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来过二郎坝
杜录林
一
1935年的大年初二刚过,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陈先瑞【陕西开国中将】等人领导的红25军先遣部队已经秘密的开进了山乡小村二郎坝的皂角湾。对于红25军来说,两年前就从河南确山县的何家祠堂誓师西征了,红军的两支抗日先遣队,第一路由方志敏的红十军开始东征,第二路由红25军开始西征。两个苏区一个是闽浙赣,一个是以前反清复明的白莲教始发地鄂豫皖根据地,由于瞿秋白的软弱,王明的极左肃反,中央红军不得不放弃苏区,开始为中国人找政治出路,只不过当时对于秦巴腹地的皂角湾来说,基本上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状态,当地人如果不是红军的宣传教化,基本上啥都不知道。东征军以现在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悲剧收场,而西征军却是以胜利而结束长征,红25军沿着秦巴山地一路从河南湖北安徽的山区悲壮长征,一路高歌猛进,在长征途中攻克了几座县城,从武关丹氺一路向西,前锋一度时期进逼西安的门户眉县周至长安一带,让身经百战的杨虎城老将不得不从天水调回了救神孙蔚如商讨如何应对局面。
二
伏牛山地大别山脉一带,以前是中国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夺取中原肋骨之地,楚汉战争汉王与霸王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搏杀,光武帝刘秀的家乡枣阳就是这个地方核心地带。此地在中国历史上也称英六之地,也即英布不死,六安不安,是红25军黄麻起义的根据地。也是当时唯一缴获过国民党飞机的红区,行政上隶属于川陕苏区张国焘的领导。因为中央苏区从1930年前后毛主席被吃俄国面包的一伙海归派与中央三人团【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排挤出局,基本上处于那么一种八贤王的政治状态,导致了以后的长征时候度过于都河时候,有一些有政治头脑的人记忆起了井冈山时代朱毛红军的辉煌时代,红25军也一样肃反让人心惊胆颤,只不过是老天爷帮了忙,西北军以李达【陕西的开国上将】为代表的将领转向了支持红军发生了倒戈,用眉县话来说,喔事情浪不成么,叫花子打叫花子天理不容,咱就不能浪么,也就是历史上党史上有名的宁都起义。如果没有几万西北军支持红军,也许25军的历史应该是另一番光景。
三
中央红军从过于都河到遵义一直到到陕北,十之剩一,川陕苏区四方面军三之剩一,江南红军基本上溃不成军处于游击状态,黄河以北基本上与红军无缘,东北抗联作为红军的分支提前进入抗日战争,陕北红26军刘志丹部,红27军谢子长部当时也看不到希望。但陕甘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唯一没有丢失的红区。而红25军战争中不但没有减员反而红军力量在增加,先期到达了陕北,泾川战役政委吴焕先牺牲后,徐海东接任军长一直到25军26军27军三军合并成立红26军团,给中央红军找到了安家陕北的落脚点,毛主席所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之人,也就是如此。中国人虽然没有系统的总结战争理论,但是与拿破仑总结的如出一辙,一只军队能不能打胜仗,关键取决于军队统帅的指挥能力与个人意志,与毛主席总结的大同小异。
四
陕西有好多的名将逐渐被人们淡忘,唐嗣桐,蒲城人【1900---1935】,黄埔一期,陕西警卫一旅少将旅长,与孔从周【陕西的开国中将,时任陕西警卫二旅旅长】一样,是由士兵一步一步的打出来的陕西猛将,兼任当时陕西省公安局局长,进入黄埔是经于右任推荐杨虎城保送去的,但是在与红25军在袁家沟口战役之中狼狈潜逃,在死人堆里化妆成士兵装死,被红军俘获之后,事过两天,被红25军手枪团枪杀,抛尸长安子午镇,也是给陕军围剿红军的一个警示,迫使陕军不得不做出礼送红军出境的和局。在此就可以看出来25军到底能不能打仗。也为以后的西安事变提供了战争依据。
五
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的太久,当年的红军已经淡出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也大都离开了人世,当年的二郎坝乡也因为黄柏原旅游景区的开发而合并了,现在能看见的基本上就是秋末一片金黄的银杏树叶子,米面皮菜豆腐腊肉仍然有人在吃,十几块钱的便宜白酒仍然有人在喝,观音峡口偶尔能听到清朝末年白狼起义的残军退守大山的历史演义,陕西有一个著名作家赵熙老师以此地为生活原型,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狼坝】,水牛仍然在犁地,棕树芭蕉树,没有人陪伴的竹园,也就失去自然勃发的生机了,因为这里大都移民的移民,搬迁的搬迁,陪读的上县陪读,就剩下那么一个坚固的像城墙一样的国营粮站旧址了,学校走了,打工的走了,已经没有了春天来到胥水河流域人烟聚集的风气。但是有一件东西却从1935的春节一直保存到了现在,那就是当年红军留下的毛笔大字,春荒了到土豪财东家里去分粮食吃。
六
一面墙,几个毛笔大字,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可以让你直观的看出,当时红军虽然处于前后夹击围追堵截的荒凉生存状态,但是当这几个大字进入你的视线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么一种急急忙忙形态,这几个字第一印象就是大气,从容,淡定,完全能读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浪漫与自信,更让你能读懂红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威武仁义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