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七十年代纪念(3)

来源:作者:赵维峰时间:2016-06-07热度:0

+

               七十年代纪念(3)                                                                                                                  ———四十六年后给老师的第三封回信 


                   

                赵维峰




  

敬爱的赵老师:您好。



   虽说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虽说我满头白发,不再青春年少

   可您总归是老师,咱不能丢了孔孟学说,师道尊严,儒家礼教

   您端坐在上传经布道,我在下席地而坐,恭听您的教导


  

   咱聊魏晋:“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咱聊婉约:“执手相看泪眼,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咱聊豪放:“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咱聊当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您的话让我看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您的话让我品到:“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甜如醴饹”

   您的话像一棵树:“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

   你的话让我:“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我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是:“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我是:“载渴载饥”,“君子好逑”

   

   咱躬耕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咱“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咱享受“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咱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p>




敬爱的赵老师:


  

  您好。我又在写第三封信了。我想跟您说,这世界变化的太快了,转眼之间我们都变老了,真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过去赖以计算的算盘也被计算机取而代之了。每年麦秋两季大量的秸秆没法处理了,农民只好忍痛烧掉,而现在又禁烧,查的很严,已经提到犯法的程度了。说烧秸秆污染空气,容易引起火灾。现在又到麦收的季节了,大量的宣传标语出现在村头路边,电视广播不间断的播放着焚烧秸秆的危害性。为了禁烧,农村专门成立了禁烧查处的队伍,日夜监守,一旦发现,严厉查处。您看,村里村外,公路两边的标语:“地里焚烧秸秆,天上卫星定位。地里冒股烟,拘留十五天。那家地里冒烟,公安把你收监。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毕衷诔抢镒龇共辉偕彰毫?,改烧天燃气了,城里的大小饭馆,就连打烧饼的小摊,也改用天燃气了,各种新能源应运而生,核电,风能,太阳能,天燃气,页岩油,可燃冰,科技日新月异,都把昔日称之谓“乌金”的煤炭代替了,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不由得想起七十年代的辉县山区。人们为了煤炭,不顾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风餐露宿;人们为了薪柴,不顾攀岩绝壁,流血流汗,用命来换;人们为了煤炭,不顾屈尊告求,奴颜婢膝,尊严丢尽;人们为了薪柴,不顾牺牲青春,以身相许,委曲求全。星转斗移,时代变换,尽管我们现在还有不足,但是哪个时代进步,谁让人民幸福,老百姓心里头都有一杆称,上下天地自有公断。




  辉县七十年代初,只要一到麦秋两季,麦秸秆,秫秸杆一根不剩的全部运到生产队,生产队作为牲口的饲料贮备起来,粉碎之后,喂养牛马,喂养猪羊。每个家户只能分到秸秆的根部,还得按人六劳四分,(家庭人口占百分之六十,劳动日占百分之四十。)还得自己亲手去刨挖之后运到家。秋天的树叶刚一黄,人们不用动员,都争先恐后的上树敲打摇晃让树叶落下来,然后收集起来运到家烧火做饭用,近看田里地里,远看树上山上,就连最偏僻的远处深山里,你去转一圈,连草毛和树叶都很难见着,那才真叫场光地净,那个打扫清理的比现在的旅游区都干净。你要是起得晚一点,行动迟缓一点,那你就得空手而归,还被村里人嘲笑:赖汉,不专干。




  人们因为没有做饭用的柴火,就开始在山坡上挖草根,把山坡挖的光秃秃的。偶尔见到山上一棵树,你根本不用去修剪,早被人修剪的笔直笔直的,连一根树杈也伸不出来,树被修剪的就像失去双臂的人,甚至有人还想着我如何把这棵树连根刨掉。鸟飞过之后,想找个搭窝的地方都没有。鸟也很知趣,它们的窝几乎都搭建在村子里的大树上,如果鸟窝搭建在村外,就会有人掏鸟蛋,拆鸟窝,鸟也知道在外面安家不安全,很危险。鸟可能没有意识到,给它安逸舒适的繁衍机会是人,威胁它的还是人。




  放羊也没了地方,村里的羊群只好到深山老林里定居放养。经??吹剿に赖娜嘶蜓虼由缴咸吕?,人是为了到悬崖峭壁上砍柴摔下来的,羊是到悬崖峭壁吃草摔下来的。只有那些危险的地方还能有吸引人去攀爬,去冒险。一场大雪过后的早上,村里的羊倌发现死在村外麦田的一口旱井里,那时候放羊,还是给生产队放羊,是集体的羊群。发现除了人,井里还有一只羊,后经公安侦查,原来羊倌背着一只摔死的羊,往自己家里送,他不想让生产队知道,就绕着村外的麦田,往家走。麦田里有一口旱井,漫天风雪把井口堆积的很小,夜里走得匆忙,不注意就连人带羊一起掉进井里淹死了,那个羊倌姓冯。




