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故乡
一
转眼又到了残雪褪尽的阳春三月,一闭上双眸,故乡天水氤氲着满山槐花的芬芳便会溢满我的脑海。我知道那是我记忆中的爱人,仿佛身穿一袭白裙的古典女子,用浓浓的纯情酿造着我的初恋,编织着我的憧憬,从天河热土的明山秀水中袅袅而来。
春花秋月、细雨柔风……相思缠绵的歌吟里,故乡大地的一切在我的眼前渐渐朗润起来,有血有肉,古色古香,形象鲜明;每每此时,我感情世界那只蝴蝶,总在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翩翩着一幅幅唐诗宋词的画图。
二
故乡深居西北腹地,东连陕西、南临四川,西北与草原大漠为邻,因“天河注水”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一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胜地。
据考证,早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始祖伏羲的子民们在这里始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文明,而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先哲,如伏羲、秦始皇、苻坚、李白等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至今,伏羲八卦、南郭诗意、麦积烟雨、石门夜月,以及古朴精美的元明清古建筑描绘着神奇的传说和壮美的景观,无一不在提升天河热土的知名度,吸引着中外游人。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入选民俗礼仪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伏羲文化节举行之时,来自海内外的华夏游子齐聚天水,寻根问祖,祭奠伏羲。在一柱柱心香飘起的虔诚里,将龙之血脉渗入中华民族的灵魂,让每一位游子在感受位居三皇之首,尊为百王之先的“人文之祖”创造的神奇的伟大。
我有幸拥抱着故乡的千矫百媚,让情的放纵和爱的热烈渗透每一寸黄土,渗透在我的灵魂里成为一首首诗。
三
记得孩提时,纯朴厚重的腊月便是我心灵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一放寒假,我的心便开始为除夕飞翔了。虽然,简陋的土坯房、篱笆墙围成的大院缺少诗情画意,但也是我们放飞感情的一片天地。家里最忙的人莫过于母亲了,从腊月开始,冒着深冬的严寒,顶着月色和星光,洗白菜压酸菜,精心准备着与春节有关的各种东西;最高兴的莫过于我们,天天在土地上赢弹子、玩三角、打木猴、滑冰……盼望除夕夜的到来。那时不仅有新衣服穿,而且还可以尽情地享受好吃的好玩的,在童话般的境界里释放自己的个性,不管有什么过错,都不会受到父母的责备和惩罚。
我和伙伴们最喜欢做的事的就是放爆竹,虽然买得不多,但我们格外珍惜。先将鞭炮暖在热炕头上,这样到放的时候会格外的响亮。由于成串鞭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允许放,年前我们只好将一串鞭一个个的搓开来,想出各种花样来放。我喜欢把爆竹扎进雪中燃放,一瞬间,雪花翩翩,犹如满天银蝶狂舞;而弟弟则爱把点燃的爆竹用一个盆扣上,一声脆响,盆子便会翻个底朝天,似乎则更有一番情趣。我们常常一对一的比谁的鞭炮响,看谁的炮花在幽蓝的夜幕下炸的灿烂。而姐姐和妹妹,她们最关注的便是自己的新衣服了,看谁的新衣上蝴蝶飞的多,谁的花开得美。
除夕,是我们欢乐的天堂。
四
故乡的渭河水虽然不大,但在我的生命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小时的欢乐以及心中滚滚的诗情和这条河水有关。
一到夏天,渭河水便是我的天堂。那浪花朵朵的欢笑里,我和伙伴们泥鳅一般地光着屁股在水中钻出钻进,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尤其是爱国、嘉林、毛牛,狗刨的姿势刚劲有力,仰泳的动作潇洒自如,摔泥炮的率真狼狈不堪…….或许,正是这不经意的快乐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一种踏遍阅尽童贞后浪漫的积淀,以一种无私、一种启迪、一种验证过人性的深度、热爱的情怀和生命壮美的赠予,才得以让我和伙伴们多年来积聚久远的顽强与坚韧,葆有鲜活的精神和信仰。至今,我都固执地认为是这条河水给了我诗的灵感和写作的勇气,让我在记忆的浪花里尽情游玩,湿润永不退色的创作冲动和热情。我曾写诗记之:“自幼童心远,清贫月色寒。渭水文思地,北山乐翻天。雀跳门前柳,灯昏诗兴燃。友朋三五众,嬉戏数十年?!?/p>
