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土林神韵

来源:作者:杨红君时间:2016-11-05热度:0

                                                                                       土林神韵

    远方而来的客人,当你迎着微微的春风由昆明起程,沿108国道行进富民、禄劝、武定再到元谋,你会看到一片片风光绚丽、美丽神奇的自然奇观,这就是被国内外许多地质地貌学家誉为世界地质奇观的元谋土林。

    元谋土林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境内,总面积达42.9平方公里。远望土林,绚丽多姿,那千姿百态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彝族少女,美丽动人;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岚,则像孔雀正在开屏,美丽迷人。

    土林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雨雾中,土林似显似露,若明若暗,如柔纱缠绕的少女似的含羞;阳光下土林硬朗、醒目、挺拔,一览无遗,如同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如果你愿意,我愿做你的向导,陪你一起去土林看一看……

    冬天,北国早已是银装素裹,而南国的土林则是温暖如春。踏上前往土林的旅程,迎面送来的是阵阵温暖的春风,虽然土林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地方的冬天能比得过这时元谋扑面而来的春风呢?旅途的疲惫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目光所极之处,到处都是迷人的风景,妩媚的风光。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大门背后墙壁上的一组雕塑。这组雕塑,它真实的反映了人类从猿到人演变进化的历程。众所周知,1959年在非洲南非发现的东非猿人化石和1965年在亚洲发现的元谋猿人牙齿化石,是当今世界上重大的人类考古发现。元谋人牙齿化石,于1965年5月1日,在元谋县大那蚌村附近被首次发现。经研究,定名为直立人元谋亚种,简称“元谋人”,时代距今为170万年前。元谋人不仅会直立行走,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且还会用火,是我国人类历史的开篇,据人类学家研究后表明:170万年前的远古先民——元谋人,就是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从这里走出,穿越金沙江,跨越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北上与川东巫山人、陕西兰田人、北京周口店人等古人类相互混血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给元谋这个古老的历史烙上了不可磨灭的中华文明之根源和世界文明之源的历史印记。因此,元谋也被人们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人类文明的摇篮!

    通过栈桥往上走,两道土林天然形成的迎宾门错落有致,别有洞天。在往里走,土林越来越显得越优美,主景点—西天佛塔也便犹如一幅油画在你面前舒展开来。西天佛塔乃顾名思义,西天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因为印度古称天竺,在我国西南方向,故略称西天。佛乃指极乐世界。佛塔亦称宝塔,是佛教的象征,佛塔起源于印度,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在古印度往往用来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象,佛经之用。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九层......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据说当年西天如来佛祖召集诸佛众仙召开“盂兰盆会”,与众神谈论天下之事,谈及南赡部洲,众神纷纷摇头叹息,为这片土地上人类的恶行而忧心忡忡。佛祖于是决定传授世人三藏真经,休习此经,可以劝人向善、度化众生。只是此经必须有道之高士经历千山万水,百般磨难,方能取得真经,教化众生,救万众于水火,平天下之纷争。于是便有了唐僧西天取经之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气势恢弘的佛塔,它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据说此塔正是当年佛祖珍藏佛家三藏真经的地方,此塔正是当年唐僧取到真经的宝塔。此景形象传神,极具神韵,曾令许多游客神思悠悠,惊叹不已,现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形象名片标志之一。

    拜完西天佛塔,沿着蜿蜒崎岖的游路在往前走,远远的就会看到一只蛤蟆爬在山岗上,看到此景,你不禁会问:蛤蟆为什么爬到山顶上?原来元谋盆地属于南亚热带干燥气候,县境内海拔在135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面积就达797平方公里,由于年均降雨量少,连栖息在池塘里的蛤蟆都爬到了山岗上鸣雨,祈祷甘露,久而久之蛤蟆也便化作了土林。

    游完蛤蟆鸣雨,再往回走便到了情人谷。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个原始、荒凉的山谷,土林附近居住着许多部族。有一对彝族青年,阿妹心灵手巧,长得像鲜花一样美丽,阿哥体魄雄壮、勤劳勇敢,两人十分相爱。村里人都十分羡慕。但就在他俩举办婚礼的前一天,当地的土司得知阿妹貌似天仙,贪得无厌的土司便派人到姑娘家提亲,并威胁阿妹的父母:若是不答应,定会血染全村。

