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初夏拜谒文和园

来源:作者:汪福元时间:2016-06-06热度:0

  说起桐城的文和园,虽然早已经知道,尤其对大小宰相脍炙人口的故事及其安邦治国的才华和虚怀若谷的情操更是耳濡目染,但是直到2016年的初夏我才有机会陪远道而来的客人去拜谒。友人来自南京,看了六尺巷以后,感悟至深,兴致勃勃的要到文和园,我们便驱车前往,到了龙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美丽的宋嘉湖,绿色的湖水像一块翠玉,镶嵌在山中,扑面而来的是水面吹来的清风,飘着一丝丝凉意。两岸树木葱茏,绿荫如盖,我们沿着当年苏子拜访李公麟走过的路,顺溪流而上,我告诉朋友,这条清澈的溪水的上游,当年就有李公麟涮笔的媚笔泉,据说桐城文风昌盛,就得益于桐城人喝了这带有墨香的清澈的溪水才有了后来的桐城派,才有了现在桐城人继往开来的文采风流。

  车到了相国桥,一桥跨溪水,绿波涓涓流。上山的路算是很平坦,一畦畦茶树已经被修剪得整齐,板栗树还未开花 ,茂盛的叶子随风摇曳,到了文和殿,看到了一片修竹,我感觉很惊讶,沿途没有看到一棵竹子,而这里却有成片的翠绿笔挺的毛竹,尽管已经是初夏,还能看到少量窜得很高的竹笋,那些笋衣已经开始剥落,友人忙于拍照,我在想唯独文和园这里有翠竹,难道不就是宰相人格的象征?大宰相的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楚皇”诗句早就传颂几百年,妇孺皆知,对大小两代宰相的勤政为民的品德早已知暁,我为友人讲些什么呢?我突然想起了大小宰相对对联的故事,告诉友人,一年除夕之夜,老宰相出了上联,“除夕月无光点数盏明灯替乾坤生色”,微笑的望着张亭玉,而幼小的张亭玉很快的就对上了“新春雷未发击几声堂鼓代天地扬威”,不说对仗很工整,就那气势已经超脱出尘,老宰相心中很是欣慰,暗喜此子以后成就非凡?;褂幸淮?,父子在莲花池边游玩,老宰相一时兴起,随口吟道:藕入池中,斜插玉管通地理,而张亭玉略为沉吟便对答如流:荷出水面,倒悬朱笔点天文??吹蕉硬潘济艚荩显紫嘈闹心训靡餐缸偶阜值靡?。友人听后,亦是敬仰。拜谒墓园之后,我们识级而下,那竹林中居然有几棵鲜红欲滴的覆盆子,那难道是小宰相时刻牢记儒家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遗训?是他一颗红心装着天下百姓?

  身后的茂林修竹,风声簌簌,郑燮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这不正是两代宰相的真实写照?联想到现在那些大大小小的为官者,他们真该早早的好好地来拜谒一下文和园,或许对他们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快下山了,文和园正门对面的山坳里一棵青桐树(中国梧桐)在微微的细雨中昂然挺立。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养蚕的故事

下一篇: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