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快乐的“老聋瞎”

来源:作者:张建树时间:2015-11-30热度:0

     快乐的“老聋瞎”

       张建树

   在河南省商丘市商丘日报社的退休人员中,活跃着一只“老聋瞎组合”骑友,这里的聋,是聋子的聋,瞎是瞎眼的瞎,这样的组合够“酷”的吧?

   这些老人们从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自发组织起来,每人一辆自行车,便结伴出行,低碳环保,游中取乐,即可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趣,同时又可丰富自己的后半人生,为把各自的文学创作推向巅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四名老同志,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他们有的听力严重失聪,有的视力高度障碍,可谓聋的聋,瞎的瞎,但他们一点也不服老,还幽默诙谐的美其名曰:叫老聋瞎组合。你可真别小看这“老聋瞎组合”,他们个个身手不凡,才高八斗,讲来令人望尘莫及,不禁汗颜。

   先说说杨石这老先生,他今年74岁,笔名若谷,尤其是在河南杂文界,可谓人人皆知无人不晓。他是一位穆斯林后裔,在大学里打下的深厚文字根基,让他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事业有成。先后当过高中的语文教师,后来进入报社,任记者、编辑和总编室主任,后来又被评上副高职称,不仅在圈内圈外德高望重,名气大震,而且文学功造诣十分深厚,毕生勤奋著书多部,赢得桃李遍布天下,在很早的时候,他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和河南省杂文学会的理事。

   再说说周建平这位江南才子,他今年72岁,是当年南京大学的高材生,也是商丘日报元老级的人物,他讲话温文尔雅,不苟言笑,平时带着一副深度眼镜,尽显学者风范。他是河南省著名的评论家和作家,文艺评论自成一体,笔锋犀利,独到老练。退休前是报社的副总编,享受副县级的待遇。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另一位老头王学思,他的头脑就像其名字一样富有智慧,他是“老聋瞎组合”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今年才71岁,这位从广东中山名牌大学走出的老头,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其它成员在骑行中海阔天空神侃神聊到得意之处时,大家兴致勃勃纷纷高谈阔论,这位老头却不言不语,总是躲在僻静一角轻轻微笑。像在沉思生活的本质,又像在细细搜索智慧的火花。他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书法家,退休前是商丘日报社的副社长和常务副总编!

   最后一位是77岁的张兴元,他是“老聋瞎组合”中年级最长的一位,也是“老聋瞎组合”中最重量级的老头。早年他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在省委宣传部供职,后来到商丘日报任副总编,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工作,文学创作成为他一生的挚爱和全部,在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刊物上已发表了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有的作品被译到国外,有的还被改编成电视剧,早年他担任过商丘市作家协会的主席,是响当当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十月》等中央级权威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他的不少力作,在文学圈内备受关注。

   退休后,他们的节奏还仍像急速行驶的列车,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们,却始终踩不住“刹车”,不愿歇上一程,停下手中的笔,而是想为不景气的文坛,继续添油加柴奉献余生??墒悄昙筒蝗娜耍晔蝗娜?,愈来愈多的潜在危机因素,令他们力不从心,难以招架,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们有世俗的纷扰,也有为创作的灵感枯竭而烦躁,在偶尔的独自骑行中,他们竟意外找到了破解问题的有效钥匙,于是他们四个老头不约而同走到了一起,“老聋瞎组合”就这样诞生了。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生的道路上并不尽是鲜花和快乐,他们也是平庸之人,生活中时常也有绕不过的坎儿,于是他们四个老人骑上自行车,走出家门,先是到市区或其他附近县市的景点兜上一圈儿,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不亦乐乎。每每说到兴奋处,四个老头还争相不失时机的“卖弄”文采一番,或引经据典,或即兴赋诗,然后再借酒释怀,哼上两嗓子河北梆子!那真是个“滋”啊,“四个老家伙”的思绪早已进入世外桃源的境界。

    返程归来,笑声多了,灵感来了,身板硬了,精神好了,他们还都想再活上500年!现在的“老聋瞎组合”,不管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只要天气和路面许可,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四老结伴常出游,天高气爽到处走,饱尽眼福兴致去,清真小菜一壶酒”。这,就是“老聋瞎组合”的幸福写照。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长河落日圆

下一篇: 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