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回家过年微信记

来源:作者:周明军时间:2017-02-04热度:0

回家过年微信记

                                      周明军


回家过年微信1-20170126腊月二十九


今天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洗马潭,放下东西行李,又来到了洗马潭市场,这是我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吹焦ど趟男薜淖》?,我思绪万千,两年时光,转眼三十年一晃而过!记得离开时只有一条小石板桥,如今修成能过小车和拖拉机的石拱桥了。站在桥上,看着静静的溪水,还有溪边平整的沙地,回想起当年在溪里捉鱼、在草地闲坐的记忆立马重新浮现在脑海里!我的工商所,我的集贸市场,我的二年生活??!

集市的喧闹让我走到牛血汤边??醋判孪实呐Q?,我食欲猛起,对老板说来一碗,家乡的正宗口味,生姜佐料,香浓醉人。吃后逛逛市场,当年我也在市场上收管理费,是一角二角地收取,那时每逢赶场我们早上把门板一块块地搬出来,散场后又一块一块地收回仓库,年轻时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走到乡政府对面的妹妹家里,她马上下了碗锅面,洗马特色小吃,我又口齿生液,赶快品吃!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洗马赶场是逢四逢九,明天是腊月三十了,很快过年了!

年味正浓时,亲人团圆年。

从集市步行至洗马粮库旧址,一段路边已耸立高高的大楼,当年应是一片平整的稻田。粮库老房子没见了正修成六七层高楼,大楼即将竣工,又是一道美丽风景。

走上公路,只见路边有开釆留下的现场情况,当即拍照留存,勿忘本职。

回到家里,看到古老的房子,古老的碉堡,古老的水缸,心里一下子来了灵感,写起下面这两首诗歌:

(一)

古老的村落是我的老家

老家真的老了

老的是父母的白发

老的是屋边的碉堡

老的是爷爷奶奶留下的

不能住人的残楼

和古老牌楼门上的

枯树老枝

原来啊

我的古老的村子叫

老树溪村

以前我写过

一首地学诗歌

叫《老树溪之歌》

要知道,地学诗的诞生

还只有七年

而我回家过年的村子

早越千年万年

我站在古老的村子

就是面对我的祖先

面对我的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今年我一家三口回家了

陪你俩过过年

祝您俩身体康健

幸福平安


(二)

古老的砖墙

古老的渔塘

古老的中堂

如今的墙上看不见芦苇

如今的塘水看不见水草

如今的堂屋看不见家谱

家是不变

年也不变

岁也不变

变了的

是回家的脚步重了

是父母的步子慢了


丙申年还有这最后一天,牛狗鸡鸭都过年!

很快进入丁酉年正月了!

金猴腾云去;

花鸡踏春来。


回家过年微信2-20170127大年三十:


天气真好,回家的心情也好!

两层红砖楼还是七十年代初修的,每一块砖记得都是父亲亲自做的,当然也有我的功劳。我每早要帮父亲搬几十块砖后才回家吃早饭再去学校读书,有一次在碉堡屋旁还看到两条缠在一起的花蛇,吓得我脱下裤子往头上戴!

屋后的老渔塘也是我家的,我和老渔塘也有很多写不完的故事,后来父亲又将老渔塘换给了乡邻,在屋前又开挖了一口小渔塘,又栽了两株杨梅树,一株柿子树,一株香叶树。此时我就在香叶树下写着这些文字。

看着香叶树下的稻田只留有禾堄堆,还有些高马笋(芒笋)的枯叶,和着满树的香叶儿,在微风吹过后发出嘶嘶的响声。

远方的高山就是高耸云天的雪峰山帽子岭,隐约的高塔就是转播今晚春节晚会节目的6902发射塔。我去年的《雪峰山记忆》长篇散文就是写这座山的故事的。先后在《大地原创》,《芙蓉楼》和《雪峰山散文集》一书中刊发,共得稿费九百元。谢谢我的神山我的家园我的雪峰山。

爷爷奶奶1999年4月和12月先后去世至今18年了。他们的房子破烂不堪无法住人了。以前的厨房变成了菜地,物是人非,岁月无情。但我知道,他们只是在另一个地方在等我们!

明天是丁酉鸡年新春佳节,此时此刻我在暖暖的太阳光下,想起今天一个上午的清扫卫生不是累了而是父母老了,心里添了些许淡淡的忧愁,正如焚烧的垃圾散发出刺鼻的塑料臭味,难受哽心。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有牵挂的人儿才是乡。

我会记住自己写下的这句经典格言的!唯愿父母双亲还有岳父岳母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谨以此文献给丙申猴年大年三十最后一天暨丁酉鸡年新春佳节的即将到来!

祝福我所有的亲朋好友,

新年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平安!


回家过年微信3-20170128正月初一:


昨夜丙申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从晚八点开始一直到丁酉鸡年一点,节目以小品居多,好看精彩!

