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信息时代的书信情怀

来源:作者:熊志忠时间:2016-10-14热度:0

信息时代的书信情怀

在我的办公桌里,装着满满一抽屉的书信,我把这些信件,一直当珍品一样地保存着,空闲的时候,就会翻出来看看,每次翻着看着,总会唤起许多美好的记忆。

 “家书抵万金”,在通讯还不发达的那个年代,不知有多少人都有过切身体会。薄薄的信纸,几句报平安的话语,在那时是多么重要,也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感受和理解的。读亲人的来信无论字多字少,总有一种安慰在心里。每次父亲给我的来信,都会让我感动。父亲识字不多,写信对他来讲是件很困难的事,可我每次去信,总能得到父亲的及时回复,并且都是自己亲自动笔,从不叫人代写,尽管字写得歪歪扭扭,甚至错别字连篇,但我每看到父亲的来信,心里总是暧暧的。在信中,我一次次读懂了父亲,父亲每次的来信,对我即是安慰又是鼓励,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在那个年代,许多身处异地情爱中的男女,就是写信,信来信往,鸿雁传书,成就一段佳话。我与妻子是通过三年的书信往来,才成就这段姻缘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只有过三次短暂的接触,但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却有过百多次的书信往来。在信中,我们谈生活、谈工作,谈人生,是通过书信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可以说,如今还保存的这些书信,便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在通讯十分发达的今天, 我仍然怀念用笔在纸上写信的那个年代,那些温馨的场景时常还会在我眼前浮现:灯光下铺开信纸,笔端划过信纸“刷刷”地流淌着对远方亲朋的思念,窗外一地月光,笔下已是满满的倾诉,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记得在部队时,“写家信”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课”,做“功课”的时候都是全心投入,字字斟酌从不敷衍,把真挚的情感,填满信纸,让思念之情跃然纸上。每次写完信之后,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觉得心情特别舒畅,而当信件寄出时,更多的是期盼与等待。在我离别家乡远离亲人,独自飘泊在外的那段时间里,书信成了我与家人及亲朋好友感情的纽带,写信盼信鸿雁传书,牵动着我的情感。在部队我从事的是地质工作,经常出野外,居无定所,流动性大,发出的信总要转来转去,时间长的要一个多月。盼信是非常难耐却又很幸福的事情,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收到信时,那个激动、那个兴奋,那个……信攥在手里就是舍不得拆,总怕“撕破”了那种盼信的心情。尤其是未婚妻的来信,会一个人到一处僻静处偷着看,哪怕在熄灯后,也会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现在很少有人会提笔写信了,想和亲朋挚友联系,往往是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已全然找不到当年书信往来的感觉了,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