虽然,今天的渭河已没有了往昔的汹涌。但站在岸边,望着东逝的涛声,你依然能感受到它英气逼人的豪壮,依然能领略到它从灵魂深处散发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在它的怀抱里,秦文化、三国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和石窟文化,像一串串历史明珠,辉耀着中华民族青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激情,诠释着作为旅游名城的天水亘古灿烂的文化品位和历史高度,以及大西部的天空下那激荡着生命之火的深情回眸。
五
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河边一年四季茂盛着一种普通的植物——蒿草?;蛐硪蛭钠侗冉咸厥猓又蜗笥植皇呛芨叽笮闫哪侵置琅?,许多人对它并不是太喜欢??稍谖业募且淅?,它却是一片让我感到亲切、温暖的绿色风景。
“北山青青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回绿东风又一年?!薄妒?小雅.鹿鸣》里有“呦呦鹿鸣,食草之蒿”。《本草纲目》里说这种野草:“茎、叶、根、子。”味苦,寒,皆用来止瘙痒、息疮,杀虱,治留热在骨节之间,可明目,还可治鼻中衄血、痔便血,毒蜂蛰人,耳出脓等?!薄S忠蚯噍锿谂├?,得草木之少阳之气最多,所以民间用它悬于门庭,以避邪气。
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一到开春田埂边便会蒿草丛生,细细的茎条,褐黑色的叶子,茎粗如筷子且肥软,到夏天长到一尺多高,秋后开细淡黄花,就是像野菊花的那种,一点也不张扬,开完花就结子,如栗米大色麻,里面有细子,晒干后烧火最好不过,一烧起来劈里啪啦直响,叫人心里特别的舒畅。更有情趣的是在夏末秋初,此时蒿草最为茂盛,清香四溢,满眼青褐色,自然成了蝈蝈嬉戏的天堂。每每那时,满山的蝈蝈叫声让我们对蒿草多了几分惊喜。于是,几人悄悄循着叫声围上去,在蒿草丛中细细寻觅,常常会逮住三五只蝈蝈;再拔几缕柔软的蒿草,把蝈蝈轻轻地裹好装进背篼里带回家。此外,家里的土炕冬天也少不了它的奉献,一到深秋季节,院子里晒满了我和姐姐割回来的蒿草,那种十分特别的味道至今都难以忘怀。
蒿草与世无争。它不仅给我带来了童年的欢乐,也让我敬佩。因为它无论天南天北,只要有根,就会在泥地里繁衍。由此叫人想到,那些由苦涩而攒成的人之善心和智慧也像这蒿草,纯美而纯朴,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让世人赏心悦目,恒记于心。
六
在故乡,那座小的连名字都十分土气的村庄——咀头,常常让我心魂牵梦绕。它座落在渭河以北,十多户人家,散落在一片山坡上。窑洞、庄稼、小路、泥土以及男人身上油汁和女人的体味,构成了这座小村的存在和黄土高原恒久的魅力。
这座小村也是我记忆中的乐园,抓蝈蝈、烧毛豆、捉麻雀……那些质朴的欢乐伴着苍茫的岁月,裸露着思想的根须,灿烂着童年的美丽。我的外婆就是在这里迈着一双小脚,耕耘在田地中,劳作在饮烟里,以自己的勤劳、善良与慈爱为我的童年编织着一件件温馨的外衣。而我文学的梦就是在那贫瘠的村庄中,沐浴着纯净的山阳,吸取着甘美的泉水,饱吸着土坑的气息,渐渐地浓郁成一级级方块字的台阶,走进都市的版面,放飞我感情世界中那一片桔红的色彩。
多少年来,我脑海中始终叠印着外婆慈祥的微笑:浓浓的夕阳洒满山野,村口那棵茂盛的古槐树下,外婆手搭凉棚,凝望着山路上渐行渐远的我们。在满山的秋风中偶然回眸,只见山势欲来欲阔,而外婆的剪影欲来欲小,最后和远山融为一体。每每此时,摸摸口袋里临行前外婆塞满的核桃、枣儿等,心中的那份充实和温暖就会涌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天苍苍、野茫茫,外婆的一片慈爱之心怎能忘?而如今,年已耄耋的外婆走了,谁又会把那黄土地一样质朴的亲情塞进我的情思之中,让我每次感受岁月的闪光呢?
