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杏里的“幸?!?

来源:作者:陈晔时间:2017-06-12热度:0

随笔

杏里的“幸福”

陈晔

街上,突然之间“冒出”了杏儿。
   六月间,杏儿黄熟,意味着麦子要熟了。
   试着买了一斤,口味还可以。自从去年在张家口扶贫品尝了原上供佛杏儿,看杏就躲的人们逐渐改变了杏是酸的看法,原来人间还有这么好吃的甜杏儿。只是,我没有尽到责任,没让家人尝到。我便和村里的老书记商量,春上给了我几个树枝,让有嫁接技术的父亲把大杏“引回” 老家。
  山里人谁没有吃杏儿的经历呢?
  只是我们那里的山杏儿品种不好,多半品种酸苦,好吃的几棵不等熟,就被孩子们吃了青杏儿。我可记得,村里那些怀孕的嫂子们盯着要杏儿吃,怀孕的她们爱吃酸口了,酸儿辣女,杏儿还能判断出男女,所以,一旦杏花落,有了小杏儿,爱跑跑颠颠的孩子们就有了“任务”,去给她们摘杏儿,一直摘到核儿黑苦不能吃。小杏儿酸,在没有零食可吃的年代,无疑是一种馈赠??绰短斓缬埃菀最?,吃几颗小杏儿就能坚持到电影散。我们盼着杏儿熟,熟了,伙伴们去翻山越岭摘杏去。有的是中午休息时间,有的是放学后。杏核儿能卖钱儿,吃了以后,就把杏核儿带回家,卖杏仁;杏核儿还是孩子们的玩具,有一个蹦杏核儿的游戏,伙伴们在地上跪着蹲着,用手蹦住对方的,赢了就成了自己的。
   春赏杏花是春天必不可少的美景。家里杏树多,有的是种的,有的是松鼠吃后叼到哪儿长出来的,有的是风刮过去的。山山岭岭、沟沟洼洼都是杏花,春天开得时候,满山粉红,很是迷人!
   家里的杏树好品种不多了,加上山杏儿不值钱,也没人用心管理,自生自灭。甚至,熟的时候也没有人去打,都让松鼠们捡了“便宜”,每天悠闲地在树上“嗑瓜子”一样的嗑杏核儿,也有的是被鸟儿们啄食的,一种野蜂也爱吸黄杏儿,把身上的刺扎进杏肉“吸”去甜汁。大概是所处年代不同,生活条件有异。现在可吃的水果多了,孩子们都出去上班了,家里小孩子们依然喜欢摘杏儿,但没有我们那个时候的热情了。
   在张家口,我遭遇到最大面积的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杏的海洋,从开花时的欣赏万亩花海,到七月的杏儿熟,对杏树和杏儿有了更新的认识。张家口人民的脱贫致富一直被人牵挂,张家口种杏还是与一位老领导韩直飞有关。他为了张家口适合种植什么,做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最后确定了杏树,并开始大面积种植。我在乡政府看到了一本书《小杏树大情怀》写的就是他。在《张家口十年》书里也有他的介绍,这位值得敬佩的老领导为张家口引来“摇钱树”。靠种大杏,张家口人民有了经济收入,改变了种植面貌。

所扶贫乡大田洼乡大井头村处于桑干河南岸海拔900-1000米的台地(我叫它原上)凤凰山下,大杏种的也很多,而且有自己的品牌——供佛杏。因其土质好、阳光充足,这里的杏儿个大、肉厚、甜度高,且杏仁儿也是甜的,可以吃,在饭店里是一道抢手的菜。杏干生吃或者泡水喝,能开胃去除油腻。草原一带吃牛羊肉多,张家口的杏干成批的顺着张库大道销往内蒙,甚至出口,品相好的能卖到30-50元。种几亩大杏比种粮食合适,杏树成了摇钱树。原上的杏儿也成了走亲访友的珍贵礼品!
   杏儿熟的时候,一天早晨,村里78岁的老人——我在扶贫时认识的“忘年交”把我带到堡外他的杏树地里,杏树地里种着油菜。天旱地块板结,我拿起锄头和他锄草,累了也不嫌脏,我们俩坐在田头的地上拉家常,他觉得和我贴心。等到杏熟要卖的时候,他一个人弄不回去,没有人帮忙,一个人摘下一筐,用自行车驮回去。清早,我得到消息,跑到他家告诉他,并和他到地里,帮他从树上下杏儿,再用自行车驮回来,让他卖了高价。今年杏儿熟了,谁会帮他呢?天高路远,原上的杏树今年是否受到霜冻,是否减产?每年的杏儿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杏儿熟的时候,是原上最忙碌的。摘杏儿、晒杏儿、烤杏儿,一家家忙活得没有了时间观念,饭也顾不上好好做,中午泡袋儿方便面代替他们的糕。平常每天中午是必须要吃糕的。
   山杏酸苦多半退出,只在春天看杏花开,让人们认识和感知春天。要吃真正的杏儿,你得到张家口,这里的大杏儿才是最好吃的。既能去泥河湾里寻找我们人类的发源地,感受壶流河桑干河的文化,还能吃到甜甜的供佛杏儿。去年,村里的乡亲们挑大的称了一下:六个大杏一斤!这是杏里的极品! 
   遇到供佛杏和世间最好吃的杏儿,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而且还能吃出文化和历史,还能帮助原上人增加收入,吃到“名杏”还能奉献爱心,真是一举多得,“幸福”的含义里又多了一层“杏?!?nbsp;!
   这舌尖上的“幸?!?,的确与众不同!

  2017年6月11日

【作者简介】

陈晔:作家,诗人。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高级政工师。民俗学者。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及历史文化企业文化民俗文化研究。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志首批特聘撰写人。出版有多部个人著作。2016年在张家口阳原县精准扶贫。

 陈晔:石家庄市裕翔街167号 051431

电话及微信:15533113780 邮箱:997787809@qq.com


(编辑:作家网)