍬一蹬一“更當”,根本踩不進去。要是工具全點,有平頭頭就好了。由于,工具匱乏,多挨不少累。大伙都那么干一點一點連砸?guī)Э?。等開出一個頭,順土茬口揭土草皮子,就好弄一些。
半米多厚的土層,打開之后,還不是好挖的土;而是黃吧唧略帶點黑的土外帶河卵石!估計這個地帶幾億年前,是條河流。
一鍬也挖不動,每挖一鍬,都必須用牛尖鎬刨幾下;然后,再往外撮幾鍬。
鍬頭撮幾下,就粘成了一個圓坨子。隨手折一節(jié)樹棍兒,對著鍬頭揩泥,一戳一道溝,戳好多下才能把鍬頭揩干凈。忙里偷閑時,蚊子突然發(fā)動了襲擊,叮了你一口,“啪”地拍了一下,臉立刻成了花臉猴,跟戲曲里的小丑似的。
有經(jīng)驗的老工人,出發(fā)前,用八號線揻成了一個小搶子,搶子前頭用錘子砸成薄薄的刀片,鍬沾滿泥土時,三下五去二,鍬頭清爽干凈,提高了勞動效率。
新工人看見他們的“寶貝”“回家”后,也學著做一個,別在腰上。這時的老工人,看在眼里,莞爾一笑。心說:學吧!到手里之后都是活!
開槽揚土和河卵石時,要遠一些;因為,槽子越挖越深,給后來打基礎。否則,兩三米之后,槽探梆子堆滿了土,再往上揚土存不住,又掉到槽探溝里,費二遍事,得不償失。
老挖槽探的人,把槽子挖成亞字形。上底寬下底寬,中間窄成弧形,既不違反規(guī)則又少出力,還漲尺。
我們傻狍子,光會出把子傻力氣,把槽子挖的傻大憨粗。這還不說,明明挖到原巖了,還要繼續(xù)挖鑿一米多深,褐色的大石頭,堆滿槽探幫兩岸,仿佛這樣就能挖出地下的寶藏,并傻乎乎地幻想,挖出寶藏自己也許能分一杯羹。還有可能得到上方的獎賞……
真是汗水掉地下摔八瓣,力氣沒少出,米數(shù)卻不多,到是應了東北那句老話:撅嘴騾子賣了個驢價錢。
手兩天就打出了血泡,再磨成厚厚的老繭。第一個槽子干下來,人變得聰明強健而又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了。
第二個月,我貪了個好槽子。開完草皮,全是沙子。一鍬一鍬不歇氣地往出揚,就連蚊子都沒有插嘴的機會。
經(jīng)過上個月的洗禮之后,揚鍬撮土的每一個動作,都和諧科學有板有眼的程序化了。
再見到這樣的槽子,撿錢一樣,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量。
只可惜,那個槽子,也只挖了一天半。因為,上級又來了指示。要求我們784機,在翌日16點,裝車去浩良河采石場打大口徑。
別人下午都在休息等待裝車,去浩良河。我舍不得那個槽子,扒了兩口飯,快步趕去槽探溝,又猛干到2點半,不得不回“家”了。因為,路途還要走半個多小時。還得余浮出捆行李的時間。
我那一天半,所挖的土方,趕上我上個月,挖的那個難挖槽子土方量的一半!真有點難舍難離啊!
“千里搬遷當日開鉆!”這一特定時期,帶有響當當政治色彩的口號,在單位流傳很廣,曾影響和鼓舞著那一代人。
下午16點,準時裝車,開赴浩良河打鉆。開始了新的一天。
3、小美豐溝
搭帳篷、挖槽探都在豐茂。而老工人卻喜歡或習慣的把豐茂叫豐溝。
我是地質(zhì)隊員,30年來,白山黑水山川河流,去過好多地方,然那些地方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人為破壞,鳥兒少得可憐,動物蹤跡皆無,河流魚兒種類稀少,可悲;唯有北國邊陲庫爾濱河流域和金山屯山里的豐溝,還保持著處子般的原生態(tài)。
在我曾經(jīng)工作過的遜克縣境內(nèi),庫爾濱河流域東安庫爾濱河河岸,岸邊;信手拈來一根樹條兒,拴上魚鉤魚線魚餌兒,往河心一拋,個把時辰,就能釣二斤魚兒。
岸邊揀幾塊石頭支起一口鍋兒,揀點干柴點一堆篝火,來個“河水燉河魚”油都不用放,擱點鹽巴,一袋煙的功夫,那股氤氳的魚香,便香透了整個河岸。
河蚌多得用三齒子撓,眨眼間,就能撈一麻袋。我在2011年第3期《綏化文藝界》和2011年第2期《東北地質(zhì)礦產(chǎn)經(jīng)濟》發(fā)表了《北方明珠庫爾濱河》文章中有過介紹,不贅述。
豐溝和庫爾濱河流域一樣,是黑龍江省不可多得的保持原生態(tài)之地。在那工作期間,每天都和鳥兒對話,與動物擦肩而過。
在豐溝挖槽探的那個月的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呦呦鹿鳴,那是我有生以來,聽到動物中最多情最完美的歌唱。
上班時,榛柴窠子里,沙斑雞“咯咯”直叫。有時尿急,去荊棘叢中的小徑邊小解,會撲掕掕地驚起幾只野雞,把你嚇了一跳。眼見它們此起彼落。饞得你情不自禁地擷取一根樹棍兒,拋向空中追打飛起的野雞。嘴上自言自語的念叨,這地方真好!