    阿妹的父母和全村人都束手无策,阿妹更是伤心欲绝,但想到全村老少的生命和她心爱着的阿哥,她应许了,但提出一个条件,要在当晚三更时候发亲,并且不从家门出走,而是远离村子较远的土林旁。土司派来提亲的人非常高兴,匆忙赶回去报喜讯,并准备迎亲的队伍。当晚一更,阿妹穿上自己最漂亮最喜欢的服饰只身前往土林。阿哥听说后,举着火把匆忙赶往土林,看见阿妹站在悬崖边上,最后望了自己一眼,便纵身跳下了悬崖。阿哥跑到悬崖边悲痛欲绝,无法仰制失去心爱的阿妹的伤心也纵身跳下悬崖。当三更时刻,土司和他的迎亲队到土林时,只看见悬崖边插着一把燃烧的火把。心想,这对殉情的人儿必定是葬身谷底了。于是,便打道回府。但神奇的事终于在第二天传来了,阿哥和阿妹居然还活着并在谷底度过了浪漫甜蜜的一晚。土司心里虽愤愤不平,但觉得此事蹊跷想必是神灵的庇佑,也不敢发难只好成全了这天赐的良缘。

    后来,据说1982年的一个秋日,国内外许多游客为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土林奇观所吸引,纷纷涌入元谋土林,其中来自北京的22名男女青年来到了尚未开发的物茂土林游览,邂逅于此谷找不到出口,被困情人谷一天一夜,在这一天一夜里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走出困境。同游甚美,相助情深,从初次相识变成了知心朋友,并在静谧而美妙的峡谷中度过了人生难以忘怀的日子?;氐奖本┖螅侵芯谷挥?2人6对结成了终身伴侣,此事传开,青年男女常从谷底到这深谷中谈情说爱。认为这是自由恋爱天赐良缘的圣地。于是情人谷的美名便传开来了,情人谷也便成为了有情人游土林必去之处。

    峰回路转,便进入了一个经人工开凿的山洞,这个洞是连结情人谷与古堡幽情三座古堡的唯一通道,也是土司古堡的大门。穿过悠长的隧道,便到了土司古堡宽敞的庭院,这里的土林形态逼真,极具神韵,可以和土司的城堡相媲美,故命名“土司古堡”。

    放眼四顾,你会发现独具建筑风格的古堡高处、碉楼、垛口、枪眼、炮台密密麻麻、数不胜数、一应俱全;庭院中央有四座高矮不等的泥沙雕像,中间这一座是彝族人民崇敬的女神——药女。药女身背采药竹篮,面目慈祥可亲,她亭亭玉立,身材修长,腰肢纤细,她的头帕满襟短褂和三台百折裙,花边和皱褶多么精致光滑,针头线角,清晰可辨,千年风雨的雕刀刻成的彝族药女是如此的形象逼真,往往会令每位到这来和药女合影留念及游玩的游客们惊叹不已。药女对面的这一座便是土司的老马夫,较矮的两座便是土司一黑一黄两条看家犬的化身。药女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甚广……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元谋盆地分别居住着彝、傣、苗、傈僳等土著民族,五十里外黄莺洞傣族部落有一股能酿出上等米酒的龙泉水,嗜酒如命的虎跳滩部落的彝族土司,对龙泉水垂涎三尺,想占为已有。有一年,元谋盆地瘴疠流行,死者无数,无药可救,活着的人们焦急万状,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候,虎跳滩部落里一个18岁的彝族少女,上山采来几味叫不上名字的草药,让百姓煎服,奇效非凡,迅速制止了瘟疫的蔓延,拯救了虎跳滩部落。土司大喜过望,将少女封为药女,接进土司城堡,大酒大肉,待若上宾,就是不准药女走出土司古堡一步。他要让黄莺洞部落不战而死,以便不费吹灰之力夺取泉水。身陷古堡的药女终于看清了土司的险恶用心,自己又不可能逃出古堡,就把防治瘟疫的草药配方告诉了土司府的老马夫,拜托老马夫逃出古堡,拯救其他部落的百姓。当天夜里,老马夫用浸泡了药酒的羊肉醉翻了土司的两条看家犬,打开西城门,放走了土司的马群,当家丁们直奔西城追赶马匹的时候,老马夫骑上他的枣骝马从防务松懈的东门逃出了土司城堡。脱离了虎口,好酒贪杯的老马夫该喝两口酒解解疲劳了,一摸腰间,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把酒葫芦弄丢了。酒是老马夫的命,酒葫芦是老马夫的根,水可以不喝,饭可以不吃,酒不能不饮。老马夫只得顺原路返回,寻找相依为命几十年的酒葫芦。进了土司古堡,刚在醉翻的看家犬旁找到了酒葫芦,老马夫不幸落入了土司的魔掌,误了挽救黎民百姓的大计,辜负了药女的重托,老马夫悔恨万分。知道了药女的打算,土司下令将药女和老马夫捆绑在庭院中央,准备第二天一早,兵发黄莺洞之前将二人沉潭祭旗。第二天天刚亮,人们发现,药女和老马夫变成了坚硬的沙土雕塑,挖它不动,撬它不动,连两只看家犬也变成了沙土堆。黄莺洞部落的百姓因无药可救,死亡过半,被土司不费一兵一卒夺了过来,可是垂涎已久的龙泉水却神奇的干涸了。有人说,药女和老马夫被观音娘娘救上天成仙了。

