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月映青岩600年

来源:作者:詹海燕时间:2016-04-01热度:0

              月映青岩600年

               詹海燕

   阴沉了许久的天空终于晴了,阳光细细密密地洒下,心情也如天空放晴,青石城垣循着山势如卧龙铺陈,倒映出一片白花花的光芒,犹如刀锋剑影般让人不敢直视。

   裹挟在人群中,走在经年累月光滑的青石台阶上,每一步都伴随着金石扣击之声,置身于石板路、石巷、石房,因战而建的小镇给人以踏实和沉稳,坚硬的山石也变得有些温软。

行走于青岩,少了繁华中的浮躁和喧嚣,内心多了一种闲静、一份从容。

  青岩古书上叫“青崕”,位于贵阳正南,因其背倚青山,地处通衢要冲而得名。

  汉朝以前,青岩是个苗汉、布依杂居的小村落。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控制西南边陲,调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至今在贵州依然保留屯堡的记忆。青岩便在屯军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亦军亦商的古镇特色。

   青岩古书上叫“青崕”,位于贵阳正南,因其背倚青山,地处通衢要冲而得名。在数座山岭交会处,青岩居高守险一关突兀,北倚省城贵阳、南控广西的驿道。元朝时,历代文献典册,对青岩均有详述,称其南鄙要害或省城南屏。鉴于青岩地理位置特殊,1572年设立土司治所时比贵州建省尚早50年。

    首任土司布依人班麟贵因平叛有功,朝廷重赏,授其三品同知衔,后又任命为青岩土守备,并准世袭,班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下辖八番十二司,领七十二寨。青岩古城堡,就是班氏于天启二年所建。班麟贵亲自踏勘选址,指挥士兵和匠人伐树烧荒,炸石平地,建成了这座凭关守险的军事要塞。

   经过数次整修扩建,由土城改为石城,石街石巷。清咸丰四年,青岩团练赵国澍改筑石城,设垛口,城门建城楼,东、西、南、北四方各设一圆拱形城门,远远望去,这座古堡气度非凡,凛然自负,明清两代,充分发挥了军事要塞的屏障。几百年间,省城贵阳“南境无犯”?;谔厥獾那挥攀疲嗣怯烧饫锉鄙鲜〕?,南出罗斛(罗甸)、广西,各种商品在此流通、汇合,青岩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的古镇特色。

站在保存尚为完整的定广门城楼之上,举目四望,小镇尽收眼底,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给人以悠悠古韵。远处山峦起伏,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的古镇早已失去当年的作用,呈现出祥和、幽静、闲适。

   沿着曲折的石径而上,从气势宏伟的定广门走进古镇,一条石板路穿城而过,串联起幽深的石巷,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青石板路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诉说小镇的前生今世。

  传说不过是传说,偏居一隅的青岩,却能造就文中魁首,可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

  距定广门不远,一座石坊矗立街面,高大而醒目,即是“赵理伦百寿坊”?!罢岳砺装偈俜弧庇绕涑雒唤鲆蚱浯匆舛捞乇灰帐醮笫α鹾K诔莆笆凳舨豢啥嗟玫囊帐蹙贰倍?,八只下山石狮护柱灵动可爱,更因其曾孙赵以炯为云贵600年第一文状元闻名。

赵以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殿试一甲第一名,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走进状元府,古色古香两进院落,清雅而幽深,气派而不张扬,一派书香风范。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抬头院门上挂着一块金光闪闪的“文魁”匾额,两边挂着对联“论语传家,琴鹤谱志”。而奇特的事是,赵状元府在同一屋同一地平线上的两口井,水面竟不相同,传说,水面高的是赵以炯挖的,故中了状元;水面低的为其兄赵以奎、赵以焕所挖,只考了进士。传说不过是传说,偏居一隅的青岩,却能造就文中魁首,可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一座百寿坊一代状元府成为青岩的文化见证。

