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年少时的文学梦

来源:作者:王文成时间:2015-07-27热度:0

年少时的文学梦

 有梦想的人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有努力、有奋斗才会有成功。年少时的文学梦支撑着我,所以我在浮躁的社会里一直冷静地沉入书海,留心着生活,有了自己的爱好和快乐。幸福是一种感觉,有丰富的物质并不一定有幸福感,当一个人不为生活奔波而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时,他是快乐的,幸福的。在追梦的过程中,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原名王兴武,其实自己骨子里很爱好文字。特别是初中时看了胡万春的书,他只有初小文化,不是照样出书吗?因此,学生时代就网织了文学梦,自己改了名。武没有兴起来,就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吧,所以易名王文成。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听大鼓书、看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书?;橐彩墙枞思业模钥雌鹄淳头锨尥?。到了初中,接触到大本书,什么《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特殊身份的警官》等,读起来真是爱不释手。记得曾借读一套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因为要还别人,点着小煤油灯,借着一豆灯光,读了个通宵。早上起来,两个鼻孔里都是黑的,但精神抖擞,没有一点困意。真真的是一个书痴。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本村的一个玩伴,他把哥哥借别人的书,如《一千零一夜》、胡万春的《特殊性格的人》等都拿给我看,给了我精神上的满足。到了高中,又读到《高山上的花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书。想写作,就要多读书,那是基础。

学生时代是没有钱买书的,多是借别人的书,逮着啥书看啥书,当然包括报刊杂志。我最早买的书就是《唐诗三百首》、还邮购一套《历代诗歌选》。那时,一边读书,一边写作,整日做着作家梦。上高一就参加了温州《青年文学》函授,直到高中毕业那天,终于在《逍遥津词报》上发表了一首歌词《妈妈莫牵挂》。

后来建立了家庭,有了工作,成为建立基层土地管理所后招聘的第一批专职土地管理员,一个人负责一个小乡镇府的土地管理工作,也有了买书的自由。买书、藏书、读书、写作,成为我人生的一大乐趣。一天不读书,就感觉心神不宁,见啥啥烦。有了书读,就有了精神的快乐,有了写作,就有写作后的快感。我一边读书,一边积累生活素材,一边练习写作。1989年《山西青年》举办的全国散文大赛,一篇与工作有关的《土地爷》获得了鼓励奖。奖励更激起了我的读书和写作的热情。

无论是辞聘后回村担任村书记职务,还是后来又重新招聘后到镇政府工作,我都没有放弃过写作。在我担任总支主任期间,镇领导见我发表一些诗歌、散文等,好像认为我不务正业,他给我说:我看你能当诗人!我其实是把别人喝酒、来牌、侃大山的时间用到了读书写作上,并没耽误工作。后来,有了电脑,写作、发稿便捷了,我辞掉了镇组织干事(当时没有组委)的职务,专心干好国土部门的工作。一边写作,一边发稿,一边整理以前发表的东西。2006年底,加入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并出版了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在内的《紫秋文集》四卷本。2007年,加入了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名誉上已成为作家,终于圆了少时的作家梦。

2015年7月27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