    走出土司古堡,两座土柱犹如哥德式欧陆古堡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沙箐尽头的这一座古堡,名为灯塔古堡,古堡大门边上的两座灯塔,早被风雨擦得黑里透亮,灯塔既为古堡照明,又给海上的航船指明了航向。沙箐口的另一座古堡,七只狮子盘踞在古堡的要害部位,忠诚地守卫着家园,而被誉为七狮古堡。狮子乃百兽之王,在我国古代有镇风水化邪之说,如果大家数得越多,就说明大家的富运越多。

    位于半坡上,这根拔地而起,雕龙画凤的土柱,名为盘龙玉柱。举目远眺,只见一条龙攀附于擎天柱柱身,伴随着光线和季节的变化,柱子上的盘龙竟然在慢慢上下游动,在龙嘴之中,还不时吐纳血红龙珠。在盘龙柱旁摆放着珍美珊瑚,绝世好玉,寒地水晶。奢华之盛,实属凡间罕见。它盘龙绕风,顶天立地,论其雄伟,论其高度,论其浮雕图案,惟妙惟肖,实属罕见。若仔细观看,柱上的浮雕恰似金龙倒盘,龙爪、龙身、龙头、龙尾清晰可见。这些技艺精湛的浮雕图案,虽为自然形成,就现代的雕楼画凤大师及行家老手,其作品也不过如此,何况这些大自然的造化,就更令人惊叹!盘龙玉柱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一跃而起,在云中盘旋翻转。喷洒着甘露,寓示风调雨顺,衣食无忧的每一个春秋,而得此美名。

    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土林中最具特色的休憩场所之一——小花园服务区了。小花园服务区既是展示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大家都知道,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前1000多年的殷商时代,楚雄地区便有彝族居住,彝族拥有400多万人口,100多个支系,是全省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楚雄州的彝族曾占据了全州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可以说,云南的少数民族中每三个人里边就有一个是彝族。秀丽多姿的千里彝山,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使楚雄州的彝族人民和其它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谱写悠久历史的同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文化,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所看到的各种琳琅满目,价廉物美,做工精细的旅游纪念品,这些都是彝族人民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和民族服饰。

你听,彝家小阿妹正用她们的民歌向你道别呢!“要走的阿佬表,要走的阿表妹,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一步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呀。走是要走咯,舍是舍不得,走是要走咯,舍是舍不得……”

    了解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休息片刻之后,哪咱们继续往前走,到西片区去看一看,那里的土林和我们刚才观赏过的土林又有何不同……

