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无知亦无畏,总会演绎些许惹人啼笑皆非之故事。
九十年代初,刚走出“象牙塔”进入工作单位的我,依然是上学状态,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整日里诗词歌赋铺满心田,除却必要的工作,业余时间,捧着心仪的书本钻进书本的悲欢离合,便觉是世间头等幸福事。
可是,生活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便可了断的。那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扫除“六害”统一行动的通知》,一场轰轰烈烈的“除六害”运动开始了。为了配合这个活动,单位组织我们学习相关文件,还专门举办了一场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各科室推荐三个人员答,抢答题职工都可以参与。书生意气的我,本就对此类活动兴趣不大,又自觉“奉公守法”,个人品质毫无瑕疵,况且工作范围和政治毫不搭界,诸此种种,开会学习时思绪云游,整个一个超然置之不理的状态。
但是——
世事总有许多的“但是”,人也有许多不明所以的情绪冲动。那天,许是院外喧哗的声音吵到了我,许是看书真累了想出去透透风,竟然合上书本,关门移步,去了单位院内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现场,很是懵懵懂懂地加入了看客的行列。
“下面进入抢答题环节,职工都可参与哦,答对者可加分到所在科室”面对观众,主持人渲染着气氛。
“第一题,‘六害’指的是哪‘六害’”?
嗨,这么简单的题哦!我一边听着,一边竟然举起了手,答案随之脱口而出:“六害”指的是苍蝇、蚊子、老鼠……”我正兴致勃勃地列举着上学时老师讲过的也是自己心中的害虫,却听观众席爆发出轰然而起的“哈哈哈”声,怎么了?我的思绪还认真地停留在“老鼠蟑螂”的层面上,转头却看到大家指着我,笑得龇牙咧嘴、前仰后合,真一个精彩纷呈!
“错了?错了?!?,虽然不知错在何处,但大家的笑声让我明白,我肯定是错了。
“六害”指的是“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正羞惭间,另一个同事的回答声响在耳边,瞬间我的脸蛋爆红,真恨不得大地突然裂开一条缝,让我钻进去。
错的离谱,错的认真,一向自诩是“好学生”的我,初进单位,初入世事,竟然闹出了一个如此笑话。
至此,“开会张开耳朵,关注新闻动态”成了生活一事;至此,“学习时事,了解社会”,便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个中错,不敢忆,一忆失笑至赧颜,二忆赧颜至狂汗。
今放胆敲出,与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