  小镇原有八座石坊,而今只留下三座,而以节孝坊的建造最为大气,坊的上方还镶嵌着圣旨立匾额。有意思的是,在节孝坊的对面竟是一座天主教堂,歌特式的尖顶屹立了百年之久,虽已残败,但仍掩不住细微处的华美精致,昔日繁华盛景可以想象。这种东西方文化强烈的反差对比在这里却空前的融合,让人不由得感叹青岩这个偏僻小镇文化包容是多么神奇。

  在中国,有寺庙道观不奇怪,称奇的是,小镇不止一座天主教堂,而且还有一座基督教堂,无法得知这样“四教并存”的现象是经过怎样的波折才形成统一的。据说,每每到初一、十五,寺庙香烘火不断,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络绎不绝。

  也许就是这种文化的兼收并蓄才成就了青岩历史的不断进步,而青岩以其博大的包容与吸收成为小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片玫瑰糖、一盘卤猪脚吃出了乡情,慰藉了遥隔千山万水的游子一片思乡之情,那颗魂牵梦萦的思乡之心终于在他乡安稳下来。

  沿着长长的石板路随意而行,弯曲起伏的青石板路很容易让人迷惑,常?;腥绺羰馈P≌虻姆课荽蠖嗍鞘方ㄖ?,那青砖鳞瓦的民居,幽幽的青石板路,斑驳的粉墙,倒是拥有平和而悠然的气韵,给人以厚重的古朴之感。石墙,石瓦,古老的石墙上长出一些小树或野草,街两边是古老的木石结构房屋,低矮无楼,双开门,花格窗,临街多是铺面,有木料或石料做成的柜台。

    随便走进一家院落,都有家庭作坊的营生,青岩的美食吸收了江南饮食的元素渐渐演化,显得精致许多。青岩的玫瑰糖、玫瑰酱、卤猪脚、豆腐果子、鸡辣子,据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黄家做玫瑰糖、玫瑰酱是比较出名的,我更偏好玫瑰酱,朋友至此,我总要推荐送上一两瓶,虽然自己试着做过,总不是那个味道。玫瑰酱买来存放冰箱。待炎炎夏日,调好冰粉,放凉之后,吃时将冰粉打散成块,舀上一勺玫瑰糖,轻轻调匀,吃上一口,玫瑰的花香和冰粉的清凉充满口腔,唇齿间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品味之后再送下,那份清甜凉爽自喉间慢慢滑下,这才是原生态的上乘解暑饮品,原不是街边的调味品所能比拟。

  再一个必须的,就是吃一盘卤猪脚。青岩卤猪脚色泽金黄,看起来让人垂涎三尺,轻轻咬上一口,软软的糯糯的的口感,丰富的胶原蛋白让弹性更充实,更是时下流行的美容养颜佳品。青岩卤猪脚的卤汤大多是有一二十年的历史,味道咸甜适中,将江南人偏甜与贵州高原咸辣的口味融合,吃起来甜而不腻,尤受女性青睐。好吃的贵阳人逢到周末,特意还开车到青岩吃正宗的卤猪脚。

  青岩自建成就是一座杂居的小镇,既有苗、布依原著民,也有来自江南的征边将士所保留的屯堡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雕花的石窗、堆砌的山石建筑,还体现在每日不可或缺的三餐。中国人自古将饮食文化的修炼发挥到了极致,不管走到哪儿,留恋的是来自家乡的味道。600年前,当屯堡大军来到贵州,便带着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在饮食、建筑无一不有江南的风格。

  一片玫瑰糖、一盘卤猪脚吃出了乡情,慰藉了遥隔千山万水的游子一片思乡之情,那颗魂牵梦萦的思乡之心终于在他乡安稳下来。

  夕阳西下,一轮朗月缓缓挂在澄澈的夜空,月华如水,青岩如一纸黑白剪影,凝固于山岩之上。几百年来,小镇稳稳地矗立在群山之上,俯瞰芸芸众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感受历史积淀的同时,也和小镇一样,任世事变迁,从容而淡定。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