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欠父亲一支毛笔。父亲去世已20多年了,可这件事在我心里永远挥之不去,每当想起我的心就生生的痛。
父亲是20后,身体瘦弱,文文静静,为人和善,从无与人纷争,一生不习烟酒。上过12年私塾,由于才华出众,曾担任私塾先生,后来与母亲结婚,先后生下我们兄妹六人,被迫回乡。那个年代的农村父亲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笔墨,写写书法,画画梅花之类,偶尔也即兴写首小诗被当地报纸、杂志之类刊登。记得从我记事起我们那一带的街坊邻居、邻村、甚至方圆六七里路的村,凡是家里有红、白事的,春节写对联的,都是找父亲去写。据说不完全是因为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主要是从来不收任何报酬。农村有一句俗话“亲连亲、根连根、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很多人是听亲戚朋友传说“慕名”而来的。父亲也就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我家每年要白搭上不少纸、笔和墨。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干傻事,我们家人多数也赞同这种说法,可父亲觉得只要专长得到发挥,还能帮到别人就是最快乐的事。
要说最认为这是干傻事的是我母亲,母亲勤劳朴实,可脾气大,她大字不识几个,更不懂欣赏什么书法艺术之类。在农村那个挣工分的年代,家里兄妹多,没有经济来源,整日辛苦劳碌都吃不上饭,再加上前辈留给父亲的高成分,日子过得更苦。父亲身体瘦弱,体力活大都有母亲承担,每天的柴米油盐也由母亲操持,母亲很辛苦,可父亲一天到晚都要忙这些“歪事”,用母亲的话就是写的画的那些东西即不能当吃,又不能当喝,纯是糟蹋钱,也算是不务正业。所以母亲只要心情不好时父亲写字的所有“工具”肯定逃不出撕、扔、砸的厄运。可每次父亲都默默站在一边一言不发,尽管他始终惜笔如命。后来父亲就常常藏起他那应手毛笔。那时我还小,不懂事,每当看到这一幕也觉得心酸难过??筛盖锥允榉ǖ闹疵院湍盖准峋龇炊晕叶嘉薹ɡ斫狻?/p>
最让我难过是我7岁时发生的一事,哥哥姐姐陆续长大了,家里经济条件也稍微好了一些,母亲对父亲也宽限许多??捎幸淮?,记得是深冬季节,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天气冷的刺骨,母亲让父亲去邻居婶婶家帮忙修炉子,父亲只顾写书法,忘了,母亲借此大发雷霆,似乎把以前所有积怨发泄出来,首先是纸、墨被“洗劫一空”,然后硬是抢过父亲手中的毛笔转身递给了我说“拿出去给他扔了”,当时迫于母亲的“威严”,我跑到院子里把毛笔顺手扔到墙外,刹那间我看到父亲那表情复杂的脸显特别无助,当时我心里特难过,不是理解更是同情和可怜,便不顾一切飞速跑到墙外扔笔的大致位置,在雪地里找了好长时间,直至手脚冻麻木了也没找到。后来父亲自己“坦白”是瞒着家人花了6元钱(那个年代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买的他最最喜欢一只毛笔。事后我很内疚,便给父亲承诺等我长大挣了钱给他再买一只最好的,我清晰记得当时听到我承诺后父亲欣慰的表情和从未见过的泪花。此后父亲好久没在自己家里写过。
后来改革开放,日子逐渐好起来,我也到外地上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父亲又“重操就业”,比以前忙了很多,母亲也不再理会,每当回老家都看到父亲忙自己的“事业”,我也常?!巴怠比闱?,让他手头宽裕,以避免母亲的唠叨。我一直没有兑现给父亲买一只好毛笔的承诺。就在1996年农历5月的一天,老家来电话,告诉我父亲病危,当我赶回老家时,一辈子含辛茹苦的老父带着对亲人的眷恋和遗憾已离我们而去。父亲出殡那天汇聚了好多好多的乡里乡亲,他们说一定要送这个忠厚老实人最后一程。为此我号啕大哭,一度的愧疚让我心如刀绞。我欠父亲一只毛笔。
记忆中的父亲不多言语,从来没动手打过我们,无论我们做的对错,一直用他独有的处事、做人方式影响我们,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现在我懂了,他不是懦弱,他是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那年月,父亲的同窗及学生都相继担任老师甚至校长,他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庄家地里滚爬,执着练书法也是一种宣泄吧。在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像我父亲那样对书法执迷的也许早已得到了认可,当时他就这点爱好,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也成了帮凶。我觉得这辈子不光欠父亲一支毛笔,欠的还有对他关怀、理解和陪伴,这是一种在我心灵深处永远无法弥补痛.
直至今天,我时常独自默默的行走着、想着,假如真的可以给天堂的亲人捎去一件礼物,父亲,我会买一只最好的毛笔带给你,让你在哪个叫天堂的世界里,用着最好的毛笔挥洒自如,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全家人都支持你。祝愿你在那里过得好!
上一篇: 树,或者落叶······
下一篇: 碧峰----龙眠河西一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