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màodié)老人,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是指七十到九十岁的老人,耋是指七十到八十岁的老人。耄耋一词出自《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一个人从呱呱堕地到步入耄耋之年,无论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靶『⒆右?,老年人要哄”,是人概莫能外的!几十年来,笔者在给老年人,尤其是给耄耋老人拍照片时,通过认真观察,日积月累,初步总结出三条心得,在此与发烧友读者共享。
会交友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统称。要给老年人,尤其是给耄耋老人拍好照片,就要和他们交朋友,认真研究他们的感觉、情绪、性格、兴趣、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耄耋老人的自我审美情趣。
“我都成了四只眼了,还拍什么照片?”这是老人对自己的形象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年轻的时候,你们都没有给我拍照片,老啦还拍照片有什么用?”这多半是老人对儿女有些不满意……
因此,给老人拍照片,就要像医生对待他的病人一样“望、闻、诊、切”,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李达三老人是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现年87岁的革命老人。儿女们考虑到他年事已高,都想跟老人拍几张照片留个念信,但是老人就是不愿意去照相馆。笔者作为老人的大女婿,得知这一情况后,利用平时和老人关系甚密的有利条件,主动承担起给老人拍照片的任务。为了打消老人的种种顾虑,经常跟老人谈心聊天,主动向老人汇报自己在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尤其是在老年大学摄影专业任教方面取得的成果,逐步激起老人拍照留念的兴趣和欲望。一个星期六的中午,笔者背着照相机来到老岳父家。老人一看便知来意,立即更衣打扮,一会儿拍戴着高倍放大镜看《陕西老年报》的特写照片,一会拍和小儿子一家在一起的全家福,最后老人还应邀到户外散步,成功地拍摄了《和谐人家》生活照。
巧安排
耄耋老人,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有的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的对事情比较小心、胆怯,容易担心,唯恐有不好的事发生。因此,给老年人,尤其是给耄耋老人拍照片,就必须巧作安排。
看身体,安排拍照日程。耄耋老人极易感冒发烧,经常打针吃药,或住院治疗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因此给耄耋老人拍照片,必须精心选择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处在最佳的时机。喜从心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看天气,安排户外留影。春风浩荡,艳阳高照;枫林如火、秋风习习;雨后天晴,霞光万丈。在这些让人心旷神怡的晴好天气里,有机会带领耄耋老人到户外观光游览拍照,老人都会给以积极配合的。
看心情,安排亲友合影。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给耄耋老人拍照片,有几个特殊的机遇不可错过:一是生日庆典;二是逢年过节;三是晚辈结婚;四是家添新??;五是孩子升学等。在这些场合,耄耋老人在全家人喜庆的氛围感染下,往往幸福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此时此刻,按动快门“咔嚓、咔嚓”,闪光灯频频闪烁,拍老人照片、拍老人和全家人的合影照片,没有不成功的。
善抓拍
所谓抓拍:就是在不干涉拍摄的对象的情况下,拍摄那些最自然的影像。抓拍,或者说“抢拍”、“偷拍”,一个特点就是“快”。静止的东西是不用抓拍的。用了这“抓”字就得抓住拍摄对象瞬间得神态、表情、动作。用摄影大师的话来说,就是“决定性的瞬间”。
人们不难发现,在大大小小的照相馆里都可以看到一些摄影师给顾客拍照片时,往往总是喋喋不休地引导顾客:“笑点、笑点”,但顾客总是笑不出来。其实,优秀的抓拍照片不是“逗”出来的。
根据笔者长期拍摄人像的体会,觉得想要在随意的生活中拍摄出令人满意而让观赏者震撼的照片,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要随身带着你的相机。有些精彩的瞬间,只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那么一次。如果身边没有相机,那么这个镜头也就与你失之交臂了。陕西省观赏石协会原会长李饒是位著名的奇石收藏大家,笔者从新闻宣传的角度出发,一直想给他拍一张名人肖像。一天,李会长收藏到一块“菊花石”,兴奋无比。我一看时机到了,掏出照相机就是一阵“抢”、“抓”,尽管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但由于笔者使用的是光圈优先+点测光,照片拍出奇石收藏家李饒的风范。照片拍成后取名《石痴李饒》,先后被《中国地质矿产报》、《陕西工人报》、《三秦都市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刊用。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