祝福满满,万事顺心。

正月初一,乡里过年比城里热闹,一夜鞭炮声齐鸣,此起比伏,互相争放,连连绵绵。

起个早,提水桶到古井挑水一桶。想讨个吉利。

古井上方的山坡长满了芭蕉和粑叶竹,以前还是我家的菜园,因滑坡之故菜园早已没了。

提了满满一桶水回家,路途中因桶上铁钩脱落洒满一地,只好重提!想不到,提到家门口时桶又掉下了,赶快接住桶子,还是洒出了一半井水。

古井,家乡的水源,是滋润一方乡人的生命之源!

吃过早饭,我带儿子到周氏宗祠给祖先拜年。祠堂是自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在乾隆第一次复修,民国21年(1932年)因失火被毁同年再次复修。解放后1999年第三次复修于2000年底竣工。

想不到我两父子还是最早给祖宗拜年的。因为什么都可以忘但祖宗不能忘??!儿子去买了鞭炮,点响,噼里叭啦真是热闹,一下子就来了好多乡邻好友!

我看到自己撰写的戏楼对联心生感念,想起宗祠近300年来一直戏楼无联,却在2008年终于由我写出对联并出资1500元请人雕刻并择佳吉日悬挂上去,可谓了却心愿,告慰先人,是我之福气?。《粤牵?/p>

台前台后艺苑传万代;

戏外戏中芳名誉千秋。

中午时分,大姑父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还有妹妹芳芳和花花等都来给父母亲拜年了,一大家子20余人,非常热闹。


回家过年微信4-20170129正月初二:


家里的水缸子是从爷爷奶奶家搬到我家的,是清代康熙年间制造的(缸底刻有康熙字样),纯铁所制。由此至少也有两,三百年时间,可谓还在使用的文物。

铁器水缸上安装了自来水,到古水井里也就很少有人打水了,井里水很多,在我印象记忆中,水从来也没有溢出过井口。

古井水永远是那么清澈甘甜,滋养了我的邻里乡亲,滋养了我的祖宗先辈,代代传人,永世享用。

修建井口上石圈时我只有9岁,记忆中依然清晰,那是一个七月好大日头的白天,井水被淘干时还捉上来好多鱼,还有泥鳅。井口四周壁边洒下了白石灰,说是消毒!当天不许挑水,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大家挑桶还排队打水。如今排队的情形再也没有了!

我的家乡,我的古村,我的古井,我的碉堡,还有这古董铁制水缸,还有古祠堂,古戏楼,都是古朴依旧,令人无比感叹一一

这不也是即将消失的古村落么?

又想起姚主席的去年发行的新书了一一

《即将消失的古村落》。

但愿洗马潭的文化和村落永不消失,得以永远传承和保护!


回家过年微信5-20170129正月初二:


我家有两个老革命

照片前排中间的是我的大姑父易声镜,1929年出生于洗马潭甘田冲村,今年88岁了。他19岁时参加雪峰部队,因母亲去世回家吊丧离开部队(后部队起义收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又给林彪47军一侦察排带路参军,参加衡宝战役至广州,后派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大姑父写了参加上甘岭战役回忆文章,很精彩的!(正月初一赠我一份)

回国后他在雪峰,洗马乡政府,黔阳县林业局等地工作直至离休。因有关政策和人事,他被人为作成退休对待,历经20多年申诉,到2014年才作离休干部待遇,他说,还是感谢习近平书记领导下的好干部好政策!我说,也还得感谢他健康的身体,我祝福他长命百岁!

大姑父是我父亲的姐夫,我现在说母亲的满舅舅易声龙,也是1929年出生于洗马潭中段村一个大地主家庭。他是我外婆的最小弟弟。他16岁考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后加入地下党并任党支部书记。解放后任武汉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科长,后调入上海。29岁被误判右派,妻离子散,在上海崇明岛跃进农场改造,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先后任农场场长、党委书记(听说曾是省委书记杜家毫的同事),上海市农委纪检书记。后离休。先后出版《雪泥留痕》,《星星草》等多本书籍。2014年8月我陪同《怀化日报》记者到上海舅公家采访,后报纸《天南地北怀化人》全版刊登舅公的采访文章。他21年的牢狱改造冤案,50岁时才重获新生,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劳动,谁还记得舅公?我的舅公还能有今天的幸福晚年生活?!

两位老共产党员的人生经历,都给了我深深地震撼和启示!我祝福大姑父易声镜和满舅公易声龙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平安幸福,长命百岁!


回家过年微信6-20170129正月初二:


昨天晚饭后,一家三口坐上妹夫茂林的小车从家里回到怀化!我的回家过年行程结束。

这是妹夫第二次开车送我回家了。后他和妹妹芳芳,外甥女华华又赶往他的家黔城。很是辛苦了!

为鼓励美丽的大学生华华多读书,热爱关心家乡,将《洗马潭》和《生命的轨迹》二本书送给了她!祝愿年轻的下一代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