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楼·塔·墓

来源:作者:周明军时间:2016-10-25热度:0

楼·塔·墓

    江南的印象是美丽的。 
    友人几番在信中向我描绘古城的那片风光,她的文笔很优美,简直把一个江南  小镇描画得令人心醉神往,使我很难相信刚参加工作的女孩,竟有如此深邃敏锐的目光和感受,我的心被她撩动了,于是带着去领略那块神奇古老的土地和送给友人的问候。选择了一个草长莺飞、杜鹊花开的季节,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一条古朴幽静的青石板街,宛如一根坚固的主经脉,从青石板街斜曳出无数条石径小巷,象根根纤细的血管,年复一年,滋润着这个沅水江畔的历史名城。这个古城曾有个好威风的名字:龙标。是始于西汉盛于唐宋直到清末民国的九镇县府,解放后更名为黔城,为衔接湘黔贯通湖广的湘西重镇,从史诗上我早已知道那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受谪吟诗送友的地方。 
       走过青石板街,迎面有一堵古城墙,墙上有斑斑驳驳的野草和枯叶,述说了它的亘古和悠久。在古城墙中,有一个圆拱形门,这是古城至沅江的最近通道,名为“中正门”。穿过拱门,友人早已在其单位门口等着我,一声友好惊喜的招呼,她脸上荡漾起两朵迷人的红云。她笑着说“你来古城,不是来看我吧?”我故意回道:“也许是吧。刚到贵处,你就让我感觉到冰心诗的意境,真辜负了洛阳友人的问候!”她一下爽朗地笑了起来,用手一指:那儿不正是你想要拜见的芙蓉楼么,王老夫子早已等候你很久了。 
       被称为“楚南第一胜?!钡能饺芈?,坐落在城西这条青石板街的尽头。这里背廊临溪,树木葱茏,怪石林立,楼阁隽秀,真不愧是“楚南上游第一胜?!薄\饺芈?,相传在唐代开元年间为诗人王昌龄嫡贬龙标尉时首建,清代乾隆四十年复修。伴楼还有半月亭、圆月亭等楼阁建筑,圆亭又叫"冰心玉壶亭",这是取王昌龄《送辛渐》诗中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命名的,亭下有芙蓉池,中蹲古门,别有风味。友人一边走一边给我介绍说:这些古迹几经沧桑,到解放前夕,早已败坏得破烂不堪,解放以后,经几次修葺,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到1990年新修陈列室和碑廊,开辟沿河旅游设施,占地一万平方米。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さノ弧=袢盏能饺芈?已成为远近闻名游览休憩之佳所。 
       有佳人相伴游玩的雅兴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走在公园,通道开阔,绿树成荫,空气格外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沿江过道,卵石铺就,踩上去步履骄键,穿过葡萄架下,走过香炉岩边,小憩送客厅中,山字形门即在眼前,上额"龙标胜迹"四个大楷书字,四周雕绘龙凤呈祥,花鸟虫鱼,真可谓鬼斧神力,巧夺天工。拾级而上,过龙标门,仰古柏翠叶,芙蓉楼雄踞园内中心,楼东黄瓦红檐之下有"芙蓉楼"金字大匾,隶书结构稳重,雄健潇洒,金光闪闪,古趣盎然 ; 楹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 ;江头送客,冰壶如见故人心"古色古香,悬挂在圆柱楼上。室内陈列着各种诗画墨宝、雕镂作品,展现出湘西文化艺术的独特风格。登上楼阁,凭栏远跳,喜形于色,瞰沅江东去,招山色岚来;长虹卧波,  层峦叠彩,江山放眼,乾坤在抱,其风流全韵,后人觅物思情,不禁有"此心其与玉壶同"之感觉,大有"登临高阁无穷趣,一览星沙感废兴"之情境,只见王昌龄当年送客的舞水两岸,黔域人民已经绘出一幅壮丽的新图;楼阁对岸,座座红楼,掩映在柑桔绿林深处;条条渠道,蜿蜒于田园青山绿水之中。而古朴依旧,具有深厚湘西民族风情的古城区已作为国家影视城加以保护完善.面对这秀丽的河山,我想,如果王昌龄在世,当再不会发出"楚国橙柑暗,吴门烟雨怨"的悲叹了吧! 
       告别芙蓉楼,我们又乘车来到城对面的赤峰山下。漫步在赤峰塔边,观赏那古城的水光山色,令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赤峰塔建自清咸丰年间,系当时新任黔邑知府主持修建,原修在盘龙山上,名盘龙山塔。为与芙蓉楼临江对峙,隔岸相望,才移建之此.呈八方形,七层高阁,由于年久失修,塔身石灰剥落.野草绿藤繁生,到1988年12月,被列为洪江市文物?;さノ?。在塔旁,有一座水泥圆拱形坟墓,无声无息,同赤峰塔陪伴度过了一段又一段孤独的岁月。在大青石墓碑上刻有一段文字"唐学全之墓,出生于1933年7月11日,于1979年1月21日因公殉职。"听友人说,唐学全同志当时任黔阳县黔城镇党委书记。1979年1月21日他带领干部到对岸园艺场劳动时,因水深浪急,一株圆形杉木掉入河中,他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墓、塔相偎相依,默默地守护着这块风水宝地,深情地注视着古城的变化和延迁。正当我们沉浸在伤感惆怅的思绪中时,忽然从古城那边传来"呜呜"的长鸣声,只见一列满载旅客的列车,正穿过横跨沅水的黔城大桥,向我们站立的赤峰山中飞奔,友人告诉我:由于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党委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奋发图强,黔城已成为全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使这一方土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踏上了现代的快车.它带来了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经济的腾飞。古城发展的脚步不正似列车的欢呼声响彻山外吗? 
       归途中,我的心中拂不去对古城的留恋,激奋的思绪忘不掉古城的诗情画意,更忘不了这里的一方山水和一方人。据说黔阳县治西移设黔城,更名为新洪江市,那一定将是湘西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到时我一定会再次来到古城的怀抱,同她一起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写于1997年10月,原刊载《大地原创》,《新洪江》等多家媒体)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让读书成为习惯

下一篇: 秋日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