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西湖,不过此西湖,乃福州西湖,而非杭州西湖。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西北部湖滨路,处卧龙山下。相传为西晋太康三年郡守严高所凿,方圆十数里。 来福州学习,有缘游览了西湖。学习班上午九点开会,早晨起来,时间还早,准备出去随便走走??吹赝迹胱〈Σ辉队懈鑫骱?,遂决定去游览西湖。五月的福州,正处于梅雨季节,当地人称为“端午雨”。一出门,雨淅淅沥沥,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打起雨伞,顺着马路一路前行,福州有个简称,叫“榕”,到处都可以看见榕树。远远地看到了那一个古香古色的园门,上书“西湖公园”,园门为红漆彩绘,飞檐斗拱,雨中掩映在翠绿的榕树当中。从门外看去,闹市中的西湖,因为了朦胧的细雨和薄雾,恍若仙境。济南老乡辛弃疾在《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词中赞曰:“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今天我也要学习一下古人,雨中游西湖。
相传,福州西湖有八大美景,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第一景“仙桥柳色”。一道长桥,横卧碧波;婆娑垂柳,夹道欢迎。路边满栽碧桃等灌木,初夏花儿已谢,叶子已是墨绿,远望似一条绿色锦带。雨中晨练的人还不少,多为老年人,撑着伞在雨中疾走。
穿过仙桥,步入仙境,进入湖心岛。湖心岛名为开化屿,又名小孤山。岛上有一寺,名曰开化寺??孪嗟惫爬希啻冀ㄓ诒彼?,现有建筑为康熙年间重建。寺门两旁题“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中吞,鸟识天机衔得春来苍上弄”。
寺庙门房内四大金刚守门,中间有弥勒佛一座,笑容可掬,仿佛迎客。走过弥勒佛,猛回头,却见一个戎装英武年轻人,表情严肃,靠在弥勒背后站着,手持降魔杵。这应该是韦陀,弥勒佛的徒弟,只是这种模式在北方的寺庙没有见过。
走出开化寺,北行不远,却有一个小小的雕塑让人忍俊不禁。一个小小的和尚,正枕在一个比他还大的木鱼上睡的正香,想是敲木鱼敲累了,偷着睡一会儿。
小岛东南,有一小亭,名为荷亭。西湖八景之一的荷亭唱晚即是此处。湖中有一堤,堤的东西两侧种植荷花,荷亭就建在大堤的突出地带。此亭三面临湖,视野宽阔,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古时候夏夜凉风习习,荷香阵阵,品茗赏荷听曲之所。 可惜我来的过早,荷花还未开,只有荷叶可赏,雨打荷叶,滴答滴答,倒也像是古曲。只是湖对岸的广场上隐隐传来的广场舞的“最炫的民族风”,有点小小的煞风景。
湖心岛上有一亭门,上书曰“湖山胜处”。从此门走入,只见满眼全是绿色。松树的墨绿、山竹的翠绿、青草的嫩绿,绿色浓的像要淌出来似的。只有几块山石和几个屋角掩映在这无边的绿色当中??醋耪饴穆躺?,我那整天对着电脑的眼睛感到了无比的舒服和畅快。满山满坡的绿色,在细雨中竟然能感觉到有一阵清幽幽的青草香气铺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走过“假山叠水”,听罢“大梦松声”,淋过了“湖心春雨”,转过“湖天竞渡”,走在了西湖边的木栈道上。
在东临西湖粼粼碧波的平台上,立着一座青石浮雕照壁,迎着湖面的一边刻有“鉴湖慕鱼”四个大字,背面雕刻着西湖八景图以及鱼跃龙门等浮雕,栩栩如生。站在石壁前,看雨中的西湖幽静而深邃,树影山影,倒影水中,水上水下,浑然一体。 湖边另有荷花状的台阶,圆形的石板,一个叠一个,直接伸入了湖中,不知作何用处。也许我们羡慕鱼,鱼儿也会羡慕我们,从这里走上来罢。
从湖心岛往北走,有一个三孔的石拱桥,名叫“玉带桥”,中间一孔穹窿高企形如满月,此桥很陡,是西湖上最高的桥,因此也是纵观西湖的好地点。 攀过这座桥,北面是福建博物馆的所在,也是一个公园。博物院门口立着林则徐的铜像,提醒着人们福州是林公出生的地方。湖边有木栈道,顺着木栈道,沿着西湖边慢慢地走了一圈。雨中的木栈道,有些湿滑,走在上面必须加倍的小心。转到湖的东边,又看到了“鉴湖慕鱼”的石坊,映在雨雾中,又倒映在湖中,亦幻亦真。
雨渐渐大了,我挥挥手,告别了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