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这下出名了,因为诺贝尔奖!
中新网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李晓喻) :中国药学家、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该奖项的第一人。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其突出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可显著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因此于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人类对付疟疾最有力的药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金鸡纳树皮上提取的奎宁,二是青蒿素。
这里不说诺奖,说“青蒿”。青蒿,对于许多人来说肯定是陌生的,尤其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还是看看百度百科吧:
青蒿(Artemisiacarvifolia)一年生草本。别名草蒿,廪蒿,茵陈蒿、邪蒿,香蒿,苹蒿,黑蒿,白染艮,苦蒿。为菊科春黄菊族蒿属大头青蒿的一种,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日本、越南、朝鲜、缅甸,和中国大陆地区。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线。叶子互生,茎中部的叶子二回羽状分裂,线形小裂片。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成圆锥状,花管状,外面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含挥发油,也含艾蒿碱 (abrotanine,C21H22N2O)及苦味素等。
重庆酉阳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也是全球青蒿素高含量的富集区,平均青蒿素含量高达8‰,全球八成的原料青蒿产于重庆酉阳,其青蒿生产种植技术已通过国家GAP认证,酉阳青蒿也是国家地理标志?;げ?。
但青蒿,这种菊科蒿草,我们老家叫它“洋蒿” 。洋蒿有很好的驱蚊作用,南方人早就知道。小时候,夏天晚上我们就会用它来熏蚊子。方法是在“徃灰”的“静”火堆上,放置拔来不久“槽”了(就是叶子蔫了)的洋蒿,让它慢慢“徃wǎng”(方言称没有明火的燃烧为“徃”),“秌”蚊虫特别管用!但只能用青的就是没晒干的蔫了的叶子慢慢烧生烟才特别多,否则如果明火燃烧三下两下就烧完了也没什么烟效果就不好。总之那样压制火苗燃烧的烟特别大,总会把人也熏得眼睛都睁不开??罩幸不崞镒徘嵊奶炕遥抛叛唐心侵智噍锾赜械呐ㄏ阄兜?,人们总会开心地说:“这下蚊子怕了吧!”然后小孩子们还会一遍遍唱起儿歌:“烟啊烟,你莫往我一边。我搭桥,你上天?!庇惺焙蛩坪鹾芰?,烟好像很通人性稍微改变点方向不来直接秌人们的眼睛。于是乎大家就可以安心乘凉了,拍打着扇子,述说着年成和家常,憧憬着曼妙的向往。
我们老家方言把“熏”说成“秌qiū”,说这种方言的人不多,烟气熏眼睛叫“秌人”——诸如人的器官感觉的表说还有:把脚底或垫被底下有凸起异物引起的难受叫“砊kàng人”,把声音嘈杂让人厌烦叫“砏fèn人”,鼻子受不了的呛人的味道叫“嘃chǒng人或冲chòng人,看语言环境或语气”,把很凉很刺骨的感觉叫“唫jīn人”,当然温度高让人受不了还是叫“烫人” 等等不一而足。让植物特别是未干透的植物茎叶静态燃烧,确实非常秌人!农村熏肉熏鱼抑或是熏豆腐干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在锅灶的火头上头吊个钩子,挂着要熏制的鱼、肉、鸡鸭等,慢慢烟熏火燎,经过些日子滴下不少油脂,香味也就慢慢出来了。熏成的肉则叫做“秌肉”,常常整只火腿都会放在灶头上秌的。夏天捕到的吃不完的鱼也会拿来秌,这样既便于保存,味道也更香。
洋蒿有很浓的艾蒿的味道,猪牛可以吃菊蒿但基本不吃洋蒿,所以那时候的房前屋后空地都有许多洋蒿。很多的荒地里草坝特别河滩上也都长满了洋蒿,高的可以长到一人多高。在农村里,这些洋蒿实际上没多大用处,就是纯粹的杂草,有时候还会妨碍人们的日常农作活动。但到了秋末,这些杂草还是能派上用场——那就是用来“徃灰”。徃灰大概是我们老家农村独有的方言说法吧,就是将杂草晒干后堆放成堆上面压上碎土点燃下面的干草让它们静态燃烧烧成炭灰的做法。这种灰烧成后一般成灰白色,掺和了些许烤得半熟的泥土,是很好的农家肥。用来播种芝麻、油菜、小麦等农作物非常合适,拌和了草木灰的种子更能均匀地撒播在田地里,也更能享受刚出苗就能享有的温和而有力的基肥,生命才得以如此朝气蓬勃。所以现在很多农村地区还是用燃烧秸秆的方法来达到此目的,更加偏远落后的地区更采用用烧荒的形式。而徃灰的杂草中就免不了有许多的青蒿,青蒿往往用来堆放在火堆的底部以托起上面的细碎杂草。灰堆一堆堆点燃,有时候真的蔚为壮观,袅袅升腾的条条烟气夹杂着劈啪作响的不太强烈的炸裂和四溅的火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燃烧泥土的芳香味道,和着千百种野草、种子甚至有许多烤糊了的昆虫的香味,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能确切叫出是什么东西点着了的味道,那只有——青蒿——洋蒿!
这种燃烧的味道,总会让你百感交集望烟兴叹,是丰收在望还是天将渐冷?这是一个季节来临的信号。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