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郎’
来源:作者:杨宁波时间:2015-01-15热度:0次
《卖油郎独占花魁》讲得是从小被人骗卖至娼门的花魁王美儿嫁于卖油郎秦重的故事。这个明代的白话小说,五百年来,一直撩拨那些心怀情种、渴望发财的汉子。因为有梦,这些游走于贫苦饥困的‘平头’,不觉得长夜漫漫,苦海无边。
据此翻版的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美化了卖油郎。只见卖油郎身着长袍宽袖的汉服,头戴帽冠,身佩美玉。他堪比【【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那般风流倜傥。他的职业特征也犹如电影的‘江湖中人’一样经典!实际上,卖油郎、油坊、古代的榨油史实如何呢?
古代热榨油方式,以水为力,利用杠杆原理工作,从采集原料、磨、蒸、包坨、压榨、沉淀成油....历经三十多道工序,且不依赖任何非物理技艺。榨出的油质,口感鲜香。所以,大家都认为:古代民间手工榨油技艺堪称中国古代科技的“活化石”!它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灵宝市大王镇大王村,三代榨油世家景代民师傅眼见的,耳听的关于明清时代,豫西地区其主要【热】榨油工艺流程如下: 一、选材。选择油材时,以新为最,榨出的油质佳。以油材呈松散状为最佳。太湿、太干都不可取。用扇车先除去尘土,再用筛子、簸箕等工具去杂质。 二、磨。 将选好的油材倒入石磨的斗牛,开动石磨,斗中放有木签,用来调节石磨进料的快慢,油材磨制,越细越好。将磨好的胚,进行干湿度鉴别,既不可太干,也不可太湿。 三、蒸 。水烧开,顺锅沿将磨好的胚撒到蒸笼上,到气上来均匀后,将做好的油草覆盖。从盖草起用大火蒸一个钟头左右。 四、包坨 ?! “颜艄挠筒堇硭?,嵌入油圈中,将蒸好的菜籽胚装入其中,用“木拐”夯实,包裹严实,踩实。 五、热榨油。 将油梁吊起,将包好的油坨垒好放到出油井里,用油梁加压。经过两次压榨,基本可将坨内的油压榨干净。 六、过滤?!≌コ龅挠途哇缦碌氖哿魅胗透啄?,将油过滤、沉淀半个钟头后,即可。以后,还要榨油户自己在家慢慢沉淀过滤。
‘热榨’油这种加工业的存在形式,一般作为一种副业而存在,主要由几个人家合伙作业。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及本村人的食需要,很少作为商品进行出售。
他们的榨油方法,出油率异常的少,一般一斤菜籽才榨出1两油,如今的机械榨油,每斤菜籽已获7两以上。
古代热榨油方法如此原始古朴。油质跟现在有明显不同。这种原生态的油,跟现在大型炼油企业精加工的油脂比较,色不亮,生气扑鼻,粘度大。含杂质,有沉淀物。以芝麻香油为例,纯真的芝麻香油,闻着不香,只是一股含糊不清的芝麻糊味。现在加香精的‘香油’闻着特香,口感,需要大半两,还是一股‘香气’,没有啥味道。售价比色拉油还便宜。纯真的香油,只需一点,芝麻香味道厚重,腻胃、糊嘴。除去那些假的出格的香精香油。其余,算是真品。这些真品,也分三六九等。香油’掺假’的内行,主要掺开水。如何分辨?加热、冷冻,从粘度等,都可以让它们无法忽悠人。
其它的油脂,炒菜就可以分辨。这些假冒伪劣的油脂,一经加热,就想‘腾云驾雾’‘成神做仙’。它不让大家品尝它的真伪,一股脑上浮漂移,把锅盖熏得直打喷嚏。借锅盖抖动身躯,它们直冲抽油烟机。不用十天半月,化作乌黑粘稠的‘沥青’纠缠着抽油烟机。给它实施‘酷刑’。纯真的油脂,则规矩老实。真心实意让大家进口。让美食家的【常委】肠胃给它们打分。