    刚才有朋友问,神奇壮丽的土林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土林的成因众说纷纷,根据地质地貌学家研究后表明: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元谋盆地的土林,是在当地的地层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粒和水动力等条件差异的综合因素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在距今15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元谋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森林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气候温和,食物丰富,是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繁衍的摇篮。后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河流带来了大量的泥沙、砾石,填没了许多湖泊,摧毁了森林和原始部落,并在堆积物中埋葬了生存在这一带的古人类、古生物及古文化遗址。后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使平缓的湖泊地层再一次隆起成为山冈丘陵,并在局部发育了铁质风化壳,即土柱顶部的黑色“帽子”。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元谋盆地春冬季节少雨,温暖干燥,夏秋多雨,干湿两季分明,炎炎夏季,风雨成为大自然威力无穷的雕刀,尤其是暴雨使地表形成许多细沟和冲沟,经长期的烈日暴晒,在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下,随着年代的远逝,冲沟不断增加、延伸、扩大。由于流水对软硬不同地层的冲刷差别,顶部覆盖着坚硬厚实的“铁帽子”的地层,被风雨雕刻成千姿百态的土柱;松软的堆积物地层则被流水冲刷、卷走,形成大小不等的深沟、裂缝、洞穴,从而造就了千沟万壑,形态各异,雄奇壮丽的一组组艺术群雕,土柱的森林、奇特的自然景观。

    关于土林的成因,我想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现在就让我们置身到这奇特的大自然中,去领略它无尽的奥妙。

    这里便是西片区的入口,门洞内外的土柱跟前面参观过的很不一样,色彩偏黑、造型雄奇,塑像高大。从洞门返回,左边大沙箐口,站在半崖上迎接朋友们的是一支老态龙钟的骆驼,前边还有一只形态逼真、模样可爱的骆驼,正在恭候各位的光临??吹秸庖磺?,你一定怀疑是否来到了祖国的西北大漠。不错,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一片广阔的建筑群就是西片游览区的主景点——沙海蜃楼,它包括小雷音寺、恐龙觅食、骆驼寻娘、外星人等景观,在众多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要数沙海蜃楼了。有朋友问,为何将此景取名为沙海蜃楼呢?据说,在平静无风的夏天,这里有时会出现亭台楼阁、城郭古堡、树木等其它物体的幻景,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宛如仙境,这就是沙海蜃楼景观,简称蜃景。自古以来,蜃景就为世人所关注。在西方神话中,蜃景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在我国古代则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屡次派人去蓬莱寻求灵丹妙药。在土林的荒漠中出现沙海蜃楼景观,实属稀奇。好在现代科学已经对大多数蜃景作出了正确解释,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谓蜃景就是光学幻景。发生在沙漠里的“沙海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在土林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尤其容易出现“沙海蜃楼”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
       在“沙海蜃楼”游览区大家至少可以找到八匹骆驼,发现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历史名城。它们究竟是被风沙掩埋的楼兰古城的再世,还是虚幻中的沙海蜃楼?你完全可以尽情地去想像。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元朝至元16年即公元1279年,初使用元谋二字设县,八年后,即至元24年(公元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缅甸。马可·波罗组织了一支由八匹骆驼组成的骆驼队,随马队一起沿南丝绸古道南下。从川滇交界的龙街渡口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进入元谋盆地的土林地带。因土林中山水险恶,气候干燥,“苦水”、“甜水”难辩,北方骆驼不服南方水土,加之瘴疠蔓延,骆驼终于全部丧生土林。马可·波罗换了一支纯种云南高原马队,继续前行,才完成了周边修好的重任。传说,从那以后,土林中那些本来不像骆驼的土柱,被大自然神奇般的雕刻成了骆驼,传说虽是神奇,但北国骆驼出现在南方的艺术殿堂,确实为元谋土林增添了又一道景观。

    如果说沙海蜃楼是西片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万国博览游览区无疑是西片区中一颗灿若星河的明珠了。

