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凤凰风情

来源:作者:周明军时间:2016-10-25热度:0

          凤凰风情

  4月14日上午,天空下起大雨,我和姐姐,妹妹及外甥、外甥女等一共10人,乘着小舒驾驶的中巴往凤凰驰去。天公作美,到凤凰时,晴空万里,春风和煦,大家的心情也格外舒心。 
  凤凰山城,像一位多情的少女,以她独有的热情和美丽迎接我们,下榻湘西之窗的悦诚客栈,在女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南方长城。 
  中国南方长城,史称“苗疆边墙”,全长180多公里,大部分位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境内。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为巩固统治,防范苗民反抗,开始修筑。后经几次修缮,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方才修筑成较完整的建筑体系,有着巡逻、瞭望、堵截攻战之功能,起着划分疆界与军事防御作用。边墙呈南北走向,由一条顶宽3尺、底宽5尺、高8尺的开放式墙体和形似“一”字、“品”字、“梅花”形的城堡、屯堡、碉楼、营汛、哨卡组成。建筑材料因地制宜,或土或石,或土石混合。凤凰县境内建有汛堡51座,屯卡105座,哨台98座,炮台7座,碉楼544座,关厢5座,关门25座,共计835座。现各类遗存点有591处,总计长度13185米。 
  在吊脚楼用过晚餐,吃了血粑鸭,喝了拦门酒。有感有悟,妙趣横生。 
  廻龙阁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廻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拦门酒是苗家老的一种习俗,一些地方直呼“识友酒”。相传古时候苗族的祖先生活在平原、湖滨,生活幸福。后历尽峰烟,被迫迁徙至深山老林间。无情的岁月养成了苗家人豪爽狂放、爱憎分明的个性,但凡有人来访,入门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饮者为友,就会受到苗家人的热情款待。时代变迁,如今的拦门酒已成苗家欢迎贵客光临的一种礼节。  
  步入虹桥,只见黄永玉老先生的对联气势恢宏,我默念心中。 
  虹桥原名卧虹桥,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民国三年重修,改名虹桥。桥有2墩3孔,是用本地红条石砌成的石拱桥。桥墩呈船形,不仅美观大方,且能减轻和分解流水冲力。原桥面两侧各建有12间吊脚楼木板房,开设饮食、百货店铺,中间为2米宽人行长廊。廊上方建有屋顶,行走廊中,可闻风吹雨刷之声,但风雨不进,故又称风雨楼。1955年修吉首至凤凰县城公路时,将桥上建筑物拆除,修成公路桥。1999年底,广东中人集团出资,历时一年,修复了虹桥风雨楼,桥两边仍作为店铺,专卖文化旅游用品,楼上陈列了国内众多名人杰士的书法雕刻作品,供游人品评欣赏。一走进风雨楼,会使人得到一种高品位的艺术享受,因此,又习惯把风雨楼称虹桥艺术楼。虹桥风雨楼造型独特,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登上此楼,能尽情浏览虹桥两边的美丽风光,是观光凤凰必去的一处胜景。 
  第二天早晨,我独自一人步行在沱江边,回味着凤凰的故事和传奇,只是想起和老板的一席话,让我对凤凰有了些许遗憾,血粑鸭无头无脚,也无翅膀。拦门酒贵得吓人,且短斤少两。 
  用过早餐,我们一行打道回府,真是在家千日好啊。 

           (原刊载《大地原创》)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打纸方

下一篇: 母亲的红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