古代的榨油史实如此。豫西那些油坊,它们的身影就无法在闹市现身。只能龟缩于河道的边缘。那些落脚于乱石滩的油坊,用石头作基,土泥坯子的土黄色粗布就是它们的‘汉服’。冠带?不过类似【【清明上河图】】中屋顶的那些乌黑小瓦。次点的,只是谷草、麦草、玉米杆之类和泥糊。不用窗户,那些遮不住,透着光的缝隙足以够了。这个不起眼的‘破落户’,根本攀不到地主做老板。就是几个本家携带儿孙,个个像油猴子状,在内边呲牙咧嘴吆喝。不时传来老子骂儿子的‘骂妈妈’声。无法辩驳这‘事实’的儿子只好选择沉默。用力气敲打这个黑乎乎的模子。激情大发的黑姑娘忍俊不住流淌。
油坊开工,少不了拜各路神灵。不拜财神、关爷、谷神....先拜龙王,生怕他来个龙摆尾,把油坊请到龙宫做客。也怕他夹起尾巴,让巨大的水车不甚欢快转动。拜完,就开工。一夜不停。大家轮流干??柿耍械氖呛铀?。饥饿?埋在蒸笼内,沾满油的红薯、谷面馍馍、菜包....大家都欢天喜地得双手捧起,连着油料,大口大口吞。这个时候,大家才不讨厌这个职业,才崇拜这个行当。
前来加工油料的,几乎清一色爷们。很少妇女。就是来个‘另类’,也是本家的奶奶、老奶奶辈。年纪不大,辈分极高。好像’天山童姥’那般。根本不搭理这些饥渴的‘油郎’。她只顾看管自己的油料,只顾打油。让借机贴近的‘幼狼’揩不少油。这些心满意足了的‘幼狼’,尽力压榨。油也打得格外好。
为了能多捞一点,填补长时间没有生意的油坊?;蛘?,在下一个加工者没有叫到场之际,这些人就要加工一些‘没家没主’的油。这些油,舍不得留着分,舍不得吃。就让块头大的孩子做‘卖油郎’。大人太累。没力气跑几十里路。这些精力过剩的大孩子既盼望又胆怯外面的世界。选上的,不愿意去。没选上的,心里实在不平衡。大人骂着,又哄着。才把褡裢搭到他身上?;勾鹩Γ妹谎∩系?,送到村头。
卖油郎欢快上路。他们沿着河水。不是怕迷路。主要怕狼、土匪...狼成群接队到河边的农庄里觅食。傍晚,借着夜色,沿着河床,狼溜进沿河而居的村落。偷鸡,啃猪崽。连小孩也不放过。闹了一夜,未有收获的狼,大白天藏在田野外的坟头,借农人劳作之际下手。农忙时节,妇女.儿童得上地帮忙。于是,狼围着孩子转。赶也赶不走。狼不怕赤手空拳的大人,却怕河滩玩耍的孩童。河滩到处石头,狼又忌讳水。河滩视野开阔,土匪也不在这里打劫。
这些身负三、五十斤,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卖油郎盼星星,盼来一个村落。拄着一根粗长的棍子。驱赶四处的野狗。奶声奶气吆喝:买油来!买油来!闻听惯货郎的鼓点和他悠扬、有板有眼说唱的大姑娘、小媳妇根本不动心。那些家长也愤愤不平:这卖油的,真不识时务?都缺吃少喝的,谁还吃油?那些富足殷实的人家,菜油带回来被禁锢在大油瓮缸内,盖严大石板。只待腊月二十三。小年到,宰杀年猪。猪头、猪下水制作最具地方特色的‘酱烧猪头’。白光光的猪胴体则一古脑滑进菜油中去冬眠。来年春暖花开,贵客进门,逢三月三、端午节、七巧节等,才用肉钩拉上猪肉,割一绺,赤红血紫的麦仁酱带葱花、蒜片、姜沫服侍它,做‘酱烧肉’。
转遍一个村落,都没有开张。只好再跑。好不容易出来一个买油来。卖油郎又嫌弃人家的菜籽太湿、土坷垃多....人家嫌弃他的油太腥,不鲜...谈妥了,又因为秤高低而推来推去的。
眼看太阳西下、卖油郎着了忙?;褂屑甘锫芬希庑┯土嫌指灸貌欢??;姑焕吹眉俺?...
躲过人,卖油郎哭哭啼啼拖拉着行囊,沿着河床。饿狼哀嚎布满内心,不时有类似土匪的叱喝...这些都顾不得,他掏出菜包,一口冷冰冰的吃,一边甩肩头,拖拉着油料,像狼有了收获一样。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