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舞龙的来历

来源:作者:段兰姣时间:2017-02-22热度:0

                   

 “龙”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是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龙”在中国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祥瑞之灵物,和风化雨之主宰,也是狂涛骇浪的破坏者。在中国沿海一带,渔民都立庙祭祀,以求风调雨顺。

“舞龙”起源于汉代?!拔枇钡南八祝畛跏亲魑漓胱嫦?、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人们为了祈雨,表达美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于是身穿各色彩衣,手舞长龙,宣泄欢快的情绪。

 “舞龙”在古代与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现象有关。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龙灯节则是盛行于唐宋朝。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娱乐表现形式。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国极富于民族传统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近代,新年、春节,中国南北各地都流行舞龙的风俗;逢有盛大节日、盛大庆典,必有舞龙助阵。

随着华人移民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祈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活动,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各地、各民族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布龙、纸龙、花龙、烛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滾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等近百种之多。

最为普遍的是“火龙”,舞火龙的时候,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一般是在夜里舞龙,所以“火龙”又名叫“龙灯”。以前龙灯的节数一般为七节、九节和十三节,如今已发展到百节之多。舞龙者少则五、六人,多则上百人。一个个身强力壮的汉子们,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因龙灯长且重,锣鼓声中昂首摆尾,蜿蜒游走,壮汉们举竿来回奔走,也就叫“舞龙”。

舞龙时,时而伴有锣鼓、鞭炮齐鸣,大有腾云驾雾之势,非常热闹!这种壮观的场面,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人心。因此,舞龙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乐章,也表现出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无往不胜的豪迈气概。

从远古的时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地流代下来。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表现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如今舞龙还是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舞龙深受人们如此的喜爱,与它的群众性、娱乐性是分不开的。

今天,在我们伟大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成为了华夏儿女共同的爱好。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无名恶疮

下一篇: 触碰鼠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