    西片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然景观被称为万国博览游览区,因为这里的土林形状如同世界各地的经典建筑群而美名远扬。它主要包括馋岩泣血、青蛇戏蟾、圆顶清真寺、血色皇冠、残阳幽谷、仙人洞、刺破天等自然景观。我们脚下这条宽敞、平坦的沙沟,它一直通向万国博览游览区的尽头。沙沟左右两边的悬崖上,密密麻麻的寺院、教堂、塔林、佛像、宫殿、千姿百态,错落有致,这是宗教文化、宗教艺术和宗教建筑的万国博览。从下往上看:敦煌莫高窟、龙门石刻、中东地区圆顶清真寺、悬空寺、飞来阁、西双版纳的曼飞龙笋塔、泰国曼谷的舍利塔、印度上密院、柬埔寨的吴哥古城、古埃及狮身人面像、古罗马大教堂、活佛、观音、飞禽走兽,应有尽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五百余米长的悬崖、半坡上,千年风雨为我们创造了世界宗教文化的大观园,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右边的四条沙沟则是都市建筑艺术的四条风景线。第一条沙沟名为青蛇戏蟾,进入深沟,你将会发现,沟两边的建筑与东南亚一带的风格极为相似。第二条沟名为血色皇冠,站在沟口的平台上一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欧洲大陆的城市景观,远方城市中心广场上,耸立着五根红色的巨大的雕塑纪念柱,柱子顶端的那个皇冠犹如英国女皇的镇国之宝,沐浴着骄阳,灼灼生辉,两面红色的半圆形土柱则形成了又一个扇形广场,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富丽堂皇,风格独具的古罗马建筑。第三条沙沟名为残阳幽谷,举目远眺,原始苍莽的土林犹如一座座摩天大楼在残阳里东倒西歪,摇摇欲倾,生动地演示着繁华大都市大地震中的令人惊悚的一幕,呼唤人类必不可少的忧患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昔日的繁华都市虽不复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它过去的风采,那座斜靠在其它建筑物身上的八层大楼,楼层清晰,门窗俱在。第四条沙沟便是万国博览的五星酒店。整条沙沟就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建筑有序,层层叠叠,布局合理,额枋、柱身、柱头一应俱全,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朋友们请看:我们面前的这幢五星级大酒店,造型奇特,金碧辉煌,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门廊下的车道,三个圆形电梯通道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最上面一个柱形电梯间,犹如一根圆柱被拔走后留下的剖面,精细一致,纹路清晰,均匀细腻,高达四十余米,千万年流水的神奇功力造就的圆柱形洞穴,不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奇妙。

    万国博览游览区,除了观赏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它同时还是从事影视拍摄、摄影创作、文学艺术创作,最佳最理想的地方。

    元谋盆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一年四季任何时间都可拍摄春夏秋冬的景象,从而大大缩短了电影制作周期,减少拍摄成本,土林理所当然并成为了许多影视剧组从事影视创作梦寐以求的首选之地。自70年代末以来,在土林拍摄取景的影视作品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余部,像大家所熟悉的《猎歌》、《葫芦信》、《傣女之恋》、《金沙水拍》等电影就在此取的外景,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陈凯歌、张艺谋再次挥师元谋土林,在土林成功拍摄了《无极》、《千里走单骑》的外景,2008年2月1日至28日,著名国际影星成龙又率领众多影视明星在土林成功拍摄了古装片《大兵小将》,使土林再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视界关注的焦点。

    踏足土林,仿佛置身于梦幻之境。土林原始粗犷,荒山幽谷便构成了一个蛮荒的远古世界,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给人一种原始的美、粗犷的美。土林景观随时间的变化,角度的不同,季节的交替,光线的强弱而发生各种奇特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少摄影家、艺术家、文学家、艺术院校的悻悻学子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纷纷到土林来吸取创作素材的源泉,以土林题材为创作背景的各类作品,频频在国际国内各种大赛中获奖更是屡见不鲜:2006年由珠海摄影家邓德祥先生拍摄的《土林》获第15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彩色照片金牌奖;2007年由邓德祥先生拍摄的《土林》再次获2007中国第12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自然风光组金奖;2005年由深圳摄影家廖海成先生拍摄的《土林组照》获第3届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展览自然风光组金奖;2007年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先生创作的散文《土林遐思》获第八届云南日报文学奖特别奖;2007年由楚雄市文化馆梁春达先生创作的中国画《土林深处自有情》获楚雄州第二届“马?;ㄎ囊沾醋鹘薄泵朗趵嘁坏冉保?009年,由关月作词,朱良镇作曲,由我省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红星演唱的《壮美土林》,曾被评为“动听云南”60年,百首群众喜爱的云南优秀歌曲;以上众多殊荣足以说明,在土林创作的文艺作品,其含金量实在不可估量。