  那时候水利工地只要有人因公死亡,往往有这种场面出现:通往村子的大路上,一共两辆汽车,前面一辆车装着死者的棺木,车上放着几个花圈,第二辆车装的是满满的一车煤炭,一车煤炭,露出尖儿的一车煤炭,那是对死者最大的一种慰藉。追悼会开过,把人殡葬之后,那些前来参加葬礼的亲戚朋友就开始向死者的父母提出借煤借炭。弄得死者父母进退两难,无所适从,不得不回家之后继续大声哭喊,嘴里数落着自己思念亲人的话,就这,那些借煤的人还迟迟不肯离去,他们耐心的等着,你总不能一直哭下去,我等你不哭了再商讨借煤的事。有的干脆说把车开到我家卸下半车,再开回来,理由是:这么多煤你一下也烧不完。现在都要准备打仗了,你想把这些煤炭留给美帝苏修蒋匪帮?;褂械娜八担涸勖嵌家ハ喟镏?,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你要学习雷锋好榜样,给大家做点好事,乡亲们也不会忘记你的,你要来点国际主义精神,来点斗私批修嘛。当时流行一句话叫:马列主义口朝外,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在一旁的村支书看着这群执意不肯离去的亲戚朋友,听着那些不着边际的七嘴八舌,就向民兵排长使了个眼色,不一会,来了四个小伙子,他们身背着油漆的棕色木头假枪,连劝带推地把这群人赶出了院子。这群人一边后退,一边对死者父母大声喊道:“老抠,屙个豆也要唆唆?!闭馓煲估铮母雒癖至髦蛋嗍鼗ふ舛衙禾?,保卫着死者用生命换来的这堆“乌金”。第二天一早,四个民兵用小车全部运到死者父母的院子里。刚刚运完的煤底,已经有人拿着铁锨铲了一层,其实煤炭一粒也没有了,只留下的是黑色的地面,铲的人说:总比煤土好吧。




  村子里有个人名字叫李昊,他在长治王村煤矿工作,四十岁了,老婆是本村人,没有和丈夫李昊去长治住,一直和公婆住在农村,为人贤惠,邻里和睦,孝敬公婆,和李昊结婚后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女,一九六六年她患食道癌去世,家里丢下年迈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李昊的老婆在世时,李昊就给村子里的小学捐资助学五十元,还把村里的路面全部水泥硬化,还资助水泥建了村里的大戏台。村支书让我给李昊制作两面锦旗,一面上写着:“雪中送炭造福村民,修桥铺路功德永存?!币幻嫔闲醋牛骸靶藿ㄏ诽ㄎ槔秩褐?,建小学校舍为培养后代?!蔽仪鬃园颜饬矫娼跗旃以诶铌桓改缸〉奶梦?,李昊父母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就会先让客人看墙上挂的锦旗,其内心骄傲自豪,不亚于唱的那样: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李昊一年给村里拉两汽车煤,除了自己家用的,余下的全部分给村里人,一家一百斤,收一元钱,没有钱就不要了,如果煤不够分,亲戚朋友要,李昊总会很客气说:“等下次吧,一定有你的一份?!鼻灼菖笥眩缜琢诶?,千恩万谢,感恩戴德,很放心的走了,虽然那点煤在他们一年的生活里杯水车薪,但总算有贵人给咱在困难的时候下了一场及时雨。




  李昊的妻子去世快一年了,其父母,岳母和村支书,都建议他再娶一个老婆,好照应这个家庭。李昊说:“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谁愿意到我家当后娘,别让人家到我家吃苦受累的?!贝逯樗担骸澳阄謇镒髁斯毕?,全村人都得为你奉献,我要拿出当年支援前线的劲头,动员全村的姑娘,自觉自愿的嫁到你的家,姑娘任你挑选,我办事雷厉风行,这个政治课由我来上,这个思想工作由我来做。你放心,不是大闺女咱不要。当天选上,当天领证,当天典礼,当天入洞房。当年我去前线参军,就是当天骑马戴花,当天娶上老婆,稀里糊涂,蒙里倒腾的当了一夜新郎官,天还没亮,从热被窝爬出,跟着部队就出发,媳妇长得啥模样还没认清楚,老婆肚里的孩儿是男是女啥也不知道,上前线是死是活啥也不知道?!?/p>




