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观红崖天书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6-03-16热度:0

从黄果树镇经坝陵河大桥来,坝陵河大桥也是一个跳伞基地,每年都要进行一些比赛。它的下面就是我们长昆高铁经过的垭口隧道和大独山隧道,未来的几日我们经??吹秸飧龃笄?,欣赏这样的壮观,这种属于贵州高速公路的壮观。

我们住在关岭县城的黔岭宾馆,看到宾馆内有介绍中国八大古谜之一的红崖天书,勾起了我的对它的探访。当我的兴趣发挥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喜欢探寻时间留给我的记忆,它发酵在中国的山川大地上,孕育出一朵朵惊喜的花骨。等它开放的时候,就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让我们苦苦探索。关岭县城处在群山之中,似乎看起来并不显眼,有点寂寂无闻。只是走锻炼在广场,对面就是体育馆,这些似乎还让我感兴趣。

红崖天书,我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正如你悄无声息在放在我的心底,此刻却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波澜。红崖天书,当地人也成为红崖古迹和红岩碑,被称为“南中第一古迹”,誉为“上侪禹碑,下陋秦石”。

一大清早,我就坐车而去了。车就停在高速公路坝陵河公路大桥下,原来我希望看到的红崖天书就在桥下,何况我们检测的高铁垭口隧道就在它的脚下。山是晒甲山,我是第一次挨它这么近。濛濛的小雨,给大山戴了一件洁白的头巾,与山腰的绿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如穿着绿衣的壮汉。在路口问小卖部的老人,说是到红崖天书还有两公里,我兴冲冲向山顶奔去。这是一段山间土路,我如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感到亲切而自然,让我舒心?;赝澈蟮陌恿旰哟笄?,渐渐变得很小了,在我能看到范围内,就是那么一小段。汗出了很多,衬衫估计已经能拧出水了。这样近距离与大山接近,让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山路上,孤单单就是我一个人,向心中的好奇奔去。

我估计走了三公里多,才看见一位老人在路边,好奇地看着我,惊叹我一个人走来。我说是看红崖天书的,看中国一大古谜的容颜。他佩服地给我递来了烟,我说不会抽就继续向前。经过一个平坝,建了二十多间房子,还有一段烧烤长廊,靠河流一侧的一座小山包山还建有一个亭子,一间房子挂有“坝陵河乡村旅游开发中心”,估计原来这里发展了旅游,只是游客少而衰败成这样。在附近我看到天书的一块复制品,规模估计比原样小多了。一个在旁边做活的老人告诉我说,要看天书还经过一大段山路,估计有两公里。我真感到累了,但前方的美景谜一样吸引着我。

前面就是一段石板路,估计当地人为了?;ど窖碌奶焓?,一段一段垒起来的。野草长的很茂盛,几乎湮没了这段石板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打湿了我的登山鞋,只是感到孤寂,小路上就走着我一个人,这里现在还依然冷静。虽然经过的那个平坝附近还有几个人在劳作,现在我的目光已经搜寻不到他们,树木和灌木还有野草似乎是这里的主人。经过一段又一段的石板路,我看到两侧野草中一窝窝的泥土,中间栽着一棵小松树。是我刚才遇见的那位老人和他的同伴在美化这座山,我的内心顿时暖暖的,感谢这些默默无闻奉献给大山的人们。我在石板路上滑了几次,现在空中还飘着小雨,似乎为神秘的红崖天书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脸上冒着热气,呼吸也变得粗了起来,我的红崖天书把我折磨的身体也变了形。经过一段努力,抬头看见一段崖面上似隐似现的文字,红崖天书就在我的面前。

壮观,这是红崖天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在它的面前感到了震惊,它给大山增添了神秘。清道光年间《永宁州志》载:“晒甲山即红岩后一山也,崔巍百丈……俗传武侯南征晒甲于此”。据传,当年蜀军与孟获交战,经坝陵河败退红崖山,安营之后卸甲晾晒山坡上,故此,红崖山又称晒甲山?;蛐碛腥嘶崛衔馐抢返母交幔还?,在坝陵桥以西的古驿道上,至今仍有不少关于蜀汉南征的历史地名,诸如孔明塘、关索洞、马创井、孟获屯、诸葛营、哑泉等。当然,我们现在看着红崖天书,只有客观看待其中未解之谜。

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崖,呈灰白色,我感到困惑明明是灰白色崖壁,只是字被涂成了红色,也许古人开始就被涂成赭红色,所以被称为红崖,是人们用“红”来衬托这块天书的神秘吧!崖面上的文字似古文字,不是镌上去的也不是刻上去的,有点阴字有点阳字,有的像是字有的像是图,有的像是篆书有的像是箍的,大的如量斗,小的如升斗。真是错落参差,古拙奇特,神秘难识。旁边有一石碑,是对红崖天书的介绍,上面有一首民间流传的歌谣:“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要识的破,雷打岩去抬秤来。”是啊,谁人能破解其中的奥妙,这是上天赐予此地的神秘。它不是天然的石花石纹,就是文字,这是显而易见的,显然是经过人文加工而成的。不过,人们还是给了这块天书的几种猜测,似乎还是比较合理。第一种说法是殷高宗伐“鬼方”的纪功碑,第二种说法是诸葛亮南征时的记事碑。第三种说法是古爨族的记功碑。第四种说法是仡佬族的祭祀碑,第五种法师大禹治水时的纪事碑。许多专家,众说不一。但我想这是时间发酵的历史,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认知,但也有可能被时间继续遗忘,从我们的猜测中消失。

我徘徊在红崖天书下,久久不愿离去,想给它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但终被其困惑。那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无法解释的,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前仆后继来破解。

最近还有一种天书破译的说法,更让我们感兴趣。从内容分析,“红崖天书”成书约在1406年,是明初逊国建文皇帝所颁的一道讨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诏檄”。全文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御制)。”我终不能读出全文,只能这样理解了。建文帝在被自己的叔叔赶下皇位,传说就逃到了贵州关索岭这片大山中,出现这样难以理解的天书似乎较为合理。

回了,我还要继续自己的工作,为长昆高速铁路的安全顺利通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山的路还很长,三个小时我把自己的思维暂时放在了红崖天书上。走到那块平坝,我又碰到上山时遇到的那位老人,为大山默默无闻奉献的老人。正是因为这样的奉献,让红崖天书更显得神秘莫测。他也问我对红崖天书是否看的懂,我只有摇摇头,说定会有人能破解其中的奥妙。以后我也继续我们的工作,随着忙碌的生活,我将淡忘这些探索。眼下我只有加快速度奔跑下山,因为我的头顶就是一片乌云,大雨即将来临!

坝陵河大桥,我渐渐又走近了它!

                                                                                 2016年1月8日于贵州关岭县黔岭宾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