    走到沟的尽头,好像走进了一片红色海洋,这里的土林色彩有很大变化,以红色为主调,一根土柱往往是由几种颜色组成,上红、中黄、下白,还出现了别处不易见到的紫色和橘黄色,这就是彩色土林。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往前走,便到了二号山洞,这里是西片区连接南片区的咽喉要道,素有天闸之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里的土林如云母堆叠,层峦叠嶂,精美绝伦。公元1638年,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土林之后写到:“涉枯涧,乃蹑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烨烨,如云母堆叠,而黄映有光。时日色渐开,蹑其上,如身在祥云金粟中也”。这段游记,就是徐霞客对土林的形状、色泽及游土林的感受所作的最为具体的描绘。

    有朋友问:神奇的土林地貌为何千百年来风吹不动,雨打不倒,会不会突然之间消失掉?

    这个命题,曾令许多到土林来观光的中外游客百思不得其解,经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地貌学家研究后表明:在元谋盆地发育土林的层位是一套巨厚层半胶结的河湖相地层,岩性为砾石层、沙层夹薄层粘土和亚粘土,岩层较厚,主要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铁质泥质胶结,胶结较紧密,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抗压强能力,这是形成高大土林和稳定性较高的主要内在因素。由于元谋盆地新构造运动频繁,使半胶结的地层发育节理和小断层控制了土林发育的主沟,从而形成了区域性控制节理的物茂土林、新华浪巴浦土林、班果土林等多处土林,因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盆地两侧掀起,地层向东倾斜,而土林又是半胶结的土体,成岩度较高,低角度倾斜的岩层对其稳定性提供有利条件,这是形成高大土林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元谋盆地在第四纪就发育了硅、铅、铁等化学物质成分组成的风化壳,而发育在土林的风化壳主要是中更新世红色铁质风化壳,成褐红色,一般厚0.5-1米,所在的地貌部位是平缓的丘岗上部或高阶地上,当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冲沟发育,行成土屏、土柱后,坚硬的风化壳对下部松软的土层并起着保护作用。土林奇观历尽沧桑,经过了片蚀、纹沟、细沟阶段;切沟阶段;冲沟、侵蚀盆阶段;宽沟阶段;残丘夷平阶段五个时代的发育演变,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土的森林”。

    根据侵蚀模数类化法计算,土林形成约需960-6490年。最早形成于全新世的大西洋期,最晚形成于亚大西洋期,高大的土林可能是全新世亚北方期的产物。 

    根据侵蚀速率推算土林的平均侵蚀速率为6.16-41.6毫米/年,超过滇东岩溶高原喀斯特地貌平均侵蚀速率的120-830倍。 

    由此可见,土林发育十分快,但并不是千百年就能形成;因此土林也并不那么容易消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对象,这一代土林几百年内是不会消亡的。即使进入老年期的土林不断消亡,只要地壳运动不停止,只要水土流失不间断,新一代土林必将逐渐产生。人类的活动不能阻止土林的发育形成,只能加速或延缓它的扩大。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看到的土林奇观在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甚至几十年、几百年……之内是不会消亡的。

