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故乡土井

来源:作者:王锐时间:2015-07-08热度:0

在乡村,土井伴我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虽然现今离开家乡来这座城市工作已整20年,但我无法忘记,那永远带着泥土味的、或清澈或浑浊的土井水。一幕幕关于土井的遥远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撩拨我的思绪,叩响我的心弦。

故乡是一座名为龚吴的山村,住着约五十户勤劳、淳朴的乡亲。村东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好似一根细长的血脉,紧紧拴连并依偎着山村。河水自南而北缓缓流淌,源源不断,经久不息。村东和村北沿着河边各有一口水井。东边老井,年代久远,是全村人赖以生活的主要饮水源;村北小山上三户人家,饮用的是一口新挖的土井。两口水井就像故乡村庄的两只眼睛,村里大情小事和人情世故都尽收眼底。

我七八岁时,父亲在众乡亲的慷慨援助下,建起了生产队第一座三间空斗墙砖瓦房。全家人欢天喜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搬进了新居。然而,新居坐落村北,距离老村庄较远,吃水成了难题,父母每天要到两里外的村东老井去挑。时间一久,父亲就寻思着,要在山下小河边挖一口新井。跟仅有的两户邻居商量,大家一致赞成。

山下的小河,蜿蜒曲折,绵亘数里,且宽窄不一,约有六七米。它由东南方绵延起伏的群山翠谷之中无数条山涧小溪汇聚而成,它沿着一座座山脚,越过山冲田畴,路涵桥坎,一路向北,奔流不息。小河在父亲新居的山脚转折,形成一处浅浅的河湾,日久天长,河湾淤积了一块十几平米的滩地,杂草丛生。这儿可是井址的最好选择。

一天,父亲带头行动,运来一些砖块和砂石。三户人家,每家出一个劳力,自带工具,说干就干。先清除河滩上的杂草,再选定井口位置,刨开泥土,一点点向下挖深。井沿和井壁用青砖圈砌,垫平、夯实井口四周的泥土,铺上一层粗粗细细的河砂……仅一天功夫,一口两米多深的土井就建成了。土井虽比不上老井水那么清爽甘甜,但饮用起来倒也不用担心,井底已穿越厚厚的淤泥,触及河底沙层。多数时日,土井泉流涓涓,绿茵了了,水质清冽,水源充沛。土井给山上人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我不会忘记,每天清晨或者黄昏,父母挑着一副水桶下山,不多会儿,一担沉甸甸的盛满土井水的木桶随着父母的身影摇摇晃晃一步步向山上移动。上中学后,我常常领着小我两岁的妹妹试着帮助家里做些家务。与妹妹一起抬水,两人下山后走一截土公路,再谨慎地通过一段田坎到达井边。一根扁担,一截井绳,担起半桶水,任凭田埂边小草野蒿掠过裤脚,蹒跚着向山上挪动。最难走的是阴雨天,通往土井的路湿滑泥泞,一不小心就有嘴啃泥巴的危险。尤其是那一段几十米长的田坎小路。一旦滑到,跌进脚下一人多深的陡坎,虽不至于头破血流,但也免不了全身透湿,一身污泥。每一次路过这里,我和妹妹都十分小心,不停地相互提醒:“看清道路,脚下踩稳?!?/p>

平时,土井的水位要高于河水,距离井口地面仅五六十公分。我常常不用借助扁担和绳子,牢牢抓住木桶手柄,直接伸向井里按下水桶便可以打上水来。然而,终因井深不足,连续三四担水打完后,井水就会明显下降,水色开始浑浊,挑回家慢慢沉淀后才能饮用。为此,邻居们常常自觉错开时间,早晚分开打水。家中厨房里的水缸,每周也要定期清洗,去除缸底沉淀的水垢,保持饮水清洁。

河水日夜川流不息,清澈见底,是一处难得的生活用水之地。每当山下池塘遭受鹅群鸭队的嬉闹污染时,大家总会转移到土井边上淘米、洗菜、浣衣。那时,还经常能看见成群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闲适惬意地寻觅食物。若想伸手去捉,刚触及水面,小鱼迅疾四散逃游,忽然就没了踪影。

炎热夏天的傍晚,土井边的河湾成为我们小伙伴的天然浴场。白天骄阳似火,傍晚河水清凉,脚踩柔软的河沙,体味大地的温存。偶尔还有贪食的小鱼啄咬脚心、后背,痒痒的,既惊又喜,其乐无穷。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确实如此??墒?,土井却反要经常遭受河水的侵袭。每年梅雨季节,小河突然丰满起来,水流也变得匆忙。暴雨过后,河水猛涨,水流浑浊,波浪翻滚。两岸大片良田躲不过被淹没的厄运,洪水如水怪泛滥,浪涛汹涌,滚滚激流,惊心动魄。土井经不住洪水的肆虐,很快被吞食的无隐无踪。洪水退去,土井边留下满目疮痍??葜Π芤逗吞俾衣司叩闹﹁?,死鱼烂虾隐匿在河边荒草之中。井台上的泥土与碎石大多被洪水冲走,井水与河水一样浑浊、腥臭不已。

淘井,是必然的事,每年总有一两回。父亲找出一根长绳,牢牢绑住一只水桶,扛起铁锹、扫帚,带上面盆,叫上我一同前去。父亲一桶一桶将土井里的浑水打出来,倒进河里。再用大扫帚清扫井壁,将四周的淤泥清洗干净。浑水一点点减少,快见井底的时候,父亲探身下到井里,用面盆将淤泥一盆盆舀进水桶,再由我在井上接应,拎起来远远倒掉。如此反复,直到浑水淘尽,见着了井底沙层。井台上的泥土被冲走后形成坑凼,用铁锹挖些土块重新垫平、压实。上高中以后,我学会了父亲的做法,这项任务常常由我和弟弟来完成。汛期过后,经历了磨难与洗礼的土井,重新焕发出崭新的容姿。经过一天一夜,井水从泥土里、石缝间、沙层深处慢慢浸入,又一潭清凉明澈的井水盛满土井。

记得最后一次吃到土井水,是我离开家乡两年后。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晴朗丽日,在众亲好友的簇拥下,我带着我的城市新娘回到家乡,在父亲的老屋举办婚礼。那天,父亲早早起床,一大早就挑起那担斑驳的陈年木桶来到土井边,将家中的水缸挑得满满,又烧满一大锅开水,装满了整整十个水壶。那天,我又喝到了家乡的土井水,吃到家乡的柴锅饭,见到了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土井水是那么的甜,饭菜是那么的香,乡亲是那么的质朴,我的内心是那么激动和幸福!……

20年一瞬间,往事如烟。近些年,家乡开展新农村建设,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记忆中的土井,已经多年没人使用。听说那里已变成了一片沼泽,泥污满地,蒿草丛生。土井,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即将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但是,我心目中的土井水,永远是那么明澈、清凉,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泥土芬芳。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