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豆粑与豆无关

来源:作者:慧眼时间:2015-12-15热度:0

 
  豆粑其实与豆类无关,它是一种杂粮食品。它的做法简单,就是把玉米、高粱、荞麦加小麦、大米浸泡后和水磨成浆,将浆液在大铁锅上摊成饼,待饼凉以后切成丝或片,晒干即可。 
  在江西九江西部,家家户户都做豆粑,母亲曾经告诉我,她小时候,家里做豆粑时请了十几个人做了一天。 
  为了让天天劳作的男人们吃饱,让家里的老人小孩吃好,主妇们可谓是耗费了心血。粗粮做的玉米糊、高粱饭、荞麦粑不耐饥,满足不了男人强体力劳动需要的热量,而且粗粮大多不可口,老人小孩不喜欢吃??勺龀啥刽魏?,新鲜的可以加料用油炒着吃,晒干以后可以像下面条一样就汤吃,还可以打几个荷包蛋,加放猪油、葱蒜等香料,这样的豆粑既能补充能量,又香甜可口,而且煮豆粑时间短,不费事,操作简单,主妇们可以很快做好饭,腾出时间做农活。 
  做豆粑虽说是女人做的事,但可以看出你家的人丁兴旺与否。小时候,我家做豆粑人多,三个婶子,七八个姐姐都来了。姑姑年龄大了,就叫儿媳妇或者女儿过来,加上邻里,总有十几个人。其实几个人做的事,来这么多人多半图的是人气,是热闹。 
  一般来讲,八口之家,做豆粑的粮食不会超过三担,做出来的豆粑不会超过五担。年成好的时候,会多做;年成差时,家里条件差的就会少做。如果哪家烟囱从中午开始冒烟,晚饭之后就不冒烟了,说明这家做得少。老人就会自言自语地嘟囔着说,明年春上老三家里估计又难过了。 
  做豆粑头一天,母亲会对嫂子说,明天早晨你去娘家接你妈妈来吃豆粑,也叫哥哥嫂子过来哈。当天中午,家里准会办一桌好饭,嫂子母亲、婶婶姐姐和妹妹一大桌,大家边吃边说笑。 
  如今乡下老家的人做豆粑的越来越少了,一是现在条件好了,不太吃粗粮了;二是年轻人都出去做工,家里老人做不动了,毕竟磨豆粑、晾晒豆粑是要有体力的。 
  母亲过世后,嫂子还坚持每年做豆粑。每次回家,嫂子都会让我吃一回豆粑。哥哥常对我说,现如今年龄大了,走不动了,不能到四华山耙松毛了,用棉花秆做柴火摊的豆粑就是不好吃哦。我知道,哥哥是在怀念当年摊豆粑的场景,怀念当年那个老味道。而在我的心中,这些记忆中的老味道,就像风筝的那根线,无论我离家多远,总能引着我飞向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管“闲”事

下一篇: 再见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