是啊,在咀头生活过和正在生活的人们,他们生命的年轮都是小村匆匆的过客,因为时光的河流最终要载向更远的地方;而咀头却以一种顽强抗争的形象融进民族的血脉,用生命的韧劲与时间抗衡,用朴素的情感与岁月结缘,用深沉的博大承纳一切幸福和苦难,给了我思想上无限的动力。
七
曾经的插队之地——南崖,在我的记忆里越来越远了。但那里诞生出来的一片诗意的灵感,让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读书,喜欢上了歌唱。
那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年仅十六岁的我和九位同学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单薄的身躯,幼稚的年龄,开始了在广阔的天地中与天斗、与地斗的新潮生活。那是我第一次离家在外,可能由于年龄较小的缘故,我们还没有心灵上的孤独与困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干庄稼活的那种负担。当时知青点上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些懵懂少年,吃和睡都像一家人一样不分彼此,那种温暖让每个人都忘记了远离父母的寂寞和无助。后来,有些老知青串点,给我们带来了知青歌曲、通俗歌曲,还有爱情歌曲,这让我的心不仅充满了好奇,而且也点燃了唱歌的热情。每天下工后,便坐在那棵高大的核桃树下,面对渭水学唱着当时很流行的歌曲:“晚上我坐在油灯下,苦苦地思想,想起了亲人想起了朋友,我越想越伤心”、“阿妹呀阿妹呀好阿妹,你的心是铁打的么……”最为留恋的是,秋令雨时节,我们都不出工,闲着无聊不是去偷生产队里的苹果,就是爬在柿子树上,用小刀在每个柿子上划一个小口,这种柿子不过十天半月,经过日月风雨的沐浴里变得香软可口,那是地道的绿色食品,是我们的当时的美餐。
插队两年,单纯而快乐。记得队上分给的自留地种过一片包谷,遗憾的是因为管理不当,缺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勤快坚韧,只落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尴尬。于是便什么也不种了,只有满地的向日葵伴着青春的花朵走过简单的日子。那也是一种收获,不用耕耘不用操心,有时间就去看看书,写写发芽的心事,唱唱歌,抒发一下浪漫的情趣。在一种比较惬意的日子里,消磨时间和光阴,浪费年龄和思想,完全没有知青小说《蹉跎岁月》里的那种艰难困苦和生动情节。有诗为证:“小村初识别乡情,二八年华正青春;一曲情歌向谁诉,满眼渭水相思红?!币残恚?、友情就从那时起,慢慢地种植到我的心房之中,让小说里的人物,歌曲里的爱情,生活里的亲情在充满幻想的时节,演绎一个少年灵魂里的觉醒和热爱……
八
或许缘分有时很简单,简单地来自擦肩而过的一个微笑。
记得在故乡的渭河边,一条窄窄的小路让我们相向而对,当我给她让路的那一瞬间,她甜甜的微笑吻着我的梦境,让一见钟情的传说变成了现实。真的,命运里注定的缘分,是日历上永远挣不断的红线。从此在我心中,她的那种微笑的魅力,就永远无法取代了。假如人的一生只有这么一种邂逅,那你记忆里的闪光将有一部分是她亲切的微笑给予的;假如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装点,那她真诚亲切的微笑将是爱的春雨,赐予我见证爱情蓬勃生长的力量。
从那天起,紧紧握住她的相思,和她一块唱歌、跳舞、写作、旅游,踏着故乡山川的灵气,编织生活五彩的花环。我不知道,多年以后,我会不会翻尽岁月把愿望当成一种期许,但日夜喧哗的渭河水可以作证,天生丽质的麦积风景可以作证,她的秀色、她的睿智、她的痴情已和宿命一道,成为我生命里不可缺少的水分?!疤旖中∮杲蹈柿?,柔情依依赴三秦。相思红透麦积事,春露遍湿南郭情。故园牵手剪西窗,天河戏浪续风尘。谁恋春秋又一度,渭水长歌夕阳红?!?/p>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中有一次真爱就知足了,信哉斯言!只要你真心拥有过,爱与被爱折射的光芒,都是一种令人心醉的风景。因为到那时,爱与灵魂已融为一体,已构成心爱合一,溶千古之精魂,凝万代之诗意,立于天地间,灿烂成爱之丰碑了。因此我相信,她的那个永恒的微笑,在我爱的选择和坚守中,不管是一个命中注定的美丽或者错误,我也愿意以一种献身的形状,一种朴素的图腾,去辉煌那个大悲大喜的结局!
