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有一个月亮
杜录林
一
月亮是中国人以及东方人的纪年,古代的人,叫阴历,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阳历,因为古代的东西伽利略就不相信,从布鲁诺的思路出发,好多人大都认为那些以前宗教思想是骗人的学问,西方人就首先摆脱了迷信思想,科学与文学,就像人类的天地一样,没有大小之分,有时候,科学就是文学的儿孙,放到现在,网络是什么,电脑的快捷应用是什么,天文学发展了几百年,不如静下心去看一下屈原的天问,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是一样的发展思路,才有了今天的世界文明局面,21世纪,就剩下了中国文明与美国文明,中国的文明就是人是一颗心,欧洲文明的子孙,美国文明,人就是一个机器,在中国人最困难的时候,毛主席也发出了该向何方的疑问,也是中国20世纪最大的疑问,导向东方,就是楚国人霸王的那么一条路走到黑,导向西方,只能留给后代鸟儿问答的那么一种局面。也没有了橘子洲头那么一种书生意气。
社会是一场接力赛,就像长城一样,断了的时候,秦始皇汉高祖起步的,有时候就荒芜了,但是,到了明朝,真正的汉族人经营中国,就把秦汉的城墙还给汉族人,所以,也就有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斩楼兰誓不还的语言,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是始皇帝与汉高祖设计的,而营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兴盛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最后一次的回光返照。
二
中国文明与外国文明有一些是相通的,比如征伐杀伐都是用太阳作比,社会处于阴暗晦涩的时候,西方人就用海洋作比较,而中国人在民族命运处于低潮的时候,往往精神寄托与月亮,欧洲人精神崩溃的时候,就会在海边祈祷,中国人精神绝望的时候,会抬起头看月亮,当地上的生活陷入绝望之境时候,祈求月亮能挽救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几千年前就发现的人文文明,等俄国人快饿死了的时候才明白,等欧洲人走向疯狂灭亡边缘的时候,才记起来了,至于波斯人与印度人,大可不必说的那么多。何必对蛮夷说那么太多。
三
太阳永恒发光,月亮,在中秋的夜晚,中国人最先发现的,叫做阴极,就是说,在一年里面,只有这一天的月夜,月亮才能够照亮人心,其他,可看可不看,在中国,发现的很早,最早的是钱塘人发现的,天上月亮明亮的时候,地上钱塘大潮汹涌澎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里面,楚国与越国就是那么一种春江花月夜,从武汉到春申君的最早经营地上海,仍然是一片灯光,从遥远的夏族茅草皇宫,到商朝人记录黄河文明,再到周原的青铜王朝,从北极到爪哇人,东方这么一大片地方的安宁,固定下来的基业,是从长安的一轮明月产生的。
四
欧洲人,波斯人,印度人,埃及人,是一群不太听话的族群,1000年前,炎帝的后代成吉思汗给他们讲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故事,中国人很清楚,炎帝的一支暴怒民族从宝鸡出走了,走向了北方的草原,中国人理解,深知这个族群难对付,和亲,边打边看,因为都是炎帝的族群,中国人很早就容纳了蒙古人,其他族群不容纳,炎帝的后代用蒙古马与战刀教训了欧洲,过去,蒙古高原居高临下,华夏人清楚,遗憾的是,炎帝部族这么一支强悍的民族,到现在就剩下了最后一个苟延残喘的匈奴,而且还要让西安的高作家来写。当然不用写了,最后纯正的匈奴就在关中。这个匈奴就是西北人用羊肉泡馍时刻提醒,如果匈奴再来侵犯,就把他们当成一碗泡馍吃了,汉朝与唐朝的人就是那么的简单而且很不简单。就是西北炎帝的火,也是西北渭河流域的狼群,也是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给世界留下的那么一大片光景,曾经的汉唐辉煌,已经变成了黄河入海流的泥土了。
五
中秋节是属于炎帝,属于皇帝,这个节日,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的,因为中国人用的就是月亮历法,因为太阳作为历法,很难确定,太阳只是给与一天日升日落,而月亮可以维持一年,固定在那么一个12个日月的循环,而且从很久很久时间不变,就用约定俗成的意见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明朝,也就有了今天实质意义上的节日,为什么,因为蒙古人欺压汉人太甚,用的是始皇帝的刀具管制,汉人每天做饭要切菜,几家人要合用一把菜刀,那么,就从盐开始,明朝就是从一把盐开始了,东方一轮红日大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8月15就从此有了民族的记忆,8月15杀鞑子,用月饼秘密的流传,洪武皇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把炎帝黄帝流传下来的节日,变成了民族意义上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南方人精华,北方人也是尊重的。这个节日起源于北方,因为这个节日属于汉民族的节日。
六
到现在,这个节日不管怎么说,应该放在公历9月2日比较合适。放在日本人投降的这一天是最好的,因为8月15杀鞑子是洪武皇帝为中华文明留下的最后的记忆,凡是外族欺压中华民族过甚,中华民族取得最后胜利的纪念日,就是阴历8月15,这一天,因为,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蒙古民族,不是欧洲人战胜的,是中华民族取得最后胜利的。中国人最终终结了漠北蒙古。
七
血战黄沙,掩埋不了天上的月亮,月食,中国人最先记录下来了,那时候,欧洲人埃及人印度人波斯人才解决温饱问题呢,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会将目光聚集于阴暗,在阴暗的世界里,会有月离于毕,也会有阴雨连绵的思考,更有秦时明月的荒凉,到了李白时代,当涂的一轮明月,诗仙用神仙的方式结束人生,李白的小诗弟杜甫,在慌慌忙忙看着石壕村的月光,准备南下成都的草堂,唐朝的文人,对长安的月亮很爱,那怕生活过不下去了也罢,只要看到长安月,总是那么的舍不得离开三月的灞桥烟柳,长安月,到了当涂,诗仙从此离别人生,杜甫到了襄阳看到明月,也是难舍长安月,一饮而尽,走向大唐之梦。
到了民不聊生的开封不封,东坡用双臂把凤翔东湖与杭州西湖连接起来,在赤壁有月,月夜泛游赤壁,苍茫天地,月光下的赤壁,天地怎么这么的大,不禁发出了几千年的月光绝唱,明月几时有,用酒问青天,大宋朝的江山,怎么把一个文人落魄到不知日月的境地了,从此以后,有好多的文人也想写月亮,下不了笔,鲁迅也写过,突破不了苏轼,朱自清也写过,仍然突围不出去苏东坡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凤翔的东湖与杭州的西湖之间,就留下了那么一篇简单的文字,宝鸡人应该思考。
上一篇: 两根弦上有灵魂(音乐随笔四章)
下一篇: 青海,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