收工時,在灌木叢中,常能看到野兔奔跑。一次回家探親,巧遇一只大母兔,帶領四只小兔,橫穿山路,鉆進路邊大豆地里…….上下班走山路,看到土球子(蝮蛇 )的次數(shù)最多。關于人蛇的故事太多了。
普查分隊女寢板房中的小寧,正坐在蚊帳里吃飯,突然,媽呀!一聲炮出來,驚慌地大喊:蛇、蛇、蛇!小寧的蚊帳上趴著一條大松花蛇,腦袋一伸一伸地蛇信子直吐,它是聞到了菜香。也想下來吃上一口……
二愣子聞聲入闥,徒手擒蛇,胳膊上纏了好幾圈,像個英雄似的走出板房。門前立馬圍上了一圈人,唏噓不已。有的人說,量一量有多長?二愣子倒提蛇舉過頭頂,一量1、80米長。
大春穿個拖鞋,大大咧咧去吃飯,不慎腳踩土球子,腳背被蛇吻了一口,眼兒不大,治愈后兩個月內(nèi),大腿還一按一個坑。土球子是十大毒蛇之一,學名蝮蛇,巨毒;但它一般不主動傷人,你打它或踩它,它可就不不客氣了!
豐茂的這個名字,真是不白起。林木蓊郁、鳥獸眾多,魚兒肥美。普查分隊,有位外號叫“大邋遢”的,他用電打魚。搖動電機把電線放在水里,放在石頭或草里;每次回來,都能電半水桶約一拃長細鱗、和大柳根子魚等。把我們784機的弟兄們眼饞的含啦汁兒直淌。
說起動物,普查分隊長的小舅子和他的兒子。那天看見“黑小子”(黑熊)了,沒把他倆嚇死!他倆是農(nóng)村挖槽探來的,就想在農(nóng)閑時,出來多掙點外塊。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那天下午沒到“收工”的時候,就臉色蒼白呼哧帶喘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駐地來。人問他倆為何回來這般早?才知道了這一突發(fā)情況!
普查分隊的男青年們,個人英雄主義作祟,爭強好勝;聽說有黑小子,個個摩拳擦掌,嗚嗷帶喊要吃熊掌喝熊膽;每人拿把砍刀、樣鎬、木棍、鐵鍬;浩浩蕩蕩向爺倆手指的方向,狂奔而去,結(jié)果赴了個空。黑小子仿佛知道他們要來,早已躲得無影無蹤。
豐溝的樹草肥美郁郁蔥蔥,也是動物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隔道不下雨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最多。好像老天有計劃地眷顧那一方水土,時不時地這塊下點雨,那塊下點雨。
有一天,隔道那邊突然大雨如注,溽熱的山林被雨一澆,產(chǎn)生了大量的霧氣,頃刻之間煙雨蒙蒙。好像能聽到樹草們在大口的喝足了水之后,又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涼水澡。
這邊卻是艷陽高照,綠意綿綿的晴天,人鋪的山林小路鍍上了一層金色的余暉,和那邊相比,草木猶顯得溫柔而淡綠,寧靜而端莊。
這邊有幾只花喜鵲,在嘎嘎嘎嘎地叫,似乎是在說,那邊的雨下得好大!
我們收工了,眼見后邊來雨了,趕緊撒丫子往回猛跑,前邊橫道就是個大晴天。結(jié)果,身上還是被雨澆了個通透。哮喘著跑到路的這邊,每個人都高高興興地回頭看雨!身上卻是落湯雞。
回到駐地,見普查分隊的人,有的在下棋、有的端著茶杯在喝水、有的在洗衣服,好悠閑的一幅晴朗山野圖畫。
他們見我們像一幫俘虜一樣落湯雞般回來了,便有人戲謔我們,說,今晚可又有紅燒雞吃了!然后,各個開懷大笑……
我在豐溝駐留一個月,比在別處工作幾年的體會還要多。豐溝不愧是黑龍江省境內(nèi),除了庫爾濱河以外,又一顆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
?。⌒∶镭S溝,豐溝小美!時光雖然老去,豐溝地界兒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