九
年年清明,细雨、槐花伴着伤感,我都要去为父亲上坟。真情的泪光里,思念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父亲在里头……“除夕将临悲秦声,渭水瑟瑟几度重?生时已觉慈恩壮,去后更感爱心沉。冷云连天泪雨苦,衰草盖地断肠魂。谁言岁尽春已远,思绪飘零伤别情?!?/p>
十年前的一个衰草寒烟,北风呼啸的日子,我们让父亲头枕南山脚踏渭水,栖息在这块向阳的坡地上,让一个平凡生命永远安息在生他养他的黄土地里。记得年幼时,家中生活全靠父亲一点微薄的收入维持。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那一身黑色的棉衣裹着瘦小的身躯,奔波在阴云密布、北风呼啸的漫天的雪花中,为家里的生计匆匆忙碌着,叫人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中的父亲。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大年三十夜是一家人合合美美的时刻,包饺子、蒸扣肉、炸油果子等,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那时,父亲常常会坐在土炉子旁的长凳上,一边翻着锅里的油果子,一边叮嘱我们往锅里放面团时要顺着锅边溜,千万不敢使劲,溅出油来烫伤了手。至今我都清楚地记着他当时的神情举止,那种生动地说笑和惬意的眼神流露出一种满足、一种坦然、一种主导全家的自信。当时家境虽然很一般,但除夕夜飘逸着温馨和谐的气氛至今记忆犹深。
遗憾的是十年前的腊月里父亲走了。我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他用无私的爱和博大将阳光穿在身上,将慈爱捂在张中,将希望点燃在灿烂的黎明,让我一次又一次聆听他遥远的笑语和足音,让我懂得了做儿女的有责任、有义务让老人和孩子生活的更好,这应是一种至尊之爱,一片深藏在父母和儿女情结中人性的智慧之光,一个致孝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因此,在每个清明节到来之时,我向天堂里的父亲寄去深深的祝福。我相信,一个哪怕再小的祝福也能穿越时空,即使它发出的如麻油灯一样的光亮,也会照亮父亲的心房,以及灵魂深处拔节的亲情?!拔妓备杓栏噶椋竦涠淦厣?;雪圆新坟一杯土,泪洒霜凝万缕情。遥望冥国哭大道,聊寄纸钱慰忠魂;年年岁尽南山赋,心香一柱泪满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亲,因为你的平凡、你的伟大,让我懂得了生命就是为了寻求一个梦,追求一个梦,实现一个梦。
十
如今又到了美丽的阳春三月,捧着天水之春,多少五彩的心笛,多少浪漫的相思,多少值得回忆的往事都像一幅幅缤纷的画图让我留恋?;蛐恚孀潘暝碌牧魇?,故乡有时也会淡出我的目光,但更多的时候,它脉脉含情的注视永恒地刻在我的心房,并且随时都以它的力量搅动我的思绪。因此,我相信一片思念再淡也能穿越时空,也会见证故乡拔节的历史,以及历史上那一页页闪光的辉煌。毕竟,它是我爱之原野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细胞,有它的繁衍与裂变,我就会在亘古昂扬的人生基座上,怀抱着一片鲜明的主题奋力启程,用生命感悟故乡追求的坚贞,创造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作者:甘肃兰州市雁儿湾二勘院399号730020 刘志宏
电话:18719786896 邮箱:liuzhihong05@163.com
刘志宏,男,甘肃天水人,大专文化,政工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散文诗》、《散文诗作家》、《青海湖》、《中国矿业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