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的窝心事
文/聂孝明
人一生中,或多或少皆可做出意想不到之蠢事,小蠢,不当回事儿贻笑大方,大蠢,可就不同了,足可成千古遗恨。
老米六十年代中专毕业生,从矿山转到地质队,机关铁板一块,没位置,只有委屈他到野外分队食堂当管理员。领导分配他到野他心里很不爽。和他一样同等条件的能坐办公室,他为何不能?难道就差我?人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他却风里来雨里走,上街买菜大包小裹,经管几十号人的吃喝拉撒......
他在管理员位置上干了几年,觉得工资低,还没有工人开得多,七十年代重视工人阶级,工人们干活比一般小干部开的多,到八十年代后,干部得到重视,工资也像火苗子往上涨,每月还有20元的科技津贴,他越想越憋屈,要能坐办公室,开少他也认,可这样下去,还不如去当工人!于是,他做出来一个愚蠢的决定。要去当工人。
劳资科长说:你可想好了,我活这么大岁数,还头一次听说干部改成工人这种事。
他说,自己决定了!啥干部不干部的……
干部改成工人容易,笔头子一挥,妥活。
当时,他把干部履历改成工人,单位人,拿这个事当笑话。有多少工人“以工代干”,谁不想把脑瓜削个尖往干部队伍里钻?可他还偏偏要去当工人。这可能是他在和领导较劲,也可能是和自己过不去。别人见了他,都替他惋惜,他却没有当回事,自以为乐。自己开的工资比原来是多了,不就是出点体力吗?老子有力气。
一晃多年过去,到八十年代,“脑体倒挂”“做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现象不存在了,当干部的开始叫人眼红,他又找到劳资科,要求把自己工人履历改回成干部,再改成干部,有点麻烦,劳资科说的不算,要找组织科及单位的大领导研究决定。
老米毕竟原来是干部,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大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又把他从工人阶级队伍里拽回到干部队伍中。
让他干什么活呢?正好子弟校严重缺员,大领导和他谈话后,调他到子弟校教中文。
他到子弟校后,鉴于以前种种变故,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工作格外努力,把自己那一摊工作干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偶尔,市级小报常有“豆腐块”出现副刊上,还连年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这时候,人们对老米的印象开始转变,认为老米是个人才!
可好景不长,时光到了1995年,大队搬迁城里,家属都搬走了,学校没有生源,上边又不给拨教育经费,子弟?;铺?。
在子弟校解散的前夜,又有最后一批30%教师涨工资,老米学历能力各方面条件都够,只是名额有限,教龄又短,把他比下去了。别人在教育口干十多年了,他满打满算才五年,所以没评上。
这时,老米已经五十多岁了,始终是中学二教,没进入中学一教(工程师级)。
谁不想涨工资把日子过好啊!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最大一块硬伤。真是打掉牙和血吞。
他从干部改成工人,又改回干部,改来改去岁月不等人耽误了职称评定。
过去那个年代,有学历就是干部,靠到年头都能混个工程师。曾经有位人怂货囊老中专毕业生老王,在野外烧大茶壶,也评上工程师了。老米要是不乱改履历,起码也能混个工程师。
老米到死也还是助理技术员!
字数:1241
上一篇: 终于有了个小“粉丝”
下一篇: 都是“小姐“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