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土楼”迁“洋楼”

来源:作者:聂孝明时间:2016-10-16热度:0

“土楼”迁“洋楼”

散文/聂孝明

地质队的米思妍,是个十分有孝心的女儿,在2000年的时候,她就有个心愿:要在5年内,让自己年过古稀的父母,从“土楼”搬进“洋楼”里。

有关“土楼”和“洋楼”的称谓,是她老父母,对老楼和新楼的不同叫法?!巴谅ァ本褪侵父鋈寺ド下ハ铝嗝呵蚶隙傻穆シ俊6把舐ァ辈皇侨嗣撬档暮阑氨鹗?,而是指集体供暖的楼房。能改变居住环境,住进“洋楼”,是她父母多年的心愿。

2000年的时候,她父母还在“土楼”里窝居。“土楼”不是集体供暖,数九寒天,尤其是咱们东北嘎巴嘎巴冷,年过古稀老父亲,上下楼拎煤,尤其困难。

由于居住环境差,母亲咳嗽逐年加重,由咳嗽变成肺气肿,后变成了肺心病,为母亲治病花了不少钱,用了不少土方偏方,总是治不好,此病邪性、不好治,“不去根”。

看到母亲病情每况愈下,看到老父亲楼上楼下呼哧带喘的拎煤,做女儿的寝食难安,她暗暗咬牙,要帮助父母改善居住环境。

米思妍学的是工业会计,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得不错,但为了父母能住进“洋楼”,她决心干好本职工作外,做一份“兼职”。由于她工作的特殊性,白天不能“兼职”,也不方便“兼职”,她为此伤脑筋想思路,寻找“来钱道”。

她在礼拜天,抽空就上市场转悠,后来她看到了一个“兼职”攒钱的好办法——炸鸡排。这活儿既肮脏又累,贪黑。但是为了父母能住进“洋楼”,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她也能克服。

米思妍贪黑“炸鸡排”,在单位成了“笑话”。有的同事看到她如此辛苦,不解地问,你两口子是双职工,也不那么缺钱,干嘛那么拼命挣钱?。壳?、缺心眼、活受罪、说啥的都有。米思妍不管同事朋友怎么说,你爱说啥就说啥,我该做我的,还是做我的……

米思妍就这样辛辛苦苦干了5年,加上自己的积蓄,决定为父母购买一套新楼房。

人们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2005年的时候,正好赶上米思妍的哥哥家住的地方动迁,她用哥哥的房号,给父母投了一处60平方米的小“洋楼”。

“洋楼”落成后,投入的所有费用,都是米思妍支助的,而简简单单的装修钱,则是老两口从牙花子里省吃俭用攒出来的。

老两口喜迁新居那天,“土楼”里居住的老邻居们,出来为他们送行,十分艳羡七嘴八舌地说,您们老两口算是积德了,养了一个十分孝心的独生女儿。您老两口真是好福气?。?!

后来,单位的同事、朋友,知道了米思妍给父母买楼的事,也都“闭嘴”了,思想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对米思妍举起了大拇指,米思妍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她也结束了起早贪黑“炸鸡排”活儿。

老父母入住“洋楼”里当天夜晚,你看我,我看你,眼睛里面潮湿了,一为他们住进了“洋楼”,二为他们有位十分孝敬老人的女儿……

老两口每天陶醉在自己“洋楼”里,乐的合不拢嘴??醇喟椎那奖冢獠收杖说拇勺?,脸上高兴的,就像云南西双版纳四月里盛开的广玉兰。

在小“洋楼”里居住,即使外面数九隆冬,室内照样温暖如春,关键是不用楼上楼下拎煤倒煤灰。

说来也怪,由于老两口居住环境改善了,母亲的病,第一年就见好转,第二年又大有改善;第三年居然不咳嗽了!!是“洋楼”的温暖,治好了母亲多年的“老病”。母亲病好,逢人便说,要是没有女儿的孝顺??!我的命早没了……

母亲夏天时,还能和几个年龄相仿颤颤巍巍的老太太们“蹲楼道”扯闲篇了;偶尔蹒跚到近处的花园小区遛弯,还能随处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米思妍的父母在“洋楼”里度过了幸福的晚年。父亲82岁,先行去“天国”;又过两年,母亲竟然活了83岁!才默默地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字数:1413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给母亲擦鞋 

下一篇: 一叶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