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心中的泉

来源:作者:徐万凯时间:2016-05-02热度:0

心中的“泉”

徐万凯

因为年轻时在煤矿“宣传队”有过短暂的一段二胡情节,刚退休的我就买上一本《二胡演奏速成法》,走进了老年大学二胡学习班,去圆过去的梦。

学习班里新同学多,老同学也不少,有的什么都不会,有的却可以拉独奏曲了。对这样的生源,老师很难因人施教,教的就是同一个独奏曲子。练习时老同学在前面拉,新同学在后面“裹”,技艺参差不齐,几乎就是各拉各的30多个人在教室里一起拉响二胡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就像置身一个无数蜜蜂飞绕的蜂房,只一阵乱“嗡嗡”的声音包裹着你,这样的“速成法”使我第一堂课就差点没坐住。

一天,我独自去公园散步,隐隐有二胡声从密林中传出,走近驻脚聆听,飘逸的曲子正是著名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显然是一个高手在演奏,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就像一股清泉从花草丛林中溢出,一下将我引入夜阑人静,清泉冷月的意境中去聆听一个故事的倾述。这倾述时而切切委婉,似微澜波光;时而深沉悠远,像山泉淌徉;时而若断还连,如曲水流觞;时而激昂高亢,似流水飞溅,最后将人带入空灵静谧中沉思未尽的意境中去。

“二泉映月”的曲作者阿炳是一位民间传奇艺人。他出生卑微,人生坎坷,后来双目失明,只能在街头小巷、酒肆茶楼卖艺乞讨。但令世人惊奇的是“瞎子阿炳”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屈辱和黑暗中却拉出了一曲犹如暴风骤雨后静澈明净的“二泉映月”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孕育催生出“二泉映月”这样慑人心魄的音乐呢?或许是所有的苦难、悲愤、凄凉在内心凝聚后的心灵超越?或许是尘世间一切利益得失都随着光明的永久消失而变成心灵的一片静谧?那超越,那静谧在黑暗的世界慢慢浸润,终生成为一潭生命的清泉,那是心灵之泉,在皎洁的月光下拂着微风泛起涟漪,清澈而明净。这或许就是“二泉映月”的魅力所在,是平静如潭的心灵深处的咏叹。

音乐的魅力存在于人的内心,在内心宁静时才能去体会,去领悟。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清泉,很多时候是日常喧嚣浮躁的生活遮蔽了它,急功近利的东西阻挡了它,只有当我们心静如水时,才会在心灵深处感触到它。我由此想,退休后的有所追求最重要的不在于要达到什么目标,而是在于它的过程,去享受这一过程,让生活更丰富,生命更精彩。简约、清新、明净应该是退休后所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内心要像一泓清澈的泉水,风曾吹起来的微波终归于平静,雨带来的涌动会雨过成寂,飘过的云彩也只是一道道风景线而存留在记忆中。学习二胡也应该是在静谧的心灵中去享受音乐的韵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去追求音乐的美,艺术没有什么“速成”的东西,如果一味追逐速成反倒容易滋生浮躁,与美好的东西背道而驰了。

慢慢地,《二胡演奏速成法》被我束之高阁,学习练习的曲子也渐渐变为简洁优美的传统歌曲为主了。一天晚上,当我练习拉完一曲《茉莉花》,平日娇啧我练二胡是噪音制造者的妻子突然对我说:你拉得还真有些味儿了!

 
通联:重庆一三六地质队
地址重庆渝北区龙溪街道花卉园西一路9号

邮编401147电话13012335536

邮箱xuwankai1950@126.com

2016年5月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