    转过山洼,越过晶莹剔透的玉笋坡,便到了土林的制高点——灵霄宝殿。居高临下,苍茫浩瀚的土林尽收眼底,群雕层层,色彩艳丽,祥云环绕,紫气东来,一种飘飘欲仙、超凡脱俗的感觉并跃上心头。在夕阳的照耀下,这里的土柱颜色金黄,满目生辉,瑰丽多彩,土柱造型“仙”味十足,那琼楼玉宇,金銮宝殿、精致典雅的仙女台、玉雕的鸟,牙刻的兽,栩栩如生,就如身临《一千零一夜》中所描述的神虚幻景和《西游记》中的梦幻仙界。从饱览人间风光到遨游天宫仙境,是人生中难得的享受,坐在观景亭中,清风徐徐,视野开阔,放眼四周,感慨万千:功成名就之士到了土林,发出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怀才不遇的人到了土林,带给你的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生不逢辰的哀叹和意境;文学家、艺术家到了土林,发出的是“相见恨晚的感慨!;热恋中的情侣到了土林,他看到的是连绵的爱意、永恒的爱情,体会更深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鼻裆畛恋氖闱?。

    穿越前面的垭口,我们便从天上回到人间,到了南片游览区的最后一个景点,也是物茂土林之旅的最后一个主景点——东海龙宫。龙族,曾经是一个万分尊严的名字。他们坐拥四海,以及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展变化之术,显祥瑞之兆,受到世人的敬仰。不仅在人界,即使在仙界和妖界,也都视龙为不可亵渎的高贵之物。据说,此地正是传说中龙族的首领—东海龙王敖广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土林形状,如同富丽堂皇的龙宫建筑豪华气派,五颜六色的珍美珊瑚,绝世好玉、寒地水晶,各种琳琅满目的珍奇异宝应有尽有,奢华之盛,实属凡间罕见,各种虾兵蟹将数不胜数,人生在世,有幸到东海龙宫一游,可谓是人生之大幸。下面我就把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壮美土林》献给大家:经历了千百年风雨雪霜/化成了土林的壮观/像一座座雕塑/好似神兵天将/又如金戈铁马/土林啊,远古的世界/你化泥土为壮美/你化沧桑为神奇/见证过百万年历史沧桑/化成了元谋的神奇/像一座座城堡/酷似尊尊佛像/妙如东海龙宫/土林啊,远古的世界/你化泥土为壮美/你化沧桑为神奇……

    游完东海龙宫,土林之旅也就即将结束了,回顾旅程,你一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土林不能画出来,因为土林实在太美了,画出来的像是假的;土林可以直接入诗,但诗又无法写尽它的神韵;土林无法用镜头展现,因为镜头展现的是零星的片断;土林甚至也无法用歌声来表现,即使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也无法将永恒注入音符。土林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神奇美丽的地方。在元谋土林,我们只有聆听、只有感悟、只有凝视,人与自然永远是一种默默的交流,柔情的倾诉,深深的依恋……

    啊、远方的朋友,元谋的风情何止这些,今天,我给你举荐的仅仅只是元谋土林当中物茂土林的一个缩影,在元谋绵延2021.4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不论土林奇观、凉山风情、金沙江风光、虎跳滩峡谷、还是热坝田园风光,处处都有丰饶的物品,处处都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我可真的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真的有豪情到元谋来做客,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到时我一定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到时我一定捧出我们彝家甘甜的美酒迎接你的到来!

    作者:杨红君(1997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学,迄今为止,已公开在美国《中外论坛》、香港《华夏纪实》、《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民族报》、《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月刊》、《传记文学》、《寻根》、《中国生态旅游》、《大西南月刊》、《绿叶》、《人与自然》等海内外60余家刊物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等900余篇,摄影作品600余幅,在CSSCI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篇,在全国性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三十余次,2016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2015中国好导游”荣誉称号。作品曾入选中英文双语对照,并公开出版发行的《2013中欧可持续旅游发展论坛文集》,《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沿理念与实践案例》,《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优秀学术论文集》,多篇学术论文被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IPCD)全文收录,被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全文收录。现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副秘书长;现供职于中国.云南元谋旅游经营有限公司.元谋新华浪巴浦土林风景区任总经理职务,手机:13987883489;18087802581;E-mail:yhj0504@126.com; QQ:763298963 邮编:651367);研究方向:民族学、人类学,旅游文化、旅游文学、旅游地学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堂妹

下一篇: 妻入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