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个晚上,偶然读到一首唐诗《山居偶作》,甚有感悟。遂摘录下来,细细品味。作者唐求为晚唐诗人,家乡竟就在成都平原崇州的街子镇!
“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还到水边宅,却为山下人。僧教开竹户,客许戴纱巾。且喜琴书在,苏生未厌贫。”这是诗人唐求淡泊功名的处事态度和生活理念。
街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后蜀时置永康县,县治就在横渠,元代改横渠为“四界镇”。朋友告诉我说,街子镇及其周边有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神奇传说的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于是唤起了我来街子游玩的冲动。这个假日,我和朋友走访了来到了古镇。街子镇,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经地势平缓的街子镇口,形成一泓碧潭—龙潭。古镇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石板路两侧及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断,因而有“川西水乡”之名、“青城后花园”之称。街子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江城街,大约长400米,是街子镇的主街,两边均是骑楼式铺板房。听本地人说,早先街子镇就这一条街,所以称街子场。现在除了主街,还有与之相连的井水街、真武街、闸子巷等。
赶场天,江城街上的人很多,四里八乡的人都来这里赶场。主街中段开店较密,也有不少摆摊的。我看到卖叶子烟,我对它特别感兴趣,因为前些年还给家里的爷爷带了几斤回去,可惜他已经走了,回老家再也没看见他。那大大的笋壳盖,直径足有1米,戴在头上,显得很有点霸气,像是螃蟹走路,横冲直撞,但也真正遮住了雨水。一家叫“群益旅馆”的大屋,格子门扇一排,涂朱漆,显得很古雅。这个院子的封火墙在街上是最突出的,上面还开了两个西洋式小窗孔。这里是原来的黄公馆。街面上现在开了很多茶铺,喝茶的多是当地老人,听一位老人说,许多还是周边村上来的茶客。他们喝着闲茶,摆着龙门阵。记得刚来成都求学,来茶馆还闹了不少笑话,现在想来还有些可笑。这里的茶馆,门面并不起眼,里面深,有个小天井,屋檐矮,天井孔就一个大脚脸盆那么大,光线很幽暗,你一进去还无法辨认出茶客。但过道上摆的竹椅,桌子上放着茶碗,还让你想起是在茶馆里。
闸子巷有卖菜苗的,卖鸡的、卖兔子的、卖鸡蛋的、杀鸡鸭的。他们一般用篾笆子围城一圈,把鸡拦起。如果要买,就从里面去选。闸子巷20号是一家老药铺,老的木制柜台、老的分类装药小抽屉、老的铡刀、老的小杆秤、老的碓窝,就是连那一摞土黄包药纸张、拴药包的麻绳都是只有过去老药铺才看到的东西在这里也容易看到。这些只有在电影里看到的东西,如此真实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我们与成都平原的过往连接在了一起。
街子镇最让人难忘的是出了一位被称为“一瓢诗人”的唐朝诗人唐求。我是兴冲冲的步入一座小广场,看见一座雕像后才知道唐求这个人和他的故事的。据史载,唐朝诗人唐求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后因看破红尘归隐桑梓,昭宗时,王建成都建立前蜀,欲聘唐求为参谋,但他拒不受聘,却安然地过起了诗酒文章的生活。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唐山人”或“唐隐居”。据坊间传说,唐求就出生在街子镇,平时喜欢写诗弄赋,灵感一来好诗出笼,不管是长句还是短句总随手记下,成诗后即揉成团投入随身携带的大葫芦瓢中,到了晚年卧病时,唐求就把诗瓢投入味江,并感慨道:“兹瓢倘不沉没,得者始知吾苦心也耳”,诗瓢沿着味子江顺流而下,有认识唐求的人把它捞上来说:“此乃唐山人诗瓢也”??上宕蠖嗨鸹担鲇惺?,只为其书稿的十分之二三,后来唐求诗歌共有35首半被收入《全唐诗》。
唐求诗歌有王维田园诗歌的韵味,《唐才子传》称其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词”。唐求的诗歌也多以念山水、怀友人、豪退隐、轻金钱为内容,深得后人喜爱。街子镇的古人为纪念唐求,在街子为唐求修建了唐公祠。据说这位旷达的唐求平时还喜欢骑青牛往来于青城临邛间,访师求道,诵经听琴,往往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以求超脱世间的名利纷争。
站在唐求的塑像面前,看他长须席帽,醉眠处世的英俊形象,我不禁想到这位高人“修到梅花骨亦香”的清雅的精神境界,门两边的“大雅名千古,伊人水一方”和“唐诗人唐求故里”的碑文上的“摩天黄鹤飞将去,入市青牛几时回”的对联名句,竟让我依稀看到了一个古代诗人的旷达和洒脱。
走在清粼粼的味之江畔,我却一直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的文人墨客竟然有拒不做官的,有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而甘愿隐居在生活条件简陋的深山老林的,比如这唐求明明是青城县的一个县令。昭宗时,王建建立前蜀政权聘唐求为参谋,而他竟然拒不受聘,弃官不做,却到一个距市井十分遥远的地方去隐居,就像古代的陶渊明一样,宁肯沿街乞讨,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困生活,也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街子古镇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不留神从我眼前走过。唐求故里不愧是一处山灵水秀,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走在山清水秀的味江河畔,我还在为一个古人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冥思苦想?;故且蕴魄蟮囊皇住犊托小犯颐谴鸢赴?!
“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
我的来到,并没有打扰到街子古镇吧!现在的旅游,已经让街子古镇变得喧闹起来,我的来到就如同一颗小石子沉入到大海中,波澜不惊!
2010年5月22与街子古镇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发现心底的阳光
下一篇: 屡创“奇?!钡睦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