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天同庆祖国母亲66华诞的这一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在第一地质大队地质大院里进行了一次短途的旅游。
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位于大冶市湖滨路九号。正门朝东(称东大门)。
我从正门往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浮雕,最上面有两行大字:“践行地质找矿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浮雕记载着地质人的光辉足迹:
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几位地质勘探者头戴太阳帽,肩背地质包,手拿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行进在崇山峻岭中踏勘;几位地质人员手拿地质图,在分析、观察地质情况。高高的钻塔上面插着红旗,写着“湖北地质”字样。地质人员蹲在钻机旁编录岩心;测量人员在三角架旁测量地形;物探人员在探测仪器前工作。各种各样的群像,栩栩如生。我仔细地凝视着,觉得各种人物是那样的熟悉,仿佛他们就在眼前。
从浮雕处往上看,有两栋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那是地质一队的职工住宅电梯楼,有三十三层之高,它高高地耸立在湖滨大道上。
从电梯楼上俯视,整个大冶市尽收眼底:世纪林公园、大冶市政府、青龙山公园......,再远处的湖边,是风景秀丽建筑群,高楼林立。
谁能想象得出,过去风餐露宿于野营之地的地质勘探者们,现在都住上了如此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电梯楼下三层是大型中百超市,货物应有尽有,顾客盈门,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中百超市的开设,方便了本队职工和附近的居民。职工们下班后,不出大院便可采购到自己所需的商品。这里白天黑夜都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透露出人民幸福的生活节拍和无限生机。
紧挨着电梯楼的是六层楼的三星级地质宾馆,对外开放。设有豪华餐厅,有良好的训练素质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宾馆院内设有停车场,前来住宿的旅客络绎不绝。地质宾馆前是环形路的转盘中心,是一条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写有“地质宾馆”字样的公交站就在跟前,乘车十分方便。
我看着地质一队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
我亲眼目睹了地质一队的今与昔?;毓巳嗄昵?,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周围是稀落的村庄,简易的茅房草舍。如今被舒适美观的地质新区所代替,早已不见当年的影子。人们来到这里,都认不出这就是野外地质队。
勤劳、勇敢的地质人,在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地上,建立起了崭新的家园。
这里是地质人的家园,也是地质人的乐园!
地质一队变了样,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花园式的地质小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地质一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质大院已经变成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小区。
地质小区的风光、美景吸引着我,让我留连忘返。
我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办公大楼前。大楼门口竖挂着“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的招牌,门边墙壁上写有“办公楼”三个大字,这就是大队机关的四层现代化办公大楼。
办公楼前的小花园里,有假山鱼池,有缤纷的花坛,有桂花树,白玉兰树,还有紫竹林。
办公楼前有一块十分醒目的铜金矿石雕成的石碑,上面刻着“神勘之队”四个大字,这是湖北三鑫金铜矿业公司赠送的。
“神勘之队”,是他们对地质一队找矿工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是鄂东南地区的一些矿山企业对地质一队的赞扬和美誉。
这块石碑,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用一组组找矿成果数字铸就而成。
它是地质人荣誉的象征。
地质一队自1957年建队,就开始进军鄂东南,从事地质找矿和地质科研工作。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鄂东南的山山水水:
从鸡冠咀金矿勘探到桃花咀铜铁矿详查,从白云山到银山多金属矿普查,从美人尖金矿普查到陈效应泗银矿预查。地质队员们长年累月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风餐露宿,筚路蓝缕。
从海拔最低的大治湖到最高的太婆尖山峰;从著称亚洲最大的露头采坑——大冶铁矿到青铜文化发源地——铜录山铜铁矿地下负350米生产巷道;从鄂州程潮铁矿到阳新鸡笼山金矿......。地质勘探者们登高山,攀悬崖,历尽艰辛,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
他们先后发现、探明、提交了大中小型矿床近70处,潜在经济价值千亿元以上,提交的铜、金、锶矿储量位居湖北省榜首。 鸡冠嘴铜金矿深部找矿,新增铜、金金属量的潜在经济价值数百亿元。 铜绿山矿田深部找矿项目的成功实施,新增铜金属量资源量超过50万吨、金金属资源量50吨、铁矿石量超过1500万吨,相当于新增了1个大型铜矿、1个大型金矿和1个中型铁矿,探明资源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超过数百亿元。
在他们的努力下,缓解了当地矿产资源紧张所带来的压力和矛盾,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稳定就业人员15000人,推动了长江中下游湖北段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
他们为国为民,造福一方,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中受益的有:湖北三鑫金铜矿业公司、铜绿山铜铁矿、赤马山铜矿、铜山口铜矿等大中型矿山企业。
在这些辉煌成就和崇高荣誉的背后,传颂着最美地质人的一个个精彩动人故事。
人们不会忘记曾经在鄂东南地区工作过的老一代地质专家们:薛迪康、李松生、余元昌、张宏泰、程伯禹......;
人们也不会忘记仍然战斗在野外的新一代地质工作者们:金尚刚、邓世品、徐荣华、魏克涛、徐玮、柯于富......
