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我与父亲

来源:作者:陈建鹏时间:2017-03-11热度:0

                                          我与父亲

父亲离我们而去已经七年多了,父亲临走时,没有合上双眼,我知道,他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我,家中最小的、不近世故的我。

父亲和普通的百姓相比,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智者。从十七岁开始参加工作,到六十岁退休,四十三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当过教师、县委秘书、公社书记、局长、人大常委……记得父亲生前曾说过,在人民公社那会儿,曾有人提拔自己到市里工作,但最终他还是没答应。我们都为他这样做感到惋惜,可是父亲只是笑了笑,显出一种安贫乐道的感觉。当时幼稚的我只知道官是做得越大越好的,但是,现在当我也重复着父亲走过的道路时,渐渐地也理解了父亲这种“知足”的感觉,懂得了那是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感。

小时候,我是一个单纯的孩子,是那种家长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几乎每个学年都能得到“三好学生”的奖状。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总爱让父亲来修改,每每父亲总在文章的最后加上“感谢党的好政策、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诸如此类的话,之后总会听到老师在课堂上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读给大家听,然后又是一番热情的表扬。为此,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幸福快乐的感觉。

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边写作业边听父亲与别人谈工作,因此许多闻所未闻的趣事,比如公安抓逃犯、县里的两派斗争、某村的能人奇事……都流进了我的小耳朵,增长了我的见识。

那年开春,父亲骑着自行车下乡,记得那几天父亲感冒了,但他还是带上几片药,继续下乡。初春的风沙大,他终于发起高烧,出现血尿,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住进了省院,被诊断为肾炎。当我和母亲去探望他,父亲全身浮肿,“胖”了许多,一见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我几乎不能相认,半晌说不出话来,但是父亲满不在乎,给我吃香蕉,教我和一旁的叔叔说话,又带我去楼下逛街,刚来时那种拘束的感觉一会儿就消除了。那一次,一个乡下孩子第一次吃了香蕉,第一次学会用塑料输液管编织小金鱼……父亲得病住院是一件坏事,而那次进省城看望父亲感受到的新鲜事物却牢牢地记在我幼小的心里。原来,在我们的小城外,还有那么大、那么精彩的世界。

小的时候,我是在大人们的赞扬声里长大的。生活是一片阳光灿烂,父亲总是一位朴素、能干、慈祥的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毕业,我与大学的校门擦肩而过,我开始步入社会,再也不是人间骄子的我深味了人间道路的坑坑洼洼,我与父亲之间也似乎出现了一道深深的代沟。

记得那次与街上的市侩发生矛盾,我为自己的错误而向人家道歉,父亲知道后,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对这种人,你什么时候都不能道歉!就是真的错了,也不能道歉!”我眼睛睁得大大的:“难道有错就不能道歉吗?有错误就得承认,书上是明明白白写着的,你也是从小就这样教诲我的,为什么到了现实中,你却讲出这样的话?”年少的我,不能理解父亲,气得离家出走……

不会与人相处的我与大姐发生了矛盾,气得自己用封条封住自己的柜子,不让任何人来动,以示抗议。但恰好柜里有表弟的东西,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会给表弟带来怎样的感受。事后父亲告诫我:“你给柜子上贴封条,气愤的是大姐,可那里面有表弟的东西,他想取,但看见封条他心里怎样想呢?你考虑到没有?”我心里咯噔一下,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但是已经无可挽回了。

我的固执、倔强,终于使父亲憔悴起来。临退休时,父亲得了一场大病,被确诊为癌症,做了一次大手术,十几个小时,整个胃被切除了将近五分之四,术后又进行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化疗。家里人都瞒着父亲和我,说那是胃溃疡,进行的是药物治疗,但是我看到当时电视里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得的也是胃溃疡,但是一个多礼拜就好了,我心里也直纳闷,同样的病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但是,父亲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只是不与人说罢了。记得那会儿,我与父亲不再争执了,也亲近了许多。术后,经常骑着车子带父亲到亲戚家里逛。父亲的脸上也常带着红光,似乎一切好了许多。但是那时间是太短暂了,手术后三年,父亲永远地离我而去了。

年少的我,对于生活太单纯、太理想化,总是不能学会与这个复杂的社会相融合。因此,走过了不少弯路,就是在父亲弥留之际,我还是不思悔改,父亲遗憾的走了,只有当他走后,我才渐渐感到,父亲教我走的是一条现实的、让人活下去的道路,而我走的是一条书本上的、理想化的、远如渺茫的空中楼阁的道路,那与现实是完全脱轨的。也许父亲早就认清了我的错误,以他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他断定这样走下去,我定会碰个头破血流。他正是为了把自己的儿子从理想中拉回到现实中来,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清醒、成熟起来,让他走一条属于自己真正生活的道路。

如今回想起来,我对父亲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自己太不近人世、太幼稚了,但是,一个人的秉性一时半会是难以改变的,可想而知,父亲为了让我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心里有多么的焦灼。最后,我还是没有太多变化,他遗憾地走了。父亲对我的爱是痛苦的、恨铁不成钢的爱,对他特殊的爱,我将永记心间。

                                                                      


                                                             2007年1月于礼泉初稿

                                                             2017年3月11日复稿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