  村支书给我派了任务,让我书写招聘条件:以本村姑娘为主,外村姑娘为辅,够法定结婚年龄,自觉自愿,能吃苦耐劳,没有结过婚,时间三十天,考虑成熟,自己前来报名,不得委托别人。并且把李昊的年龄,家庭情况也如实的作了介绍,特别指出,结婚后留在农村,婚后没有正当理由不得离婚。李昊的家庭婚姻一旦成立,不但受婚姻法?;?,还受村规民约?;?。在公告贴出之前,李昊要娶老婆的消息就传遍了十里八村,不少人前来咨询,公告一贴出去,三天就有十个姑娘前来报名。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姊妹一起来找我,姐姐报了名,妹妹是陪着来的,我一看姐姐报了名,我就松了口气,因为双胞胎的妹妹正和我暗中谈恋爱。我对村支书说:“这么多姑娘,李昊只能娶一个,不行咱把相亲的时间提前吧?”村支书说:“别急,慢工出细活,定好的日子不能改变,再等一等,看一看,让一时情绪化的不坚定分子退出这个包围圈,让精华留下来?!蔽夷米疟ト美铌豢戳艘槐?,我注意到他用手指这双胞胎的姐姐问:“就她,怎么样?”我想,你还真有眼力,我已经知道李昊的目标了。




  李昊相亲的那天,他家里挤满了人,姑娘们都刻意梳妆打扮一番,都穿着新衣服,她们从人前走过飘来一股雪花膏的香味。那时候,只有县城才有澡堂,男的到了夏天,河里涨大水了,可以到水坑池塘里洗个澡,女的一年也不洗个澡。她们为了嫁给李昊,无一例外的都在自己家里,,烧了热水,在水缸里干干净净的沐浴了一番。她们都有一个目的:嫁给李昊,以后就再也不用出哪牛马力,死劲拔力去弄烧烟了。好赖嫁给个官儿,当后娘也心甘情愿,人活在世,吃穿二字,成了他的媳妇,总不能叫他的媳妇站不到人前。李昊穿了一身中山装,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姑娘们互相说笑着,任凭相看,她们其中有一个,今天就要成为李昊的妻子。李昊今天就要洞房花烛夜,他看着众多的姑娘挤满了新房,他心花怒放,高兴地得意洋洋,他犹如皇帝选妃子,他犹如村里选空姐,他犹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他犹如唐伯虎点秋香。




  李昊早已目标锁定双胞胎的姐姐,这个过程安排是村支书故意为了提高李昊的人气,他要把李昊的婚礼办的风风光光,以显示他对村里作出贡献人的的器重。结婚介绍信早已开好,去公社登记的拖拉机就停在门口,村子的戏台前面摆好十几张桌子,全村人都来参加李昊的婚礼,两家的亲戚朋友已经用车去接应。做饭的大锅已经冒着蒸汽,戏台上大红喜字张贴两边,横幅标语一早就有人贴好,还叫我通知村剧团晚上演出豫剧《芦荡火种》。锣鼓响器村剧团也准备停当,万事皆备,只欠东风。




  李昊结婚登记很顺利,但在走出公社的大门,与他刚领罢结婚证的妻子——双胞胎姐姐,突然腹部疼痛难忍,到公社卫生院检查确定是阑尾炎,公社卫生院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必须到县医院,村支书让我陪同李昊妻子一同到县医院,让李昊和众人返回村子招待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我想,我去也行,将来成了亲戚,也留个好印象。李昊妻子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七天以后就出院了?;氐酱遄永镂也胖溃逯槿盟サ拿妹枚ヌ娼憬憔侔炝私峄榈淅褚鞘?,正式成了李昊的妻子,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外人也看不出破绽,李昊也来个顺水推船,此事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后来双胞胎的姐姐也进了李昊的家,两女供伺一夫。抚养四个孩子,照顾二老爹娘,相处和睦,勤俭持家。我只能把初恋的火苗渐渐熄灭,埋藏心底。




