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晚霞升起。
一群放了学的孩子在村落里哄笑着,只见有2个男孩正在角力摔跤呢!其中一个是戴红帽子的男孩,另一个是体格强于红帽男孩的光头胖男孩。红帽男孩拿着手中的小汽车玩具在躲避着光头胖男孩伸过来的手。两个人为了一个玩具汽车进行着一场“战争”呢。
“玩具是我的,你凭什么要?”红帽男孩不服气光头胖男孩的强横。
“这玩具汽车我要玩,你必须给我玩。”光头胖男孩骄横地说。
于是,不服的话,那就进行实力对抗了。
两个人你来我往,大战三百回合?!罢秸笨晌绞恰跋跹堂致?,难分胜负”。
俗话说,儿童的“战争”绝对是体力的角逐。最终光头胖男孩取得了胜利,将红帽男孩摔倒在地下。红帽男孩愈战愈败,且愈败愈战,最终还是败于光头胖男孩的脚下。
“喜悦和收获向来是属于胜利者的”。光头胖男孩拿着玩具汽车在一边的津津有味地、充分享受着乐趣。
怒火中烧的红帽男孩捡起一旁的一个树枝向光头胖男孩头上打去。胖男孩没有留意红帽男孩愤怒的袭击,突然惊呆了,随后丢下玩具满头鲜血落荒而逃。
红帽男孩拿着玩具也随之回了家。
不一会儿,胖男孩在母亲的带领下哭哭啼啼找上了红帽男孩的家门来。
红帽男孩家中,母亲知道了经过后,连忙陪着笑,大声向胖男孩母亲道歉,连连说“对不起,大嫂,我没有教育好孩子?!?/span>
于是赶紧把红帽男孩的玩具交到了胖男孩的手中。
以后的几天里,红帽男孩的母亲拿着鸡蛋登门看望被打的胖男孩。
站在一边的红帽男孩对母亲的行为不理解,“他原本夺我的玩具的,还打了我,我反抗有错吗?”他在想,对母亲的“任性”不理解。
一生之中红帽男孩不理解母亲的诸多“任性”:在和朋友的相处中,明明自己吃亏了,告诉了母亲,母亲往往很“任性”的站在对方立场说话;有时候和妻子因为一些琐事吵架,母亲从来不是站在儿子的身边考虑事情的。反正没有他的理。不过母亲的一句话“要多考虑自己的不足”是常说给红帽男孩的。
成年后,红帽男孩也慢慢明白了母亲“任性”的道理。
上文中这个红帽男孩就是我,童年的我。
多少年了,母亲对我们兄妹与人相处时该怎么做,常常讲“吃亏是?!?,我们就是在母亲的这种“任性”教育理念下渐渐长大直至成家立业。
母亲的“任性”往往是由不得我们半点分辨,那简直是一种执拗。虽然这种教育方法不一定正确,这种方式未必恰当,但是我们兄妹们在村子里得到的评价也算是有口皆碑的。这得益于母亲的“任性”教育。
光阴如梭,星转斗移,至今天四十几载了,我总算彻底理解了母亲的“任性”的道理,也终于明白了某哲人的一句话“世界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亲”。那么母亲的“任性”何不是源自于她对子女们发自内心的无比的、深深的、浓浓的爱呢?
我爱母亲,更爱母亲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