一代又一代质朴勤劳的地质工作者,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鄂东南地区地质找矿事业。
他们在鄂东南这片古风悠长的土地上,书写着社会发展的壮丽诗篇。
是他们的努力奋斗造就了功绩卓著的“神勘之队”,在全国地质行业中享有盛名,曾多次获得国家的崇高荣耀:2007年获得“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8年“铜绿山深部找矿”入选“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办公楼对面的墙上,书写着24个大红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十八大报告中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队党委一班人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十八大精神,正在带领全队干部职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穿过办公楼花园墙,一个生机勃勃、园林式住宅小区——地质小区呈现在我的面前:十五栋多层楼的住宅新区,一排排,一栋栋,整齐雄伟的排列着,住户近800家。房前屋后是四、五层楼高的香樟树、白玉兰和水杉树,绿树成荫;一栋楼与一栋楼之间,都摆有三到四个石桌、石凳,供居民休闲之用,环境宜人。
小区以“园林宜居,文明和谐”为宗旨,不断绿化、美化环境,形成了美丽和谐的地质小区,成为大冶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洁、卫生的文明大院,是来自物业公司环卫班同志们的辛苦劳动,是他们用一双双勤劳的手,绘制出了一幅幅鲜艳美丽的图画。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地质小区分别荣获大冶市、黄石市“园林式单位(小区)”,省地质局“文明单位”。环卫班在2014年荣获先进班组光荣称号。
大队物业公司践行“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的理念,通过路面硬化、屋面平改坡以及“线入地、墙穿衣”等改造工程,使小区焕然一新。小区连接办公和住宅的所有路面全是大理石铺成,宽敞、整洁;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天然气,方便简节;还有不少住户安装了光纤宽带,网速不断提高。为居民创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职工们都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胜利果实,住户的幸福生活指数持续提升。
我走在宽敞、宁静的林荫道上,看着那高高的香樟树,闻着那暗绿色香樟树散发出的幽香,不觉想起大冶陈贵的一位名叫薛昌庆的老人,是他三十年前在这里种下的小树苗,如今都长成了能蔽阳光的参天大树。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钡蔽颐窍奶熳谑噬舷硎芮辶沟氖焙颍颐遣换嵬窃允魅?。
在住宅区中间,有地质文化广场,有健身中心,有休闲走廊;有假山盆景,还有香樟树、桂花树、白玉兰。
清早,人们来到健身中心晨练、跳广场舞。
一群退休老同志围坐在树下聊天,讲着地质人的传奇故事;小孩子们在爷爷奶奶旁边玩耍、嬉闹,享受天伦之乐。
晚上的地质小区灯火通明,宽敞的大道上亮起了淡绿和淡蓝色的荧光路灯。晚锻炼的人们成群结队,绕着地质小区健步走;地质文化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健身舞),舞步整齐,婀娜多姿。好听的舞曲伴着舞步,让人身心愉悦、康健。
再往后走是西大门,那里有一栋楼是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开设有游艺室、阅览室,老同志在那里看书看报,打球、娱乐。
这是一片令人羡慕的美好的地质家园。
我们热爱地质小区这块“宝地”,我们依恋地质小区这块“宝地”,它给我们广大职工、家属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我心一问
下一篇: 伊斯兰教—中国西北各民族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