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寻思
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山村里,小山村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甚少,使得这里显得非常闭塞。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山民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他们大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我从读中学开始,走出小山村,接触外面的文明。后来在城里工作,一直忙忙碌碌,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有什么事都用电话告之。
这回侄儿婚事,抽空专程回老家走走。
客车在盘旋的水泥铺成的山路上爬行,我坐在车上不时地朝窗外看,昔日曾走过的弯曲的羊肠小道不见了,代之的是宽阔的油砂路。才十多年,——我慨叹时代变化如此快速!
儿时曾住过的简陋草房已没有了,看到的是几大堆泥土和丛生的杂草与不高的小树。——自从父母去世后,草房没人住,也再没有修葺。两个哥已在另一处的坡地上新修了住房和院落。
这里曾有我快乐的童年,幸福的少年。
小时候我放养着家里的一头小牛,这头小牛是父亲专为我买的,说是让我把小牛放养大,将来卖掉它就作为我读书以及买衣服等之用。当然,我也知道一定要把小牛放养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为家里多添一点经济。小牛要放养好,需要牵到青草丰茂的地方。村里的每个地方,哪里草多草少,哪里草好草差,我是熟悉的。
从家门口往草坡地带须经过一大片竹林。翠绿的竹林密密麻麻,引来很多鸟儿在竹枝垭上作巢。整个竹林鸟动枝摇,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竹枝脚下杂草丛生,枯叶叠层,虫鼠隐窜其间。我牵着牛儿从旁侧绕过,时不时地要朝里张望。
青草最多的是在一个小湖边。湖不大,但水面如镜,蓝天白云融在其中,“天光云影共徘徊”。微风吹来,湖面波光粼粼,涟漪漫漫。湖面上空水鸟们低低旋飞着,它们成群结队,追赶着,时而掠过水面,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绕湖打圈,时而背湖远去,由实体形变成一个个小黑点,最后消失在人的视线中。
在湖边玩耍的小朋友也挺多。我把小牛的牵绳栓在一块大石上,让牛儿自由地在青草上随意啃着,然后与小伙伴们在湖边一块空旷的空地上快乐地嬉戏,做着很多有趣的游戏。
玩累了,我们就一起坐在湖边一排的土坎上静静看西边夕阳落山的情景。晚霞格外美丽,染红的颜色似火,又如血。余晖照在我们稚嫩的脸上金灿灿的,照在小牛的身上也是金灿灿的……
不久,我们身后的山坡前前后后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不一会四周弥漫的烟雾混和着一阵阵饭味之香,诱惑着我们的味觉。天色暗下来,夜幕很快就要降临了。这时传来了大人们叫着自家孩子们回家吃饭亲切熟悉又响亮的声音?!叭?,三——娃咱!”、“狗娃,狗娃——”、“回家吃饭了!……”,声音在山谷里,山粱间回荡,余音袅袅。
孩提时代,家乡藏着无穷的乐,父母给着无尽的爱,自己做着无数的梦。每个人同他生养的地方是一段不可割舍的缘,是一次次生命初期混沌的孕育与洗炼。
一踏入家乡,我总在寻找着什么?
过去的那一片竹林不知什么原因已成为一片空阔地,那小湖的水现在已少了许多。过去曾与自己一起快乐过的小伙伴们个个都已成家养后,他们成天忙碌着,为各自的生活奔波。村里有很多新面孔让我叫不出名字。那对面的山坡上又添了几座新坟,墓碑上——,×××、×××,都很熟悉的名字。新的来得让你陌生,以往熟悉的消失快得让你无法接受。
不熟悉的在增多,熟悉的又在减少,这分明是我心中的故乡已模糊。
——故乡啊,你在哪里?
(作者四川省安县秀水中学 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