  李昊回到长治王村煤矿,他是该矿的党委书记兼矿长,他除了给生他养他的辉县山区家乡一年运两车煤炭之外,没有犯过别的错误,就是村里给他办的那场婚礼,让他以后倒了大霉,遭了大殃。说他腐败堕落,娶了二房,说他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老牛吃嫩草,说他倒卖管控物资,从中谋取利好,说他是三反分子走资派,大字报贴满大街,隐私揭露的越来越多,批斗越来越升级,挂牌游街,在批斗大会上晕倒,营养不良,心情不好,妻子不在身边照顾,爹娘年迈,儿女幼小??笊侠戳送獾?,支书说李昊是个好人,我可以担保,全村人都可以担保,无须质疑,无须外调。打发了来人,村支书立马前去长治,接来了折磨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李昊,虽多方抢救,多方治疗,李昊最终还是撒手人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奈何桥。村支书把我叫去布置任务:“我们要给李昊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悼词由你写,还要给他立个碑,碑文也由你写,写好让我看看后立刻叫人篆刻,一切费用由村里支出。让村剧团的音响器乐准备好。灵堂就设在村里的大戏台上?!?/p>




  村里的大戏台,布置的庄严肃穆,用松柏枝条搭建,白色花环和条幅挂在在灵堂的两边,周围摆满了村民送来的花圈。喇叭播放着豫剧《杜鹃山》柯湘唱的:“普天下受苦人同仇共愤,黄连苦胆味难分,他推车你抬轿,同怀一腔恨,同恨人间路不平,可曾见他衣衫破处留血印,怎忍心,怎忍心他旧伤痕上又添新伤痕。”悼词和碑文我很快就写出来了,支书看过之后立即派人办理。碑文是这样写的:“姓李名昊,侯兆川人。父母恩养,艰难成人。自幼聪明,赛过孔明。工作长治,两袖清风。送煤运炭,泽被乡邻。修桥铺路,留下美名。捐款助学,禾苗长成。修建戏台,娱乐群众。李昊父母,全村来敬。家里有事,全村来承。贡献卓越,重如泰岳?;肷?,诸侯一名。紫金顶上,耀眼明星。西有三湖,报你泉恩。东有莲花,香气扑人。为国争光,为村贴金。后代敬仰,精神永存?!?/p>




  李昊的追悼会就在村子的戏台前召开了,有人搬了两把椅子,让李昊的父母坐下,李昊的双胞胎妻子各自抱着已经两岁的孩子,还有前妻的四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身穿孝衣,站立在棺木的两边。村民都手拿白花,静静地站着。村支书并没有念我写的悼词,他声情并茂读的是我写的碑文。他眼里流着泪花,一百六十个字,四字一顿,他读的缓慢而又清晰。后面他又加了几句:“李昊放心,你的爹娘,养老送终,你的孩子,养大成人,一言九鼎,全村作证?!苯幼糯逯橛炙担骸袄铌恍值?,人无完人,我也有错,急于求成,错配婚姻,害你不轻?!苯幼潘侄晕宜担骸安鹉阋鲈?,过错怨我,人死为大,请你谅解?!彼婧?,他率领全体村民向李昊及其父母行三叩九拜之礼,我也随着全体村民跪下又起来,起来又跪下。我被村民悲壮朴实的场面感染着,我被村民庄严古朴的礼仪震撼着。煤炭啊薪火,你又让我记录了一段凄美而又善良的故事。煤炭啊薪火,你又让我感受到人的生活中你为什么总是第一。




  “起灵了。”司仪大声的喊着。八个人把李昊的棺木抬起,大把的纸钱凌空飞舞,从空中缓缓落满一地,鞭炮和铁冲齐声轰鸣,器乐和锣鼓前面先行,全体村民跟在李昊亲属的后面,我和另一个村民各自抱着双胞胎姐妹的小孩,我捂住小孩的耳朵,害怕惊吓着他。小孩长得很乖,他的脸紧贴在我的怀里,还不懂事的他,带着孝帽,这么小就失去了父爱,今后他要在母亲和众乡亲的呵护下长大成人,一想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把他稚嫩的小脸紧紧的贴在我的脸上。李昊的父母失去了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村民失去了唯一雪中送炭的人,儿子还很年幼,他再也得不到父亲的抚摸,他再也得不到父亲的亲吻。尽管朴实的村民在他父亲的灵前保证,都愿意伸出爱抚之手;尽管诚实的村民在他父亲的灵前宣称,都愿意献出挚爱的亲吻。到了村外,路祭过后,天下起了罗绵细雨,我把自己的一件衣服脱下,披在孩子的身上,我抱着小孩目送着送葬的人群渐渐远去,远去的人群消失在烟雨苍茫和云雾朦胧之中。




  此致


                          敬礼



                      学生:赵新法  顿首拜上



                      2016年6月3日  于新乡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